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學古隨筆:知過不諱 聞過則喜

作者:莊敬  2018-08-03 08:31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論語.述而》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陳司敗問:「昭公知禮乎?」子曰:「知禮。」孔子退,揖巫馬期(人名)而進之,曰:「吾聞君子不黨,君子亦黨乎?君取於吳,為同姓,謂之吳孟子。君而知禮,孰不知禮?」巫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這段話的意思是:陳國的司敗(官名,即司寇)問:「魯昭公懂得禮嗎?」孔子說:「懂得禮。」孔子出來後,司敗向巫馬期作了個揖,請他走近自己,對他說:「我聽說,君子是沒有偏私的,難道君子還包庇別人嗎?魯君在吳國娶了一個同姓的女子做夫人。是國君的同姓,稱她為吳孟子。如果魯君算是知禮,還有誰不知禮呢?’’巫馬期把這句話告訴了孔子。孔子說:「我真是幸運。如果我有錯,人家一定會知道。(使我不能隱瞞錯誤,是我的幸運)」

在這裡,孔子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偉人的「知過不諱,聞過則喜」的寬廣胸懷。自古以來,「聞過則喜」,一直是中國文化傳統提倡的非常重要的為人處世原則。「聞過則喜」出自《孟子.公孫醜上》:「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大意是說:聽見別人指出自己的過錯、過失,應當感到高興,而不是痛苦、生氣,甚至作出一些過激行為。在人際關係日益緊張的當代社會,「聞過則喜」作為一種為人處世的態度,對創造和諧良好的人際關係,有著非常大的意義。

唐太宗李世民在同大臣們討論隋亡的教訓時,認為隋煬帝殘暴拒諫,因而使得臣子不敢忠言直諫。為此,他要求大臣們「為朕思隋氏滅亡之事,朕為公等思晁錯之誅」,保證不重蹈隋亡的覆轍,不犯漢景帝殺晁錯那種錯誤。

開國之初,唐太宗下令把洛陽破敗了的乾元殿修飾一番,以備作為到外地巡視的行宮。然而,有一個叫張玄素的小官,卻上了一道奏折:修了阿房宮,秦朝倒了;修了章華臺,楚國崩了;穆了乾元殿,隋朝亡了。現在國家剛剛建立,百廢待興,國力哪裡比得上當年的隋朝?陛下在這樣的爛攤子上,不考慮老百姓的疾苦,竟耗費億萬錢財,大興土木。陛下沒有繼承前代帝王的優點,卻繼承了前代帝王的弊端。

唐太宗下令召見他,問道:「卿說我不如隋煬帝,那麼,我和夏桀、商紂相比,怎麼樣呢?」張玄素直截了當地說:「如果陛下真的修了乾元殿,那就和夏桀、商紂一樣亂。」唐太宗聽到此話後,不僅沒有動怒,反而被深深地打動,收回了自己的諭旨,停止重修乾元殿。並且表揚了張玄素,賞給他500匹絹。

還有一次,唐太宗和魏徵在朝堂之上,爭得面紅耳赤,唐太宗惱羞成怒,當著文武百官,拂袖而去,來到後宮,破口大罵:「總有一天,我要殺了這個鄉巴佬!」長孫皇后弄清楚事情的原委後,立即退下去,換上上朝的禮服,給皇上叩首道賀:「我聽說,明君之下,才會有忠直的大臣,現在魏徵敢直言進諫,是因為陛下聖明的緣故。」聽到此話,太宗才轉怒為喜。

與唐太宗的態度相反,歷史上很多不能「聞過則喜」者,最終都吞下了自己親手種下的惡果。商紂王在位期間,不理朝政,沉湎酒色,寵幸妲己,本已傷害了老百姓的感情。宰相比干,曾多次規勸他,希望他能「修己過,理朝政,謀利百姓」,但他不聽規勸,卻把比干處以極刑,自己也最終落得個「焚身摘星樓」的悲慘下場。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描述袁紹「外寬而內狹」,也是一個不知「聞過則喜」者。官渡之戰開戰之前,袁紹手下的謀士田豐,曾勸阻袁紹,並指出此次決戰是「興不義之師」,袁紹不聽勸告。最終也落得個戰敗身死的結局,可悲可嘆!

「知過不諱,聞過則喜」,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美德。而中共是敵視和破壞傳統美德的。只此一事,中共也是惡貫滿盈,天必誅之。

来源:看中國來稿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