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清除共產主義污垢 著名蘇聯演員被揭服務克格勃(圖)

 2018-02-23 08:43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的前克格勃大樓,目前是共產黨迫害和蘇聯佔領紀念館。(美國之音白樺拍攝)
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的前克格勃大樓,目前是共產黨迫害和蘇聯佔領紀念館。(美國之音白樺拍攝)

【看中國2018年2月23日訊】剛剛解密的克格勃檔案顯示,前蘇聯著名演藝界人士曾是克格勃線民。有評論認為,雖然蘇聯秘密警察嚴密控制社會各個角落,但由於蘇共體制早已病入膏肓,仍然無法避免垮臺命運。

演員當線民 收集僑民情報

立陶宛不久前所公布的一批克格勃解密檔案說,在蘇聯和立陶宛廣受歡迎的男演員巴尼奧尼斯,以及著名小提琴家和樂隊指揮索德茨基斯曾多年為克格勃服務

專門處理這批解密檔案的立陶宛民眾抵抗和民族滅絕研究中心說,男演員巴尼奧尼斯在克格勃的代號是布羅諾斯,他在1970年被招募,任務是負責收集居住在西方,特別是美國的立陶宛僑民情報。克格勃曾要求巴尼奧尼斯訪問美國時瞭解當地一些立陶宛僑民的性格、愛好等特點,以便這些人前往蘇聯立陶宛訪問時便於克格勃跟蹤監視。

樂隊指揮索德茨基斯在克格勃的代號是薩柳塔斯,他在1962年就被招募,任務是說服在加拿大定居的父親停止反蘇活動,以及策反他父親能返回蘇聯立陶宛定居。克格勃為此在1986年特別安排索德茨基斯前往加拿大同他父親會面,但解密檔案並沒有說明父子兩人會晤後的結果。索德茨基斯的父親曾是加拿大立陶宛移民中非常活躍的反蘇人士。

公開最後一批克格勃線民

立陶宛民眾抵抗和民族滅絕研究中心說,蘇共垮臺時,克格勃把許多在當地的檔案銷毀或是運到莫斯科,目前留下來的檔案全被解密公開,總共大約有近1700人曾為克格勃服務,巴尼奧尼斯和索德茨基斯是最後一批被公開的克格勃線民。

這兩人已分別在2014年和2016年在立陶宛去世。兩人生前都曾是蘇聯人民演員,並多次獲得蘇聯和獨立後的立陶宛政府頒發的勛章。巴尼奧尼斯因為主演過幾十部電影在前蘇聯地區更是家喻戶曉。

主演間諜電影 影響普京加入克格勃

巴尼奧尼斯在1968年拍攝的第一部反映冷戰年代東西方間諜戰的蘇聯電影「死亡季節」中扮演主角,幾名叛逃到蘇聯的西方間諜曾是電影顧問,電影中的一些情節也取自間諜戰中的真實故事,巴尼奧尼斯扮演的是一名在英國活動的蘇聯特工,後來被捕拒絕英國情報機構招募,最後在東西方間諜交換時返回蘇聯。

巴尼奧尼斯說,立陶宛總統2001年訪俄,特別專門邀請他加入訪俄代表團,在克里姆林宮會晤普京時,當立陶宛總統一一介紹訪問團成員輪到巴尼奧尼斯時,普京立刻表示不必介紹,因為普京把巴尼奧尼斯當作自己的「教父」。普京說,正是受巴尼奧尼斯主演的蘇聯間諜電影「死亡季節」影響,促成普京走上為克格勃工作的道路。

社會震驚 親友不相信

新公開的克格勃解密檔案讓這個波羅的海國家和前蘇聯地區社會震驚。巴尼奧尼斯生前幾十年一直工作過的立陶宛帕內韋日斯劇院的同事,以及他的兒子都不相信這位著名蘇聯演員能同克格勃合作。目前是立陶宛戲劇導演的巴尼奧尼斯的兒子說,同絕大多數立陶宛人一樣,他父親認為克格勃是犯罪組織,當時對蘇聯解體和立陶宛能獨立非常歡欣鼓舞。

小巴尼奧尼斯說,他父親那次訪美前,克格勃確實曾找過他父親並下達指示,但他父親對此嗤之以鼻。他父親說,離開美國登上飛機舷梯那一刻的感受是告別自由世界。

被迫當線民 欺騙克格勃

演員巴尼奧尼斯生前接受媒體採訪時還表示,他70年代訪問美國同當地的立陶宛僑民接觸後返回蘇聯,他被迫向克格勃寫匯報材料,但編造了許多細節。

立陶宛民眾抵抗和民族滅絕研究中心說,那些充當線民的立陶宛人都不是自願主動上門提出為克格勃工作。在這家專門研究蘇共專制政權迫害機構工作的歷史學家納爾維達斯說,蘇聯秘密警察的觸角波及立陶宛社會的各個角落,在那個年代,許多人為了能出國,為了個人事業,以及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出於各種原因可能被迫為克格勃服務,他估計當時立陶宛的實際線民人數能達10萬人,其中甚至包括了他的教父。

面對歷史真相 過程痛苦不容易

立陶宛歷史學家說,一方面社會需要知道真相,特別是秘密警察當年如何鎮壓和控制社會。另一方面,立陶宛社會也應學會如何接受歷史事實,清除共產主義污垢不是一個輕鬆容易的過程。

俄羅斯歷史學家和記者穆列欽說,90年代立陶宛剛獨立時,兩名當地很出名的非常反蘇和反共的議員也被揭露出曾是克格勃的線民,當時釀成很大醜聞。

反共抵抗最激烈

俄羅斯時事評論人士尼科里斯基說,立陶宛在波羅的海國家中對共產黨政權的抵抗最激烈,立陶宛也是個有非常濃厚天主教信仰傳統的國家,而蘇共當時對立陶宛天主教社會的鎮壓更特別殘酷,因此在東歐和波羅的海國家中,立陶宛清除共產主義污垢的行動非常積極。

尼科里斯基:「立陶宛社會和民眾內心深處對過去蘇聯共產黨統治的厭惡和反感可以說是根深蒂固。」

記者穆列欽說,由於不滿紅色政權,二次大戰後曾有大批立陶宛人被迫移民國外,造成很多立陶宛人在國外都有親屬,因此,克格勃一直非常重視在西方立陶宛僑民的活動。

體制病入膏肓 克格勃無能為力

穆列欽說,他1988年曾到三個波羅的海國家旅行,親自感到那時蘇共政權在當地已喪失民心和失去控制。戈爾巴喬夫甚至還親自看過他所撰寫的見聞和感受文章,因此所引出的問題是,有那樣多線民的克格勃為什麼不能預測蘇共政權危機,而蘇共領導人必須依靠閱讀記者報導來瞭解社會民情。

穆列欽說,他所看到的一些克格勃解密檔案提到的僅是監視對象的許多個人隱私,比如家庭關係,如何酗酒等等,但卻看不到對社會動態的判斷掌握,因為許多克格勃工作人員所熱衷的是向上司匯報自己發展的線民數量來換取獎勵和度假機會。

評論人士說,蘇共體制當時早已病入膏肓,無論控制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克格勃有多麼強大,仍無法幫助蘇共擺脫垮臺的命運。

来源:美國之音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