大量飲酒對身體的傷害,作為成年人基本上盡人皆知(Pixabay)
【看中國2018年12月17日訊】2001年出生的小亮是河南許昌某職業學院學生。2016年10月的一天,小亮和小偉等6名同學在學校宿舍喝酒。第二天,小亮昏迷不醒,被醫院診斷為脊髓炎並高位截癱。小亮家人把學校、超市、一起飲酒的同學告到了法院。最終,法院判決小亮承擔15%的責任,學校未盡到教育、監管責任,承擔65%(共計80多萬元)的責任。小偉等6名同學承擔15%(20多萬元)的連帶賠償責任。
聚會大量飲酒致人身亡因而擔責的案例,已發生過不止一起,大量飲酒一旦超過身體極限,就等同於「拚命」,耍酷就不珍惜生命了嗎?在一些數據統計中,喝酒致死的人數是個觸目驚心的數字,英國喝酒致死的人數是每年約13000人,俄羅斯喝酒致死的人數是每年42000人,我國每年酒精中毒死亡的人數是超過114000人,這其中還不包括酒後駕車導致的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數以及為此牽涉的其他無辜生命死亡的人數。
大量飲酒對身體的傷害,作為成年人基本上盡人皆知。那麼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的人還要酗酒並不惜為此付出生命的代價?的確,中國獨特的酒文化讓很多人深受其害,卻無可奈何。如今的商業活動、官場交際等,都少不了酒這個主角。不少人對於喝酒的態度很矛盾——喝酒應酬傷身又傷神,自己不願意參加酒局;但是如果朋友擺酒不請自己,又感覺不被重視;自己不敬別人酒,擔心顯得不尊重別人;不接受別人敬酒,害怕駁了對方面子。
勸酒之風卻難以剎住,正在於酒桌文化深嵌於社會的權力結構之中。這才是陋習的生存土壤。中國男性尤其喜歡「勸」女性喝酒,如果女性表現出「配合」的意思,粉腮酡紅,不勝酒力,嬌喘微微,氣氛就會瞬間濃烈起來。如果女性不配合,或者表現出不樂意,少不得一把大手捏過去……眾人不會責怪勸酒者,而只會責怪女性「不會來事」。無論是哪一種情況,都隱含著「征服」遊戲的性曖昧。
本來中國人飲宴,作為主方,希望勸人多飲,以盡到了地主之誼,唯恐受享者沒有吃飽,一方面表達了主人的真誠,希望對方喝好喝夠,同時也可以活躍酒宴的氣氛,為飲酒者助興,由此酒席上許多趣話便誕生了,如「感情深、一口悶,感情厚、喝個夠,感情淺、舔一舔」。在最開始,這些表現都是善意的。適度地勸酒是禮儀,但不惜彼此傷害身體的強行勸酒,是一種陋習。
為了使對方多飲酒,敬酒者會找出種種必須喝酒理由,甚至到了強迫的程度。到後來竟然演變成了通過虐待別人,獲得成就感和主動感,通過自我虐待以示臣服,通過酒桌審視別人,把喝酒不豪爽與辦事、交朋友不實在劃等號,藉此強行勸酒;酒桌上,把情面、私交與公事混在一起,借敬酒增加他人心理負擔。至此,勸酒文化就徹底變成了虐待和自虐的文化。
這種文化一旦到了生意場上,出於利益考慮,尤其是當一方有求於另一方的時候,勸酒這種「自證清白」和「主動低頭」的方式成為社交場上的有效利器,為自己贏得對方的好感,獲得生意上的利益。
酒成了社會關係的潤滑劑,卻也成為社會腐敗的催化劑。它被賦予了太多社會意義,被很多人當成了感情深淺度等的「試金石」,也因此成了「不得不喝」的東西。
或許正是因為中國文化中橫亙於人際關係的種種戒備太多太深,才特別需要通過酒精來解除它;勸酒者在敬酒時,或許是在告訴對方,我同意解除戒備,請你也這樣,這類似於握手禮的起源,告訴對方:瞧,我手裡沒有武器,讓我知道你也沒有,甚至我們可以想像,勸酒習俗在古代或許真的發揮過確保聚宴各方同時喪失戰鬥力的作用,因為喝醉酒的人是很難保持格鬥能力的。
近些年來,「拼酒式社交」在國內可謂風生水起,在飯局上,有酒無飯,可以,但有飯無酒,絕對不行!席間人們頻頻舉杯,看似酒酣耳熱、情真意切,然而席宴散去,只剩下一群各自肝痛胃痛的人們,他們一面忍受著身體不適,還要強撐著應付下一場的應酬既然大家都明白喝酒傷身,也並非真想喝,為什麼還會陷入勸酒、敬酒這個死循環?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