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漫談】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圖)
孔子決不怨天尤人,他相信天是最瞭解自己一切的!(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在《論語・憲問》中,有這樣一段話,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今譯出來,就是:孔子說:「沒有人瞭解我啊!」子貢說:「怎麼能說沒有人瞭解您呢?」孔子說:「我不埋怨天,也不責備人,下學禮樂,而上達天命,瞭解我的,只有天吧!」
生活中,難免有很多不盡如人意的事情,總會有很多後悔和遺憾,當我們非常失落,又無處宣泄時,很多人便開始「怨天尤人」。怨老天爺不開眼,怨他人沒有為自己做什麼,卻不能冷靜下來,反省一下自己,這不僅是一種悲哀,也是一種愚蠢。孔子決不怨天尤人,他相信天是最瞭解自己一切的!
有個佛家故事說:
一個老天使和一個小天使,在人間旅遊。有一天晚上,他們在一個富裕的人家中借宿,這戶人家,對他們的態度,非常傲慢無禮,只讓他們睡在濕冷、狹小的地下室裡。當兩位天使,正準備就寢時,老天使發現牆壁上有一個洞,便把這個洞修補好,小天使問他為什麼這樣做,他說:「很多事情並不像外表看到的那樣。」(老天使沒有具體說明修牆洞的原因)
第二天晚上,他們在另一戶窮苦人家借宿。這對窮苦的夫妻,對他們非常友善,他們在一起分享了少量的食物後,夫婦倆還讓他們睡自己的床,好讓他們能得到充分的休息。
第二天一大早,他們發現夫妻倆眼睛含著淚水,原來他們賴以為生的奶牛死了。小天使非常生氣地責問老天使:「你(是老天使,有大神通)怎能讓這種事發生呢?之前那個富裕人家,除了缺德外,什麼都不缺,但你卻大發善心,幫他們補了牆洞;而這對夫婦,雖然貧窮,但和我們分享了所有,讓他們賴以為生的奶牛死了,你卻無動於衷!」
老天使回答說:「很多事情,並不像外表看到的那樣。我們在地下室睡時,我發現那個洞裡面,藏有珠寶,既然他們如此貪婪,又不願意和別人分享,我就把牆洞堵起來,不讓他們發現洞裡有那些珠寶。而昨天我們睡覺時,死神要來索取農婦的性命,我讓乳牛代替了她的命。」
不要覺得老天爺是在處處跟我們作對。我們要有這樣一個信心:任何不順心的事,不論結果如何,總會對自己有好處。否則,如果一味地怨天尤人,不僅無法改變現狀,而且還會給自己帶來很多傷害。
據心理學家分析,「抱怨」是影響人類心理健康的殺手之一,由於人們對現實生活境況不滿,使得人們情緒消極、沮喪、悲觀、絕望,進而還會影響生理健康。成功學家也認為,「抱怨」是影響一個人成功的重要因素,會對人的思想和行為,產生負面影響。
正如孔子所說的那樣,真正的君子,決不會埋怨上天,也不會去指責別人。因為他們知道,任何事情,除了受到自然條件的限制外,都是我們自己造成的。幸福是由於自己的勤奮和謹慎,而獲得的;災禍也是由於自己的放縱和疏忽,而引起的。所以,無論自己是福還是禍,都不應該把原因,歸咎於別人。
怨天尤人,不僅不會對事情有所幫助,還會使我們不善於反思總結,導致以後還會再犯同樣的錯誤。其實,我們遇事時不妨反省一下,為什麼這事不是發生在別人身上,偏偏讓自己攤上呢?一旦反省自己,瞭解自己的缺陷以後,加以改正就行了,也許通過努力,還會一步步走出困境。
相傳四千多年前,夏禹派伯啟,前去抵抗有扈氏的入侵,結果伯啟失敗了,部下很不服氣,就一致要求再打一仗。伯啟說:「沒必要再打下去了。我的兵馬、地盤,都不比對方小,結果還是吃了敗仗,可見這是我的德行比他差,教育部下的方法不如他的緣故。所以我得先檢討一下我自己,努力改正自己的毛病,才行。」
從此以後.伯啟發憤圖強,每天大清早就起來工作,生活簡樸,愛惜百姓,尊重有品德的人。過了一年,有扈氏不但不敢再來侵犯,反而心甘情願地歸順伯啟了。
「反求諸己」,短短四個字,可以作為我們修養上的金科玉律。它告訴我們:無論做什麼事,都應該先要求自己,找出自己本身的缺點,努力加以改正,只有保持這種態度,才能夠把事情做好。
有位青年非常不滿自己的現狀,總是怨天尤人。有一位盲人老者,對他說:「你擁有如此豐厚的財富,為什麼還要怨天尤人呢?」
青年急切地問:「我的財富在哪兒呢?」盲人老者說:「你有一雙眼睛,只要你能給我你的一雙眼睛,我就可以把你想得到的給你。」
老人其實是暗示青年人,你自己就是很大的財富,要從自己身上查找原因,才能突破現狀,獲得成功。
人生之路,坎坷不平,現實與我們的理想難免有差距,如果總是怨天尤人、苦悶煩躁,導致思想更加消極低落,就會陷入惡性循環。既然現實不可改變,我們不妨擺正態度,從內因著手改變,改正阻礙我們發展的壞毛病,養成好的習慣,以正確的思路和良好的心態,去應對已經發生和即將發生的一切!
古哲云:「行不得反求諸己;切莫要怨天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