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若展開貿易戰,中國央行會不會加息?(圖)
【看中國2017年8月12日訊】過去一些年,全球經濟運轉的主要框架是:
中國對美國出口實現自己的主要貿易順差(另一部分順差來源最主要是歐盟),這些貿易順差通過購買原材料等方式支撐了中國的基本建設,也支撐了國內的部分消費需求;美國作為全球經濟最主要的消費需求終端,中國作為全球最主要的基本建設需求終端,共同拉動全球經濟的增長。在這樣的運行框架之下,其他經濟體的經濟總量在世界經濟總量的佔比不斷下滑、日益走向衰落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因為它們不是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全球貿易脈絡以及中美貿易戰的現實可能性
在這一框架中,德國、日本等國家作為製造業強國向中國和美國輸出產品,服務美國的消費需求,也服務中國的基建需求(當然也包括部分耐用消費品等);大宗商品國向美國輸出以終端消費增長為動力的大宗原材料(原油為主),向中國輸出以原油、鐵礦石、鋁礦石等主要用於基本建設(包括房地產)的原材料,主要農業生產國向中國輸出農產品。
上述全球經濟的全景圖就構成了世界最主要的貿易脈絡。與此同時,國際資本流動也基本遵循貿易脈絡而流動。
美國在這一體系中起到的主要作用是兩個:第一是最主要的消費需求終端,推動了中國和大宗商品生產國的對美出口;第二, 雖然美國在軍工、醫藥、飛機製造、一些電子高科技產品等部分行業擁有很高的水平,可以進行商品出口,但無法覆蓋全社會基本生活需要所形成的進口需求,形成貿易逆差。同時,美國限制部分高科技產品出口到一些特殊的國家,讓貿易逆差放大。美國的貿易逆差相當於對全球實現了資本輸出。由於美元是全球最主要的儲備貨幣,美國的資本輸出就為全球提供了流動性。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由於資本投資回報率更高,長期體現出資本和貿易雙順差,但是,隨著資產價格的不斷上漲、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飽和、老齡化社會的逐漸到來等因素的共同影響,資本投資回報率曲線就會見頂回落,特別是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之後,更是加速回落,最終雙順差就會終止。2014年以後,中國外儲規模的下滑,就是資本項目順差下滑的正常過程,之所以貿易順差還在持續,是因為有一些特定的因素。
當中國的資本淨流入減緩之後,為了保經濟增速,就會力保貿易順差;而美國長期的貿易逆差不斷積累之後(資本不斷流出也意味著生產企業不斷外流),注定國債危機就會到來,美元會走向衰落,那時的山姆就不再是世界霸主,很可能成為「山姆老頭」。
當資本順差減緩之後,中國要力保貿易順差;隨著美國國債/GDP之比上升到高位(現在大約在104%的水平),美國就必須壓縮貿易逆差,貿易衝突就會產生,這不可避免。
基於兩國經濟模式不同,貿易爭端實際是經濟體系的對抗,用一般的貿易條例根本無解,談判很可能最終會成為空談。所以,筆者在其它場合說過,貿易戰不是會不會發生的問題,而是何時發生的問題。在中國資本順差下滑之後,貿易爭端就會不斷加劇,面臨貿易戰……
筆者一直主張,任何經濟學人士,總結過去是需要的,但不是目的。核心工作必須是預判未來會出現的各種事件(雖然這比較難,也容易出現錯誤),給讀者開闊思路並提供建議,讓讀者可以趨利避害。現在,又到了關鍵的時候。
美國啟動貿易戰對全球經濟的影響
國內有媒體報導,英媒稱,川普(特朗普)政府正在考慮針對中國發起一次重大貿易行動。相關官員在「認真討論」對中國的知識產權制度發起一次調查。此舉將瞄準在中國開展業務的美國、歐洲和其他地區的企業所表達的主要關切之一。美國阿克西奧斯新聞網站最早報導了這一消息,根據目前處於討論中的方案,美國政府正在考慮使用1974年的一項法案。自1995年世界貿易組織(WTO)創立以來,該法案就沒有被廣泛使用過。報導稱,該法案的第301條款允許美國總統對外國產品徵稅,以報復採用不公平貿易慣例的國家。
