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債券違約警報頻傳 萬億規模基金急排雷(圖)
今年以來每次出現高達百億元的信用債違約。(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8年5月15日訊】對於規模高達1.7萬億元的債券基金(債基)來說,今年以來每次出現高達百億元的信用債違約,令基金經理們坐立難安。信用風險的無規律隱藏,讓他們深切感受到「暗箭難防」的心驚肉跳。
譬如今年以來債基跌幅最深的中融融豐純債A,因為踩雷「14富貴鳥」債券的違約,截至5月12日,今年以來的淨值跌幅高達47.96%,規模更是急速縮水。而北京某基金公司旗下債基業績集體下跌,也被業內認為可能是踩雷多隻債券違約所致。這些個券風險的爆發往往急速而迅猛,輕而易舉地擊穿了基金經理的風控,基金只能黯然吞嚥苦果。
面對信用債風險的無規律爆發,中國公募基金行業正在加大調研力度,以求儘可能提前「排雷」。統計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公募基金持有的企業債總金額達到4646.4億元,如果剔除同業存單,企業債佔據公募基金投資債券資產的比例達到約18%,這個體量足以引起基金業的高度重視。
因為重倉的信用債違約,部分債基今年以來的跌幅之深,讓習慣於認為債基是「金飯碗」的投資者大跌眼鏡,也令公募基金業壓力倍增。
統計顯示,截至5月12日,共有164只各種類型的債券型基金今年以來業績虧損,其中,淨值跌幅超過5%的有18只,超過10%的則有8只。業內人士指出,綜觀這些跌幅較深的債基的淨值走勢圖,其淨值往往在某一時點出現陡然下行,結合該時點附近的信用債違約情況,可以判斷,這些債基虧損的根本原因,就是由於重倉了違約的信用債而被迫大幅下調估值。
不過,需要強調的是,這些業績跌幅較深的債基普遍規模較小。統計數據顯示,截至5月12日,18只今年以來跌幅超過5%的債基中,僅有5只規模超過1億元,跌幅超過10%的債基中,則僅有2只規模超過1億元。而在這18只債基中,規模最小的僅有100萬元左右,實屬於瀕臨清算的基金。而規模小,意味著債基抵抗風險的能力較弱,一旦踩中一個信用債違約的「雷」,業績就會急劇下滑。
但公募基金業仍需未雨綢繆。根據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最新發布的《2018年4月債券市場風險監測報告》,4月份違約債券4只,違約債券總面額為38.5億元;2018年累計違約債券15只,違約債券面額128.64億元,分別較去年同期增加25%和33.58%。
同時,債券市場信用利差擴大,5年期AA級信用利差為214BP,較上月末擴大21BP。與此同時,存量信用債隱含評級調整仍然以下調為主:中債估值的公司信用債中,隱含評級調整債券224只,其中下調145只;隱含評級調整涉及發行主體為57家,其中下調48家,排名前四的行業為製造業、金融業、建築業和綜合。
一位純債債基的基金經理指出,在風險頻頻爆發後,債券市場出現了「良幣驅逐劣幣」的現象,低資質的主體通過債券市場融資的難度不斷加大,這就有可能導致部分主體資金鏈斷裂,從而波及這些主體此前發行的存量信用債。因此,投資者需要格外警惕那些個券佔基金組合比例較高的債基,如果這類個券遭遇了評級下調乃至信用違約的風險,很有可能導致債基淨值較大的下跌。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