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痛風患者的尿酸排泄對於控制血尿酸水平意義重大。(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痛風是一種古老的疾病,嚴重危害人類的健康。幾千年以來,人類一直在試圖尋找能夠降服痛風的方法,但結果都不甚理想。
痛風的非藥物療法見效雖然不如藥物快,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降尿酸和(或)減少痛風急性發作的作用,並且是痛風其他治療策略的基礎。痛風的非藥物療法貴在堅持,如能形成習慣,進而改變體質,將給痛風的防治帶來意想不到的益處。
防治痛風的5個要點
1、多喝水,少喝湯
統計資料顯示,8成以上的痛風患者存在尿酸排泄方面的障礙,因此,促進痛風患者的尿酸排泄對於控制血尿酸水平意義重大。喝水是促進痛風患者尿酸溶解和排泄最有效而簡便的方法,心腎功能正常的痛風患者,每日飲水量應使尿量保持在2000到3000毫升,以促進腎尿酸的排泄。飲水應選用白開水、淡茶水等,不宜飲用濃茶、汽水等。
因為嘌呤在高溫下易溶於水,食物中的嘌呤煲煮時,在一定的時間後會大部分轉移到湯中。此時,痛風患者飲用由高嘌呤食材製成的湯,與直接飲用嘌呤無異,不但不能通過飲用液體稀釋尿酸,反而會使血尿酸急劇升高,甚至誘發痛風急性發作。
2、多吃鹼性食品,少吃酸性食品
進食鹼性食物可以增加腎尿酸的排泄,目前認為其機制可能與鹼性尿能減少尿酸的重吸收有關。當尿液PH為5.0時,每100毫升尿液中僅能溶解15毫克尿酸從尿中排泄;當尿液PH為7.0時,將有150毫克的尿酸可在尿液中溶解,並排出體外。
食物的酸鹼性與其本身的PH無關,主要根據食物在人體內經消化、吸收、代謝最終生成物質的酸鹼度來界定,最終產生酸性物質的食品為酸性食品。動物性食品中,除牛奶外大多為酸性食品,最終產生鹼性物質的食品為鹼性食品。植物性食品中,除五穀雜糧外大多為鹼性食品。
3、多吃蔬菜,少吃飯
各國的痛風指南均鼓勵痛風患者多攝入新鮮蔬菜,大部分蔬菜的嘌呤含量很低,即使是富含嘌呤的蔬菜,因其嘌呤種類不具有改變血尿酸水平和尿酸清除的作用,也不會升高痛風發作的風險。另外,蔬菜屬於鹼性食品,且富含維生素C、纖維素、礦物質等,對減少尿酸的重吸收,促進尿酸的腎排泄有利。
少吃飯則有利於控制熱量的攝入,達到減重的目的。人體尿酸的80%來源於自身細胞的新陳代謝,體重越重的人,新陳代謝產生的尿酸越多,血尿酸水平也就越高。臨床資料顯示,體重指數每升高1個單位,痛風的患病率將增加5%。所以,控制體重對於痛風患者而言也很重要。
4、運動後及時補充水分
生命在於運動,運動促進健康,對痛風患者來說,適當的運動也是必需的。運動時流汗不可避免,隨著流汗的增加,血容量減少,進而導致尿量減少。由於尿酸是隨尿液排泄的,尿量減少就意味著尿酸排泄減少,尿酸的再吸收增加,血尿酸水平因此升高。因此,痛風患者在運動後,最關鍵的是要補充足夠的水分,使血液中的尿酸及時溶解於尿液當中,並迅速排出體外。
運動後正確的補水方法應當是小口緩咽,每次補水不宜太多,以溫開水為宜。運動後一次大量喝水,雖然能促進快速排尿,排出尿酸,但會刺激脾胃,大量飲用涼水、冰水更是如此。痛風發病多因脾失運化,如再不注意顧護脾胃功能的養護,可能會加重痛風病情。
5、定期複查血尿酸
雖然只有不到20%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會發展為痛風,但血尿酸水平仍然是痛風重要的生化基礎。定期檢查血尿酸水平,可以評估痛風的飲食、運動、藥物療法的療效,並進行相應的靈活調整,使血尿酸長期穩定在達標水平。尤其是慢性持續性痛風患者,定期的血尿酸監測,是幫助他們理解、擬定合理的綜合治療方案的重要工具。
對於無痛風症狀的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檢查應至少一年一次;對痛風患者而言,血尿酸水平未達標時,應該至少每月複查一次。血尿酸水平達標後,應該至少每3個月複查一次;如果痛風患者被認為病情穩定後(沒有急性發作,痛風石溶解),且血尿酸長期穩定維持在達標水平,則可每年複查一次。有痛風高危險因素者,在有關節疼痛時,應隨時檢查血尿酸水平。
責任編輯: 岳爾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