鳳凰資訊在標題為《美欲對華開打貿易戰?還請三思!》的報導中稱:據美國媒體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已經鼓勵美國貿易代表依據美國《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款對中國展開調查。
美國總統川普已經要求對中國展開貿易調查(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所謂「301條款」,是美國《1974年貿易法》中第301條款的簡稱,其主要含義是保護美國在國際貿易中的權利。根據這項條款,美國可以對其認為是「不公平」的相關國家的貿易做法進行調查,並可與有關國家政府協商,最後由總統決定採取提高關稅、限制進口、停止有關協定等報復措施。美國在20世紀80年代曾多次依據301條款對日本進行調查,並最終提高了彩電等產品的關稅。但是,在世貿組織(WTO)1995年成立以後,美國基本沒再出現過發動單邊制裁的案例,這一條款一直被稱為「最後的武器」。
由上述內容可以得到以下的信息:
第一,美國由川普當選總統並開啟孤立主義政策、由美國首先發起對世界其他國家的貿易戰是正常的邏輯順序。雖然自由貿易可以讓美國人享受更低的商品價格,但成為「山姆老頭」的結局更是災難性的,那將讓無數人陷入貧困,眼前利益必須服從長遠利益。
第二,美元指數將受到提振,因為貿易逆差和國債/GDP比例不斷上升是壓制美元價值的根本原因。但這種提振不是單向的,因為如果開啟大規模的貿易戰,數月後,美國境內的通脹很可能會受到推動,而通脹升高將壓制美元的投資回報率,打壓美元的價值。
第三,大宗商品國的貨幣將承受壓力,特別是與中國聯繫緊密的澳元、俄羅斯盧布、巴西雷亞爾等,因為中國貿易順差被壓縮,會影響這些國家的資本流入,擾動這些國家的國際收支平衡。
第四,人民幣匯率壓力加大,因為國際收支平衡會被擾動,推動通脹上漲。中國會不會以加息的措施來應對?但無論如何,中國會更快地進入加息通道。至於會不會強化對資本流動的管理,只能拭目以待。
第五,中國在當前的經濟局勢下必須力保貿易順差,這是產能過剩的需要,也是化解國內債務問題的需要。中美貿易戰開啟之後,就需要加大對歐洲和其他地區的出口,中歐的貿易爭端很可能逐漸成為未來世界經濟所關注的焦點。
第六,東南亞部分國家的貨幣將受到提振(越南等),因為它們的商品與中國商品具有一定程度的可替代性,可以增加對美出口。
第七,德國和日本都會反對川普的做法。因為德國和日本的企業,一般都選擇在一個狹窄的行業細分市場中不斷深入,做精做細,也就是善於縱向深入,然後將其產品向全球市場擴張,這種模式對全球大市場的依賴性很強,自然會反對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對全球自由大市場的威脅。二戰是德國和日本首先挑起的,這有經濟方面的根源。
第八,由於301條款會和世貿組織的條例產生衝突,美國很可能最終會退出世貿組織,進而導致世貿組織的地位下降甚至解體。
第九,世界航空行業將遭到打擊,尤其是中美航線。
……
在今天的局勢下,中國繼續推動過剩產能的出口很可能意義不大,化解這一問題的核心措施是:以第三方獨立機構重建人民幣的發行機制,因為無論依托美元還是歐元、日元或依托一籃子貨幣,最終都會受制於人。只有依靠獨立機構發行的人民幣(依托黃金最為理想)、以貨幣可自由兌換為基本準則,推動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自由兌換是必須要跨過去的坎。當人民幣逐漸成為國際貨幣之後,上述所有難題都可以迎刃而解,更不需要追求貿易順差。至於內部的經濟問題、債務問題、財政問題,只能通過一些經濟政策和政治政策來化解,人民幣如要成為國際貨幣,這也是必須要跨過去的坎。
任何轉折關口,都會帶來危機,貿易戰也是。但危與機是相互轉化的,一個成熟的國家,就應該善於並習慣於這種轉化。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