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普通中國人眼中的真實日本(圖)


日本一景。(圖片來源:Pixabay)

【看中国2018年7月19日訊】我們雖然在地理距離上,離日本很近,但在內心,卻無限遙遠。或許是因為兩國的特殊歷史和恩怨,不過實際上是我們的心理、生活環境與思想上的整體差異。

乾淨背後的力量

日本不僅僅是大城市的主要街道乾淨,連小街小巷都特別乾淨。那年我們一行9人來到日本與同行交流。日本一家學術出版社的老闆晚餐後帶我們去他的出版社和書店,正好在東京大學大門的正對面,要穿過一條小巷。當時還是晚上9點半,裡面也是特別精緻和乾淨,更讓人吃驚的是小巷裡的安靜,更準確應該叫寂靜。裡面的路很窄,只能通行一輛車,但卻沒有亂停放的情況。

我們去箱根的農村地區,住在當地的日式酒店,應該有國內4星的標準,酒店門口就是菜地和一條小溪,道路也是特別齊整,溪流很乾淨,連道路的標識系統都很齊全。在日本感覺不到中國的那種地區發展不均衡的現象:那就是城市像歐洲,鄉村像非洲。

日本的乾淨絕對是全面的乾淨,全國的乾淨,不像我們僅僅是中心區、面子區的乾淨。在日本,你看不到有人砍樹,他們國內的樹是絕對不能砍的。我在日本就沒有看見裸露的土地,全部要麼是柏油路,要麼就是草地。你在日本大城市最大的感受就是,空氣中似乎沒有灰塵,連他們的牆面和玻璃都是特別乾淨,汽車也很多,但是沒有尾氣,更見不到冒黑煙的車。

在東京三天,我們基本沒有遇到塞車,我問導遊為什麼?導遊說:在日本週一到週五,一般的人甚至是老闆,幾乎都不開私家車上班,而是坐地鐵上班,因為能保證不會遲到。在街上的大多是營業用車。

日本的公共交通極其發達。日本的第一條新幹線建成於1964年,到今天都運行得非常好,今天日本建成了覆蓋全國的鐵路新幹線系統,效率非常高,他們的鐵路運行得非常順暢,極度準時,和地鐵、公交也接駁得非常好,轉車很方便。對比起來,中國放任私家車增長,交通建設缺乏規劃,為了一點眼前的GDP,造出各種「大白象」工程,其實犧牲了中國的長期發展潛力。我想,日本的乾淨背後難道真就那麼容易嗎?為什麼我們做不到?因為我們沒有公德心,所以我們亂扔垃圾。為什麼我們亂扔垃圾?因為我們的眼睛裡能容忍髒,為什麼我們的眼睛能容忍髒,因為我們的靈魂能容忍髒。

乾淨和貧富沒有必然關係,卻與人的素養有關。一個人可以穿一件打補丁的衣服,但仍可以乾乾淨淨的。乾淨代表一個習慣,一種素養。我記得廣島亞運會開幕式結束時,全世界的人發現,幾十萬日本人退場後的座席區,居然沒有發現一點垃圾!

再給你們講一個日本朋友的故事,他在日本三菱重工工作,賣印刷機給大陸的印刷廠,他有一次帶國內一位印刷廠的大老闆去日本參觀,這個老闆也做得比較大,發展得很快,有點志得意滿。參觀時,日本朋友讓這個老闆進印刷廠前把鞋脫了。當這個老闆從印刷廠出來,發現白色的襪子居然還是白色的,很乾淨。而且整個印刷廠全部是自動化生產,沒有幾個工人。這和國內印刷廠環境真有天壤之別。當這個老闆回國後,到處都在講這個故事,這件事給他帶來極大的震撼。

我還帶隊參觀了東京的一所初中,他們的學校也特別乾淨,我們進去需要換鞋,每個人有一個鞋櫃,上面還預先寫好了每個參觀團團員的名字,大家換上乾淨的室內鞋後才能進行參觀。出來後,我就在想:為什麼乾淨這麼簡單的事,我們卻做不好?

日式教育的智慧

我弟媳的姐姐一家在日本已經居住7年了,他們的孩子也在日本上幼稚園,我們晚上在一起聚會,我就特意問他們:日本的教育和國內的教育有什麼不同?姐姐告訴我:日本人特別重視幼兒期的教育,所以很多母親生了孩子之後辭掉工作全職帶孩子,為什麼?因為他們認為孩子三歲前是幼苗期,特別重要(中國也有一句古話: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一旦孩子的成長出現問題,那就特別難修正。

而且日本人認為:讓男人工作更勤勉一些,強度更大一些,收入更高一些,讓母親回歸家庭,等孩子3歲後再上班,對社會效率沒有任何影響,但對下一代的成長卻特別有利。他們培養孩子的一個原則就是:七分飽、七分暖。他們基本不讓孩子吃得太飽,也不怕孩子穿得太少,秋天孩子穿個單衣在外面玩水他們也不怕孩子受涼,所以你在日本基本看不到小胖子。另外,孩子生小病一般也不像中國一樣動不動打吊針,他們認為孩子有很強的自癒能力。

日本人均壽命是全世界第一,這也說明日本人衛生條件、醫療條件、生態環境、飲食習慣、體育運動都做的很好。日本的幼稚園特別乾淨,孩子一到幼稚園就要換鞋,不讓鞋子上的塵土和細菌帶進學校。日本的學校也特別重視校服,他們的校服也特別漂亮,式樣很多,做工很好。我問他們為什麼這麼重視校服?他們的回答出乎意料:一個人穿上制服,就是要告訴他(她),永遠不要忘記自己的身份。任何一個人穿制服幹壞事內心總會有更強烈的不安。

我參觀了東京的一家中學,和他們的校長、教務長、心理輔導老師座談。日本的中學特別重視動手能力,家政、縫紉、空手道、體育、興趣班應有盡有,而且每一個學校都有一位專職的心理輔導老師。當時我問了校長一個問題:你們是怎麼培養日本學生對規則的遵守的?你們是怎麼培養日本人視敬業為必然的?你們是怎麼培養日本人自我要求的精神的?

正當我在問校長以上問題時,身邊一位從中國來的同行馬董事長給我遞了一張紙條:正心、誠意、平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後來我出來後,問他什麼意思,他說,你問題的答案就在這幾句話裡。但我另有想法。我想,中國人就喜歡講這些大而不當的大話,就好像向天空射箭,一定會命中目標,但是無用。講大道理很容易,但要明白大道理後面的小道理,小道理後面更小的道理,並能實行的人,才是真的深刻和偉大。

明朝儒將王陽明的一句話我特別欣賞:「知就是行,行就是知,知而未行,其實未知。」很多道理我們好像是知道了,其實並沒有真正懂得,因為我們沒有實行它。而中國跟日本之間,就是知而行與知而不行的距離,結果發展出了截然不同的社會狀態。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