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德宗皇帝稱讚他是「四朝柱石,功高千古!」,他是誰?

 2017-09-05 08:45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郭子儀是唐朝重臣,又是一代名將。他數十年征戰,戰功赫赫,時人讚他「一人能頂十萬兵」!德宗皇帝稱讚他是「四朝柱石,功高千古!」但他不居功自傲,常能寬厚待人。他那「功至大而不伐,身處高而更安」的品格,被後人傳頌。

唐代宗廣德二年(紀元764年)十月,叛將僕固懷恩(人名),率領數十萬反唐武裝,南下,京都長安一片恐慌。郭子儀受命,趕至奉天(今陝西乾縣)鎮守。他深知僕固懷恩,素失軍心,有勇無謀,就令所領各部「閉門拒守,禁止出擊」,讓敵人銳氣自挫。幾天後,叛軍糧草奇缺,將士倒戈,僕固懷恩不得不全線撤退。不戰而屈敵,眾人皆欽。

郭子儀行軍有方,以計取勝,班師回朝,代宗親臨安福門,迎接。為表彰郭子儀的功德,代宗提升其為尚書令。郭子儀接到任命書,惶恐不安,幾次想乘朝見皇帝之機,辭去新職,但都未能如願。為表誠心,他又兩次上表,一再陳述理由:一是尚書令之職早廢,三朝都未恢復,今為老臣重新設立,勢必招來四方非議;二是自己才疏學淺,現在,內參朝政,外統兵權,已感力不從心,倘若再擔大任,更是不能勝任;其三,軍中爭名奪利者甚多,我一人身兼數職,將不在位的現象普遍存在,會影響部隊的戰鬥力。代宗對郭子儀的反覆上書,開始有些不高興,埋怨他不諒解自己的一片苦心。細讀奏文之後,才知郭子儀多次陳述理由,不僅是出于謙遜,而主要是為了保朝綱、正朝風,用心全在朝廷大業。於是,趕忙下詔,停止對郭子儀的新任命。

郭子儀「高官不做,顯位不居」的事,流傳很廣。一些正直的老臣,為郭子儀忠心為國、嚴於律己的品德所嘆服,如今更敬佩他誠懇讓官。有的人感慨地說:「為臣若都能像郭子儀,何愁王業不能大興?」就是常對郭子儀嫉妒詆毀的內侍,也表示佩服。在軍隊裡,上下稱譽。特別是一些高級將領,都主動讓出了兼官。

唐代宗大歷二年(767年)十月,郭子儀奉命率步騎三萬,於靈州(今寧夏靈武縣)打敗吐蕃軍。在班師回朝時,發生了自己的父墓被挖一事。人們擔心會激起郭子儀的憤怒。郭子儀到達京都後,代宗立即詔見,進行多方撫慰,並表示要查清、重處。可是,郭子儀在聽完皇帝的安慰之後,反而自責,說:「臣帶兵很久,因管教不嚴,始終未能禁止軍隊挖墓盜寶。這是臣不忠不孝的表現,至於這次臣父墓被挖,那是上天對我的報應,不能因此責怪他人。」代宗聽罷,鬆了一口氣,對郭子儀如此嚴己寬人的作風,驚嘆不已,馬上下詔迅速為其父修復陵墓。朝廷有人要郭子儀多派些軍士修墓,以告慰其父在天之靈。大家都支持這件事。然而郭子儀力排眾議,聽取了元載(人名)的忠告,只派幾個家將,前去修復。此舉,感動了被懷疑為挖墓主謀的魚朝恩(此人極壞),他羞慚地哭著說:「郭公父墓被挖,雖不是我指使所為,但我知道有人挖而沒有制止,不能說與我毫無關係。事實說明,郭公真不愧為名臣良將。」以後,郭子儀在朝廷威望日高,在軍中更受敬重。

有一天,時任中書令的郭子儀,在邠州(今陝西彬縣)行營,召集各路將領,商討對敵作戰之策,並打算會後,為將領們舉行餞別宴會。為不使餞宴過於鋪張,他專門向有關人員提出從簡要求。可是,辦事人考慮到與會將領,長期帶兵出征,相聚一次很不容易,過於簡單,會顯得失禮。於是,就精心安排,盛宴款待。

當郭子儀來到宴會地點時,見場面過於鋪張。宴會剛開始,就奏起了震耳欲聾的鼓樂聲。接著,美酒好菜源源不斷,很多將領放懷狂飲,大有一醉方休之勢。

郭子儀心中不是滋味,深感如此揮霍無度,實不應該,特別是帥府中保留著這樣一支龐大的樂隊,太奢侈。所以,未待宴會結束,郭子儀便下令停樂,當眾宣布:把樂隊減員五分之四。

此後,他又領導軍隊,全面清理、精簡了重疊臃腫的機構,廢除了一些繁瑣禮節,使全軍上下,人人勤儉節約。

来源:看中國來稿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