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學古隨筆:推己及人

作者:唐蓮  2017-12-28 10:31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如果因為某件事情和別人發生了衝突,你應當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如果你想要別人怎樣對待你,你就應該怎樣對待別人。這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推己及人」的思想。

可以想像,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思想,經常站在別人的立場和角度看待問題,對自己要求嚴格一點,對別人要求寬厚一點,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們工作和生活的氛圍,就會輕鬆愉快得多!

「推己及人」也是孔子的一個重要思想,在《論語.雍也》中,子貢與孔子有這樣一段對話: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這段話的意思是:子貢問:「假如有一個人,他能給老百姓很多好處,又能賙濟大眾,怎麼樣?可以算是仁人了嗎?」孔子說:「豈止是仁人,簡直算聖人了!就連堯、舜尚且難以做到呢!至於仁人,就是要想自己能夠自立,也要幫助人家一同自立;希望自己過得好,也要幫助別人一同過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說就是實行仁的方法了。」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是孔子關於「仁」的重要思想,在他看來,能夠做到「推己及人」的人,才算是「仁人」。

推己及人,就是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宋代朱熹《與範直閣書》中說:「學者之於忠恕,未免參校彼己,推己及人則宜。」清代張惠言《承拙齋家傳》中說:「以推己及人為門戶,以書策吟詠為園囿,保吾天、全吾真,處而安焉。」近代朱自清《經典常談.諸子第十》中講:為人要有點真性情,要有同情心,能夠推已及人。」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總是一方面用放大鏡,去檢察他人的行為,對別人評頭論足;另一方面,卻又放縱自己的行為,毫無標準規範限制可言。殊不知,你在用放大鏡對待別人的同時,別人也會用放大鏡看你,由此產生的衝突,可想而知。

這就引出了「推己及人」的另一種表述方式:「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意思是說:「自己不願意做的,不要強求別人去做到。」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一種高尚的人格修養,也是一種同理心的表現。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能夠體會到對方的情緒和意願,理解對方的立場和感受,並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和處理問題。用自己的心推及別人:自己希望怎樣生活,就想到別人也會希望怎樣生活;自己不願意別人怎樣對待自己,就不要那樣對待別人;自己所不願承受的事物,也不要把這個事物強加在別人頭上。

「大禹治水」是千百年來華夏大地流傳很廣的故事。大禹接受治水的任務時,剛剛和塗山氏的一徒姑娘結婚。當他想到有人被水淹死時,心裏就像自己的親人被淹死一樣難過、不安,於是他告別了妻子,率領治水群眾,夜以繼日地進行疏導洪水的工作。

在治水過程中,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經過13年的奮戰,疏通了九條大河,使洪水流入了大海,消除了水患,完成了流芳千古的偉大業績。

到了戰國時代,有個叫白圭的人,跟孟子談起這件事,他誇口說:「如果讓我來治水,一定能比禹做得更好,更快。只要我把河道疏通,讓洪水一下子流到鄰近的國家去,就行了!那不是省事得多嗎?」

孟子很不客氣地對他說:「你錯了!你把鄰國作為聚水的地方,結果還會使洪水倒流回來,造成更大的災害。有仁德的人,怎麼會‘以鄰為壑’呀?那是不可以這樣做的!」

從大禹治水和白圭談治水,這個故事來看,白圭只為自己著想,不為別人著想的錯誤思想,終究是害人害己。大禹治水把洪水引入大海,雖然費工費力,但這樣做,既消除了本國人民的災害,又消除了鄰國人民的災害。這種推己及人的精神,是非常值得我們欽佩和效法的。

正是:

推己及人最高尚,
大家康樂喜洋洋!
獨自霸看西洋景,
卻挖眾目致瞎盲;
獨自貪腐睡別墅,
驅趕低端受寒霜。
如此蛇蠍心腸狠,
只有邪魔共產黨!

来源:看中國來稿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