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泡沫讓這些國家如此恐懼?(圖)

【看中國2017年11月4日訊】10月31日,紐西蘭現代史上最年輕的(女)總理傑辛達·阿德恩(1980年7月出生)開始對海外的樓市炒家祭出重拳。她宣布,紐西蘭政府定於2018年年初實施新政,把購買住宅房屋定為「敏感」投資,將禁止非本國居民或公民的海外買家(不包含澳大利亞人)在該國購買二手房。

阿德恩說:「我們的目標和承諾是禁止外國買房者進入現在的紐西蘭房地產市場。」2000年至今,紐西蘭房價累計上漲超過150%,作為一個小經濟體,紐西蘭無法維持這麼高的房價。


紐西蘭現代史上最年輕的(女)總理傑辛達·阿德恩(Jacinda Ardern)(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而早在2016年7月,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省就出臺了一項法案,自當年8月2日開始,向在溫哥華地區購買民宅,卻沒有加拿大公民或永久居民身份的海外投資者徵收額外房產轉讓稅,稅率高達15%。這意味著,一套100萬加元的房子,海外買家將額外多交15萬加元的稅。

澳大利亞則是比加拿大更早的對外國人購房進行嚴格限制的國家,比如,澳大利亞法律規定:除特定情況外,非澳大利亞公民只能購買新建住宅,不得購買二手房;若購買新房,必須獲得澳大利亞外國投資審核委員會批准。像中國恆大老闆許家印就因此被澳大利亞政府盯上,要求他限期賣掉他在悉尼派珀角的價值4千萬澳元的豪宅。2015年12月,澳大利亞出臺更嚴厲的規定,外國公民一旦被發現違規購置住宅,將面臨至多3年監禁或13.5萬澳元罰款;非法置業的外國企業將被處以最高67.5萬澳元的罰款。

房地產泡沫破滅時的慘痛教訓,讓這些國家一直心存恐懼感,他們出臺嚴厲的措施,防止房地產泡沫在某天突然爆裂,導致可怕後果。

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家海曼·明斯基指出:經濟好的時候,投資者傾向於承擔更多風險,隨著經濟向好的時間不斷推移,投資者承受的風險水平越大,直到超過收支不平衡點,而突然陷入崩潰。這個繁榮與衰退之間的轉折點,就是著名的「明斯基時刻」。

人類儘管已經經歷了許多次泡沫及泡沫破滅時的巨大痛苦,但與痛苦相比,記憶永遠是不夠用的。在危險真正發生之前,沒有誰會想到所謂的泡沫破滅、所謂的風險會跟自己有什麼關係。在幾乎所有人心目中,風險是沒有任何位置的。正常狀態下的房價上漲,反映的是經濟的增長。經濟增長為房價上行提供動力,而房價上行也成為經濟增長中的一部分。當房價非理性暴漲的時候,相當於完全脫離了經濟基礎,此時的經濟增長已經無法支撐起高昂的房價,渾然不覺中,「明斯基時刻」已經到來。

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的時候,美國出臺政策拯救金融,拯救實體經濟,卻沒有去拯救房價,而是聽任房價下跌,任其在掙扎中擠壓泡沫。因此,美國股市在2009年3月就筑底回升了,而美國房價直到2011年底才開始筑底,從2012年開始才穩步上漲,直到現在,美國仍有一些地方的房價未能達到2007年時的位置。

也因此,當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出臺對外國人購房的限制措施時,美國沒有,而是順其自然,這其實是提前擠壓泡沫帶來的巨大紅利。隨著縮表開啟,以及降稅等措施對美元資本回流美國吸引力的上升,回流到美國的資金正在重新步入樓市。筆者之前提到過:「2016年後,流向美國的資金會加速,這會進一步推高美國房價,甚至形成‘非理性繁榮’。」

如今,這種苗頭正在呈現出來。從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一套待售房在美國房地產市場上停留的時間,已經降至3週(2012年是11週),這是該數據1987年有統計以來的最低水平。以至於有媒體驚呼,美國幾乎到了「無房可賣」的程度。為了在擁擠的市場中買到一套房,買家不得不選擇更高的出價。其中,高達42%的買家願意支付賣家的要價,而不再對賣家的報價進行討價還價。

房價的漲跌是自然的,通過人為措施製造只漲不跌的神話,最終套住的還是自己。尤其是對於那些大的經濟體而言,懷抱著巨大的泡沫是無法安然入睡的。房地產是民生,如果硬生生地把它做成奢侈品,不僅傷及民生,也為「明斯基時刻」埋下了伏筆。當所有的因逐一種下,即將等到什麼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時寒冰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