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從古至今,先賢後進們,在學問這條路上,孜孜以求,前赴後繼,承中華之道統,繼民族之命脈。(圖片來源:Adobe Stock)
連日大暑,而銷暑之法依舊是讀書。以前我以為暑天一定要讀些《愛蓮說》《雪堂記》之類的清涼文字才好,其實即便是子曰詩云一類需正襟危坐以對的文字,讀到好處時,一樣可以讀得心眼通透,如坐清涼世界。譬如四子書之一的《大學》就是一篇可以銷暑的好文字。
《大學》分為經傳兩部分。經為孔子之言,傳為曾子之言。曾子將孔子之言分為十章來解說,是為十傳。先不論大學之學如何,而孔子與曾子的故事就讓人很是喜歡。這則故事記載於《論語》中。說的大抵是暮春時節,孔子使弟子各言其志,有人志在大國之任,有人志在小國之任,有人志在禮樂之事,唯有曾點,欣然說到:如此暮春時節,春服既成,與同道者出遊,長者五六人,幼者六七人,沐浴於沂水之曲,乘風於舞雩之台,且歌且詠,乘興而往,盡興而歸。一番話好像所答非所問,卻令孔子深契於心,喟然嘆道:吾與點也。
這故事聽起來多像拈花一笑的另一個版本,心意相通這類事情並無需多言,亦無足為外人道,遇到心意相通的人是人生之大樂,雖聖賢蓋莫能外。
《大學》所闡述的思想,是孔子思想的精華。而對這段精華思想能夠深刻理解並為之傳述的人正是與孔子心相契合的曾子。前有曾點言志,獨得孔子青眼,後有曾點為學,亦獨得孔子之宗,這也是理之當然。孔子感嘆吾與點也,曾子報以大學十章,也算不辜負了這句話。而從古至今,這些師徒弟子,先賢後進們,在學問這條路上,孜孜以求,前赴後繼,承中華之道統,繼民族之命脈,想到這些,則又不同於浴乎沂水,風乎舞雩之類的明麗,更多了一層近乎悲壯的色彩。
遇到心意相通的人是人生之大樂,雖聖賢蓋莫能外。(攝影:yihsin)
說的有些遠了。本來是想寫一篇讀書心得之類的文字與朋友們分享,而真的動筆時,卻讓我感到寫什麽都是添足之筆,不如建議大家去讀原文: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而我要寫的並不是對這句的翻譯或解讀,而純粹的為一種心得。那就是中國人的文化是以人為本以德為宗的。大學是四書之一,大學的首句就是經文的綱領。中國的讀書人,歷朝歷代沒有不知道這句話的,對於初學者而言,此為入德之門,對於鴻儒大宿而言,所謂內聖外王之道亦不外乎是。所以,你說這句話有多重要。用現在的話講,他是兩千多年來中國讀書人的指導思想。而這句話所講到的,一是德,一是人。說起來,古時的讀書人,他們在想什麽,這與今天的大學生,研究生,博士生是完全不同的,他們的心裏裝的是人,是家國,是天地,是道德!
如果還不明白大學之學在講什麽,可以再往下看,「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脩其身」--明明德雖然是從自身做起的,而其最終的目標卻是要施之天下的,這是古人的胸襟與氣魄。其次這部書並不只是帝王之專學,白衣書生,一介寒士都在學,在人生的品質上,在道德的追求上,在古人看來,凡生而為人者,當並無二致。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只是分工的不同而並無本質的區別。此外,尤為稱道的是,古人的思想是推已及人,由內而外的,所謂內聖外王之道,是多麽的通達與智慧!而當我讀到「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時,心中竟有一種久違的感動。不知道這是否就是古人所說的曠代相感,但至少是因為這句話在相當長久的一段時間以來,沒有人再提起過,而當中國在中共治下走到了最絕望的時候,卻出現一些以提升道德,復興傳統為己任的中國人,他們在江河日下的紅塵中逆流而上,而他們的大勇與氣魄,常常讓我想到古聖先賢們明明德於天下的實踐。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