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像。(網路圖片)
方伯謙,字益堂,是晚清末年軍官,在李鴻章創建的北洋海軍中任職,曾多次參與與各國的海戰。公元1854年生於閩縣,祖籍福建侯官。方伯謙自幼聰慧,勤奮好學,六歲之時進入私塾讀書,通知十年的時候,以優異的成績考入福建船政學堂,成為這所學堂的第一期學生。進入學堂後,方伯謙學習的是駕駛,思念後方伯謙畢業。畢業後,他與劉步蟾等同上「建威」練船實習,巡歷南洋新加坡、檳榔嶼,及渤海灣、遼東半島各口岸。
統治十三年,方伯謙因為表現出色,獲五品功牌,充「伏波」艦正教習。後來日本武力侵犯臺灣,方伯謙接受調令進入臺灣,並在臺灣教練行營精兵。不久之後,成為「長勝」艦大副。
光緒元年,被政府調入「揚武」艦,以千總留閩儘先補用。後來在臺灣因為剿撫案內表現出色,經瀋葆楨奏保,提為守備,留閩儘先補用。清末的中國,較之通過整體國力低下,但仍然有許多人自認天朝上國,不屑他國之力。但是在這種時候,總有一兩個頭腦清醒,目光深遠的人,能看見問題之所在。所以在見識了外國侵略者的實力,並見證了國外先進科學知識的神奇之後,許多有眼光的官員,紛紛向政府請求派遣留學生,將來學有所得報效國家。派遣留學生的事宜,一時成了風範。
光緒二年,也就是公元1876年冬,福建船政學選派第一批留學生赴歐洲考察,方伯謙被選入其中。光緒三年啟程赴英,留學英國格林威治海軍學校,習駕駛理法。光緒四年畢業,派上軍艦實習,先登英國東印度艦隊旗艦「恩延甫」號,後應方伯謙自己要求,改登「士班德」號。留學期間,方伯謙一方面見證了外國先進科技的強悍,另一方面也深刻認識到了自己國家的不足,因此對於留學學習,方伯謙拿了十萬分的精力去對待。他的努力並沒有辜負,他進步神速,留學生洋監督斯恭塞格稱其為「水師中聰明諳練之員」。光緒六年,也就是公元1880年,方伯謙在外留學的日期期滿。從格林威治海軍學校畢業回國,充任船政後學堂正教習,旋調練習艦教習,擢都司,仍留閩省儘先補用,並加參將銜。
光緒七年,方伯謙被調入李鴻章一手創建的北洋海師中任職,委帶「鎮北」炮艦。第二年又先後調任「鎮西」炮艦、「威遠」練船管帶。
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中國與法國爆發中法戰爭,方伯謙受命率「威遠」留守旅順,方伯謙請於險要處修筑炮臺,並親自監造。炮臺建成,即名之為「威遠」炮臺。「威遠」炮臺雖較小,但費用低廉,開支僅數千兩,當時頗受好評。這期間朝鮮還發生了「甲申政變」,方伯謙跟隨丁汝昌一同入朝。
光緒十一年的時候,成為新購買的巡洋艦「濟遠」號的管帶,因攻被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李鴻章奏保,升補游擊,並賞戴花翎。在「濟遠」號上服役十四年後,因屢次功免補游擊,以參將儘先補用。除此之外,方伯謙當年還曾與林泰曾一起赴天津,會同周馥、羅豐祿等議訂《北洋海軍章程》。
光緒十二年翌年初,李鴻章奏保方伯謙升署北洋海軍中軍左營副將,仍充「濟遠」管帶。光緒十七年,李鴻章到威海檢閱海軍事竣,方伯謙因在海軍謙辦時出力頗多,賞給「捷勇巴圖魯」勇名。光緒十八年初,署缺三年期滿,實授北洋海軍中軍左營副將。
公元1894年,一道諭旨傳到旅順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手中,這是清廷下令誅殺方伯謙的詔書。接受命令後,丁汝昌下令將方伯謙下獄關押,第二天李鴻章下令將方伯謙從囚室帶往黃金山麓斬首。方伯謙是北洋水師中前所未有的囚犯,那麼他究竟犯了什麼錯,不僅被下獄,還被自己的長官下令斬首呢?
在豐島海戰和黃海海戰中,方伯謙的表現都令人起疑。他的行海日誌上多記之事,存在許多有疑慮的地方。而他在黃島海戰中,帶著濟遠號狼狽逃走不說,還撞沉了己方已經擱淺的戰艦。許多人曾說方伯謙曾向日本投降,並且在船頭懸掛日本國旗。不管是什麼原因,總之都是因為戰爭失利的原因。
責任編輯: 潤珍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