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孝順成為壓力(組圖)


家人間是否感覺到彼此的重視、關心,是雙方都覺得很重要的事情。

秀瑾畢業後回到父母居住的縣市工作,由於家住郊區,通勤路程太長,因此她想搬到公司附近。一開始爸媽很反對,覺得一個女孩子家住外面不安全。為了讓爸媽同意,秀瑾保證會經常回家。

可是問題很快就來了,每到週末媽媽就會奪命連環call,問秀瑾何時到家,要不要一起午餐?今天想吃什麼菜?讓秀瑾不勝其擾。而且她一定得待滿整個假日,到週日晚間才能離開。如果她想提早離開,就得找理由,否則爸媽就會用指責的口吻埋怨她。也因此秀瑾每到星期五壓力都特別大。

一、釐清讓自己感到壓力的互動模式

秀瑾回顧每週回家的流程,她發現和爸媽的互動,在回家吃的第一頓飯時,氣氛是最融洽的。母親會開心的分享生活瑣事,偶爾幫父親排解電子產品的問題,並說說自己的工作狀況,感覺到彼此的關心與在乎。

但幾個小時過後,母親會開始嘮叨,重複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或過度關切她的感情狀況。為了避免被轟炸,秀瑾吃完飯,就會躲回房間。沒有必要,她不會走出房門。直到翌日用完晚餐,才能提著媽媽為她準備的水果離開。

如果她覺得無聊,想提早回家或約朋友出遊,媽媽就會帶著恐嚇的口吻:「你爸如果睡醒沒看見妳,一定會很不高興,拿我出氣,最後倒霉的人又是我。」

或是「對啦!反正朋友比家人重要,你把時間都給外人就好,一星期回來不到一天,也趕著走。你把這個家當什麼?」讓她心生愧疚,無法轉頭就走。

透過一步步的分析,原本對這件事只有壓力和痛苦的秀瑾,發現自己其實是喜歡回家的,只是她無法接受回家後,就只能被關在房間中,沒辦法有決定權。她希望能慢慢拿回時間和行動的自主權。

換言之,秀瑾想改變的不是不回家,而是怎麼讓回家這件事,變成是一種自然愉快的互動,而不是非得要遵守某一種規則不可。

她抗拒的不是爸媽的愛,而是爸媽對於陪伴的定義與想像。


對許多父母而言,只要看見小孩在家中,就會感到安心。(以上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二、思考維持這個模式有什麼好處?

對秀瑾爸媽來說,每個週末可以看見女兒,即使沒有交談,只是同在一個屋簷下,就會讓他們覺得安心,確定女兒平安。而且可以繼續為女兒付出,讓自己感覺到存在的價值。

對秀瑾來說,平日太忙沒空關心爸媽,週末陪他們吃飯,關心一下健康狀況,也算是一種回饋。同時回家後,有媽媽在,不用煩惱家務、可以放空、吃美食,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讓她覺得被疼愛。

他們的需要不只互補,並希望對方因為自己的存在而變得更好,而非僅滿足個人的需要,變成一種單向的剝奪。這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代表這段關係帶給當事人的養分大過於傷害,只要能解決眼前的小阻礙,關係仍可以帶給彼此許多滋養與快樂。

三、找出彼此真心想要滿足的需要?

秀瑾試著放下自己的不滿,換位到爸媽的角度,重新理解為了維持這個模式,他們需要付出的代價?

秀瑾這才意識,每個週末為了迎接她回家,爸媽經常婉拒朋友假日的邀約,且不參加長程旅行。而母親花在採買和料理的時間,也比平常日大,對體力是一大負擔,許多吃不完的菜,下一週會繼續出現在飯桌上,影響口感和健康,這些都是爸媽付出愛的方法,僅管有些笨拙,卻充滿了在乎。

看懂了這一點之後,秀瑾明白家人間是否感覺到彼此的重視、關心?以及確認對方是否安全、健康,有好好生活、吃飯?是雙方都覺得很重要的事情。當這兩件事情確認了,時間長短,似乎就不是必然的條件。也就是說,如何保有相處品質,卻不用為了陪伴彼此而產生更多牽絆,是她可以努力的方向。

本文節錄:【我決定,生活裡只留下對的人】一書

本文留言

作者楊嘉玲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