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內地的銀行開啟「搶錢模式」。(圖片來源:Fotolia)
【看中國2018年1月31日訊】2018年開年以來,中國內地的銀行發起了一場「攬儲戰爭」。一般來說,銀行攬儲的目的是要在短期內大幅增加存款現金的數量,提高存貸比率。在月末、季末、年末的時候,監管部門會考核存貸比是否達標,這些時間節點,都是銀行迫於監管壓力而加大力度攬儲的時候。
不過,今年以來的攬儲大戰卻是發生在年初。銀行剛剛經歷過去年底的「考核壓力」,但並沒有在年末的攬儲之戰後停下來,而是一直在持續吸收現金存款。
這種停不下來的攬儲趨勢,不免令人懷疑:今年銀行是不是很缺錢,向儲戶「搶錢」背後的目的是什麼,這有可能對普通人的生活與投資產生何種影響?
一、銀行「搶錢」,為應對強監管和流動性枯竭
最近一個月以來,我們在新聞中經常看到中資銀行的各種「攬儲」套路。例如,某地的銀行向開戶存錢的客戶送大米、送食用油、送海鮮,開戶額度較大的人還會收到諸如小電器、行李箱等等「禮物」。對於一些年輕的客戶,銀行則會採取送網購劵以及各種禮券的辦法,來吸引他們存錢。
當然,方法比以上的更出格的也有,甚至有涉及違反法規的現象,總之,銀行是想盡了各種辦法和手段從客戶手裡獲得現金。據統計,2017年中國內地的人民幣存款增加13.5萬億,同比增加減少1.36萬億。銀行在市場上獲取存款的壓力巨大。
根據中國央行的金融市場統計數據,2017年年底全國金融機構的存款量超過164萬億,全年的總量雖然增加,但是流通性的貨幣卻在減少,流通中的貨幣減少超過萬億。在各項存款中,增加最多的是企業存款以及政府機關存款。企業存款從去年1到12月增加超過五萬億,政府存款增加超過三萬億。
在企業和政府存款增加的同時,居民住戶的活期存款卻在持續下降。在互各種聯網金融平臺的競爭下,銀行活期存款對普通人的吸引力顯著下降,銀行要想從居民身上「搶錢」,現在只能靠各種高利息承諾的定存,以及各種花樣百出的「優惠政策」。
去年,就連全國的金融中心上海,其存款餘額上升僅僅1.8%,主要是依靠推廣所謂的「結構性存款」(實質等於是承諾高回報和剛性兌付的理財產品)來吸引儲戶掏錢購買。走到這一步,不禁令人聯想到了前幾年曾經搞出大事的影子銀行和各種表外理財。
銀行儲蓄增長整體下降,與中國的貨幣增量減少有直接關係,但更重要的原因,則在於監管的日趨加強。
監管部門明確表示「嚴監管」的當下,每個人都知道金融領域的「防風險」意味著金融領域的流動性不再像過去那麼容易獲得。開年之初,中國銀監會就直接部署今年要推行「深化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的行動。這無異於對銀行金融機構是一種提醒:錢緊的政策不會變,要是不能自想辦法、各顯神通,日子就會很難過。
中國金融業今年主打防風險牌,國家的判斷是三方面問題:「風險高發多發態勢依然複雜嚴峻,銀行業股東管理、公司治理和風險防控機制還比較薄弱,市場亂象生成的深層次原因沒有發生根本轉變」。這首先就要求銀行業要回歸主業,不要走所謂的歪門邪道。
正如「房子是拿來住的」,所以有房地產業的新調控,銀行業強調要回歸主業,實現「存款立行」。要搞好這項業務,先得有足夠的存款,才能有賺錢的貸款。
而在流動性將會收緊的預期下,吸引更多的存款,是各家銀行目前必爭之業務。也因為市場未來會「錢緊」,銀行信貸額度也會偏緊,導致利率水漲船高。未來銀行生意能否做好,最終要看存款量有幾多。
因此,在一定意義上,攬儲和理財等等「搶錢」的舉動,正是為了應對即將出現的嚴監管。於是,甘冒風險,打個提前量,先儲備足夠的現金流、固本培元,以免監管持續加強時自己扛不住。
二、資金持續空轉,企業投資流向金融市場
