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哈蒂爾與李克強會面(圖片來源:Getty Image)
【看中國2018年8月22日訊】(看中國記者黎紫曦綜合報導)馬哈蒂爾(Mahathir Mohamad )20日在與習近平和李克強會面後宣布,取消多個中國投資項目,包括中國資助的東海岸鐵路計劃(ECRL)、天然氣管道計劃約220億元的項目。相關言論引發質疑,中共花鉅額推出的「一帶一路」計劃再遭打擊。
馬哈蒂爾訪華 談重審多個項目
馬來西亞國家新聞通訊社(Bernama)報導,馬來西亞首相馬哈蒂爾21日在結束訪華前召開記者宣布,取消多個中國投資項目,包括中國資助的東海岸鐵路計劃(ECRL)、天然氣管道計劃總值超過220億美元的項目。他說,主要原因是馬來西亞面對債務問題,無力承擔相關項目。
今年5月初,馬哈蒂爾以93歲高齡再次擔任總理一職,成為全球最高齡的民選國家領袖。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馬哈蒂爾上任後,多次指出高鐵項目存在風險高,包括由吉隆坡至新加坡的「馬新高鐵」高鐵項目,以及「東海岸鐵路計劃」的建設。他認為,高鐵項目導致馬來西亞承擔巨額債務,超出政府能力範圍。
馬哈蒂爾提出重新審視的項目還包括多個中國參與投資的項目,如由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局承建的輸油管和輸氣管、中國公司碧桂園在當地投巨資興建的一個房地產項目,及中國中車有份提供列車車廂的吉隆坡捷運三號線等。
馬哈蒂爾早前批評,馬來西亞不能負擔這條鐵路線,「它達不到任何目的,也不會給我們任何回報」。
高鐵項目取消 中方淡化言論
馬來西亞智庫亞洲策略與領導研究院高級總監劉正洲認為,馬哈蒂爾雖然希望與中國保持投資與貿易關係,但前提是,必須讓兩國都能受惠。
他舉例說,馬哈蒂爾要求審視碧桂園的投資項目,是因質疑該計劃受惠人主要是富有的外國人,「只是這個項目剛好與中國公司有關連。」
而對於馬哈蒂爾要求取消中資項目的言論,中國官方似乎刻意淡化外界的輿論衝擊。
中國官方《人民日報》微訊公號俠客島19日發文稱,馬來西亞要取消這些項目,是因它要減少政府支出,希望與納吉布劃清界線。
評論指出,馬哈蒂爾競選期間「對華不友好」,以及新政府暫停中資項目,引發外界不少擔憂,「倘若我們以理性的眼光去看待,便知這些言論可歇矣。」
劉正洲指出,馬哈蒂爾抵達中國後的第一站是訪問阿里巴巴在杭州的總部,顯示馬哈蒂爾希望中馬兩國之間能達成技術轉移,而不是只是一些無法作後續延伸的投資項目。
馬哈蒂爾與馬雲會面(圖片來源:Getty Image)
「因此我認為,說馬哈蒂爾是『反華』並不公平,他只是想要一個更公平的交易。」劉正洲說。
「一帶一路」政策疑另有所圖
而對於近年中共大力推動的「一帶一路」計劃,一直受到外界質疑。
「一帶一路」計劃受到外界質疑(圖片來源: Adobe stock图)
中國國務院今年1月26日發表《中國的北極政策》白皮書,聲稱中國是「近北極國家」,也是北極事務的「重要利益攸關方」。相關言論引來爭議。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指出,中共當局是想藉此將2013年發起的,涵括歐亞非大陸的「一帶一路」計畫向北擴張。而該計畫原是要在65個國家投資興建公路、鐵路、港口、工業園區,斥資規模超過1萬億美元。
但中共開始對「一帶一路」踩煞車。中國官方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5月,中國企業針對「一帶一路」計劃簽署的合約,總額為362億美元,規模雖然仍巨大,但比去年同期下滑近6%。
澳洲智庫學者海爾韋(Herve Lemahieu)今年5月就指出,如果「一帶一路」合作夥伴付不出錢,決定宣佈破產,中國國內經濟風險可能會升高,並打擊中國實體經濟。
專家提醒「一帶一路」陷阱多
事實上,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研究員希爾曼(Jonathan Hillman)稍早也稱,馬來西亞、馬爾地夫、巴基斯坦,以及歐洲,都開始出現對「一帶一路」計劃,感到擔憂。
美國海軍部部長史賓賽(Richard V. Spencer)甚至直接批評,中國的「一帶一路」,根本是「武器化的資本」(weaponizing capital)。
而此前,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在上海合作組織全體會議上也直言,共產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其實是以貸款援建方式,讓接受援建國家陷入債務陷阱、被迫受中共操控。
也因此,美國及其亞洲、歐洲盟友對「一帶一路」採取謹慎態度;澳洲已經拒絕加入該計劃。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