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雄:市場經濟與民族自治(圖)


康都藏區一藏民在往驢子身上綁電網組件(圖片來源:

【看中國2017年9月23日訊】在西藏的市場經濟成分逐步增加的過程中,一些藏人感受到強烈的危機,其中之一是漢人正在奪走藏人的工作。這裡說的「奪」不是以強力方式,而是以市場方式。市場是選擇效率的,因此只要進藏工作的漢人在效率上高於藏人,就會贏得市場。

例如做一套藏裝,藏族裁縫要半個月,漢族裁縫只要兩三天;蓋房子請藏族施工隊幹一年,漢族施工隊干兩三個月。有看法認為漢人的優勢只在便宜和快,質量差,因此求質量的顧客還是會選擇藏人。反對意見認為市場就是競爭,如果顧客更看重質量,漢人也會調整。例如一對在拉薩做藏裝的溫州夫婦,不光做得出傳統藏裝,還能做出收腰、墊肩的時髦藏裝,吸引了很多藏族顧客,那就不能說他們僅僅是靠便宜和快了。

現在拉薩的修車、補鞋、施工、種菜等幾乎都由漢人做。出租車、三輪車行業也被漢人佔了大部分。帕廓街賣的藏式傢俱一大半出自漢族木匠,連做卡墊、佛像、藏餐等傳統行業,漢人也已進入。拉薩流行一句話:除了「多丹」(天葬師)和「古修」(喇嘛),沒有漢人不干的活。藏人擔心將來所有行當都被漢人把持,藏人不但沒了工作,甚至失去居所。現在不少藏人把房子租給漢人,當房東拿房租,不用幹活,一時很舒服,卻學不到市場技能,培養不出市場競爭力,長遠更加沒有前途。一旦急需錢時就可能把房子賣給漢人。目前拉薩帕廓街的本地居民已經不多,進駐帕廓街的漢人越來越多。作為拉薩象徵之一的帕廓街正變味。悲觀的藏人甚至認為,將來有一天藏人在拉薩可能變成客人。

市場競爭能力的強弱不能說明漢人比藏人強,因為市場能力不是衡量價值的唯一因素,甚至不是主要因素。人的生活一種是快樂原則,一種是利害原則,還有一種是道德原則。藏人很大程度上按快樂原則生活;漢人則更多是利害原則。快樂原則其實更接近人生真諦,因為人生於世歸根結底是為了快樂和幸福。不過單純奉行快樂原則容易墮落,需要道德原則制約。藏民族的道德原則是在其宗教信仰中,因此宗教對藏民族的意義非凡,失去宗教可能使整個民族沉淪。

漢人逐利為先,勤勞、節儉、吃苦、算計,雖然也把道德放在很高位置,但是利益驅動常使道德異化成當婊子立牌坊的表演。尤其在社會禮崩樂壞之際,利害原則完全被實用主義主導,道德注定被拋棄。而沒有道德制約的利害民族,在物質主義的市場環境下競爭性最強,快樂民族肯定難以與之匹敵。

兩個奉行不同生活原則的民族同處一個國家,就提出了問題:一方面藏族作為少數民族無法主導國家大局,難以阻擋本民族文化結構在主流衝擊下解體;另一方面奉行快樂原則的藏人又難以在工商社會中扭轉競爭劣勢。在這種情況下,避免藏民族落入所謂「現代化挫折」就變得十分重要。當今世界很多民族矛盾和衝突都源自這種挫折,不解決這個問題,對藏族漢族都不利。

我認為出路是給西藏一個相對獨立自主的空間,使藏民族能按自己的原則生活,而非一定被推到市場經濟的戰場去比輸贏,因此民族自治除瞭解決政治上的西藏問題,在這方面也有重要的意義。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王力雄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