銀行「搶錢」的對像當然不僅僅是普通儲戶,也包括企業。在非金融企業層面,除了其的活期存款增加明顯之外,一部分上市企業也通過購買銀行理財的方法將錢轉移給銀行。
根據Wind資訊的數據,去年超過1,170家中國上市公司對理財產品的投資規模達到創記錄的人民幣1.24萬億元。這一數字較2016年增長49%,較兩年前的總額增長逾一倍,增幅超過了目前銀行存款增幅當中的任何一個類別。尤其是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新三板)掛牌的公司,其購買理財產品的金額幾乎翻了一番。
這些所謂的理財產品期限為一到三個月不等,其平均年化收益率為4.9%以上,相比之下,國內銀行存款基準利率只有1.5%。因此,這些回報率更高的理財產品吸引了大量的上市企業進行投資。
問題在於,這些理財的可靠度依然存疑。支持個別理財產品的標的資產基本沒有透明度,理財產品通常利用槓桿來提振回報率,其回報率要比銀行存款利率高的代價就是不確定性。
包括個人儲戶和企業在內的大多數投資者都認為銀行在為這些產品提供擔保,並且承擔標的資產的所有損失。但實際上,在中國新的金融監管政策下,這些產品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違約風險。
不過,潛在的風險已經無法阻止企業繼續購買銀行理財。企業越是這樣做,實際上越是說明現在的資金沒有好去處,投資實業沒有利潤,因此轉向名義回報更高的資本市場。
當上市企業這麼做的時候,恰恰是危險的信號。企業經營的利好會反映在股市上,然而透過股市吸引來股民的錢以後,這些錢又再次流向了虛擬經濟和金融投機市場。錢只不過是透過股市走了一圈,但依然在空轉。
這個現實對於最近的統計數據進行了反駁。最近,中國的經濟數據出爐,各項指標都表現良好,財新的製造業PMI和服務業PMI指數都明顯回升,達到一年以來的高點。不過,這些數據背後掩蓋的卻是資金持續空轉,企業的投資流向金融市場的現實。
我們從人民幣的M1/M2增加比例來看,可進一步驗證這種現象。自從2015年10月以來,中國的M1增速又一次超過了M2增速。M1與M2倒掛說明企業短期的存款在增多,傳統的長期經營性投資在減少。
企業將本來就不多的利潤握在手上,不知該如何投資,因為無論投資什麼,回報率都非常低,甚至有可能虧本。於是,資金不再訴諸傳統的信貸市場,而是大量跑到證券投資市場、理財等影子銀行系統牟利。
我們已經可以看清基本事實:銀行迫不得已又開動吸儲的馬達,通過「結構性存款」和各種理財從企業和儲戶手中吸錢。這件事對誰利好?
首先,利好的當然是銀行自己,在每個人都差錢的時代,銀行通過各種招有效的吸納大量資金,這對於上市銀行的市場表現會有直接的作用。在A股和H股市場,上市銀行股的表現都體現出了其「吸金」的效果。
其次,對於和銀行深度綁定的國有企業來說,銀行流動性的增加對於國資顯然具有直接的「輸血」作用,因此也利好相關的國企。實際上,在證券投資市場,基金、銀行、國資早就已經做了充分勾兌,布局已定。如今讓媒體放出消息,應是在市場定向釋放訊號,希望能逐漸把量價同時做高。這個車你要不要上,大家自行判斷。
金融強監管之下的「搶錢模式」,說明如今中國經濟的人為操作性在不斷加強。人們越是普遍缺錢、缺投資標的,那麼掌握流動性和優質資產的人就越有話事權。經濟下行的潛在風險反而使得銀行、投機市場、大財團開始抱團取暖,其力量得到空前增強。一切都應驗了我們常說的那句話:國家隊或成最大贏家。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辛荷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