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華光鮮的另一面」港45%基層患抑鬱症(圖)


繁華背後,香港基層市民活在惡劣的居住環境及巨大的經濟壓力之下。圖為廚廁共用、租戶只有一張床屬於自用的「籠屋」。(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7年10月9日訊】(看中國記者鐘靈綜合報導)明愛社區發展服務調查發表報告,指香港基層人士住屋租金佔收入比例中位數高達34.5%,高於租金可負擔能力的國際水平。報告顯示,有45.5%受訪人士出現抑鬱症傾向,促請政府改善基層福利及提供支援服務,並解決樓價過高、公屋輪侯時間過長的問題。

調查於今年5月到8月訪問了429名基層租戶,他們大多租住在寮屋、村屋、劏房等居住環境不佳的居所,調查發現受訪人士住屋租金佔收入比例中位數高達34.5%,高於國際對於可負擔租金的標準,且當中70%受訪者人均居住面積不足76平方呎,屬於「擠逼戶」。

調查發現租金壓力及不良居住環境已經對基層租戶構成情緒及健康危機,當中45.5%租戶出現抑鬱症傾向、44.1%出現焦慮症傾向。他們居住在狹小、潮濕的空間,伴有鼠患、共用廚廁等問題,這些出租房屋租金過高,且租戶的水電費按照房東高於市場價的價格計算,使他們終日惶惶不安,擔心出現突發事故,以及未能及時交租,對租戶的精神及情緒造成極大影響。

《蘋果日報》報導,其中受訪的一家三口居住在元朗200呎的貨櫃屋,租金達6000元,佔家庭收入4成,且貨櫃屋夏天十分炎熱,長期開冷氣導致每月電費至少逾千元,生活十分拮据。

另外受訪的一名單親媽媽與兒子居住在深水埗的合住單位,居住單位面積僅75平方呎,且沒有窗戶,同住5人共用2個廁所及1個廚房,然而合住的租客並不友善,經常因為爭用廚廁而發生爭執。

明愛社區發展服務發言人李紹勤表示,政府的「低收入人士津貼」無法彌補昂貴租金為基層家庭帶來的壓力,他們往往需要加班賺取額外收入,卻因為收入超過入息標準而無法領取部分津貼。他促請政府為正在輪侯公屋的基層人士提供租金補貼,並提供更多社區支援服務,正視基層人士經濟壓力及精神健康問題。

本文留言

作者鐘靈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