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政策、那個政策製造了很多人生活中的陰影。(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7年12月19日訊】廣東,40歲的副處級幹部熊某,與身為大學教師的愛人,兩年來在承受一個煎熬:因為違反計畫生育政策,他面臨開除黨籍和公職。
這是今天我看到的澎湃新聞的一則報導。
事情起因是2015年11月15日,熊某在美國訪學的妻子生下了他們的第二個孩子。
當年10月,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宣布啟動實施全面二孩政策。次年元旦,修改後的《人口與計畫生育法》實施,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實施。
有關部門認定熊某家的這個孩子,不符合計畫生育政策。
新聞報導中,熊某對自己可能失去飯碗表達了這樣的悲切:他們夫妻二人老家都在湖北農村,近20多年的讀書和奮鬥,才有了現在的生活。目前夫妻兩邊尚有3位老人在農村,需要他們贍養。如果因為生第二個孩子丟掉工作,一大家人都將失去生活來源……
如果把熊某作為一個「普通人」,他的遭遇當然是值得同情的。但這話毫無意義,因為他若是一個「普通人」,也就沒有這個煩惱了——如果他仍然是老家的一個農民,他生5個孩子也不至於被「雙開」。
熊某的煩惱來源於他的身份,他是副處級幹部因而難以面對失去「幹部飯碗」。這個身份,是他20年奮鬥得來的。看新聞中的描述,貌似,失去這個身份,他贍養老人的能力就會大大減小。
如果繼續分析,會發現熊某的煩惱也不是由於身份,而是由於失去現在的飯碗後可能找不到更好的飯碗。試想,如果他被雙開後能夠輕易找到一個收入更高的工作,我相信他會藐視計畫生育政策以及雙開。
所以,我覺得熊某的煩惱的根源是:一個人奮鬥了20年,到了40歲,到了副處級,一旦離開多年賴以生存的體系,難以找到收入更高的工作。
是什麼原因導致一個人奮鬥了20年之後,會失去謀得更好工作的機會?
40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啊。
如果熊某是一個醫生,40歲正是好時候,如果熊某是一個教師,40歲正是好時候……但顯然他的工作不是這樣的「技術性工作」。
40歲的熊某在奮鬥了近20年之後,好像失去了一旦離開那個體系就難以活得更好的能力和自信。
40歲並不老啊。任正非、柳傳志都是40歲後才開始創業的啊。
如你所知,我寫上面的這些文字,不是為了替熊某著急,更不是為了刻薄他。熊某的故事,在中國太普通了,不過就是一個「個人命運面臨被政策」改寫的故事。
政策改寫命運的事情,每天都在發生,這構建起了人生的悲喜。
生於政策,折騰於政策,死於政策,這就是我們周圍常見的生活圖景。你可以觀察一下,出生、戶口、上學、考學、就業、買房、結婚等等,這些人生大事,每一個都與當時當地的政策有關。
在北京,31歲的白女士,今年3月以來常常從夢中驚醒,胸悶,大汗。
她來自江西一個縣城,通過奮鬥,獲得了北京戶口,有了一個國企的工作,有了北京南三環內的一套自己的房子。
向上攀登是人的本能。今年初,她想給肚子裡即將出生的孩子一個禮物,賣掉現有的房子在東三環附近換一套房子。在那個房子裡,她未來的孩子將可以在自家的陽台上看到中央電臺的「大褲衩」。
3月17日,新的樓市政策出來了。按照新政策,已經賣掉了房子的白女士,要買下東三環這套房子,需要多支付近100萬元的首付。她的家庭沒有這個能力,只好放棄那套能夠看到「大褲衩」的房子,她暫時變成了租房的「北漂」。
在2017年,在北京,有白女士這樣遭遇的人有很多。
當然,一項政策的出臺,初衷一定是好的,大約一定是有人會受益的。
在北京,已經持續了40多天,吊車司機老楊一直在忙,他在忙著拆招牌的活兒。他所在的行業,最近人工費、吊車費都漲了。普通工人工資一天300元,高空作業工人工資一天500元。一輛30噸的吊車一天的租金由去年的2500元左右漲到3000元。一個吊車租賃公司的業務員說,這是國家給的機會。
這個冬天,對於北京的吊車租賃行業而言,很溫暖。因為,根據最新的政策,全北京突然有很多很多的招牌要拆掉。
掙錢的機會,有時候來得就是這麼突然而猛烈。這就是政策的力量。
當廣州的熊某還在為觸犯政策而可能失去副處級飯碗焦慮的時候,很多人正在沿著他的道路奮鬥。
2017年12月10日,2018年「國家公務員考試」開幕,全國共有113.4萬人實際參加了這場考試。根據招收政策,他們當中,將有2.85萬人幸運地成為公務員,這2.85萬人中,若干年後,他們當中的若干更幸運的人,經過漫長的風雨洗禮,可以幸運地奮鬥到副處級。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