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不得好報是社會得了病(圖)


因為大人物的個人原因,往往導致社會常識性的是非,公道,得不到體現。(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7年4月18日訊】一次騰訊的活動,有人問一位有名的佛教法師,為什麼好人不得好報,壞人反倒活得那麼滋潤?法師顧左右而言他,就是不回答。其實,如果按佛教的理論,這個問題不難回答。但是,我在這裡不是想講佛學的道理,而是說說這個問題背後的社會癥結。

其實,人人都希望碰到好人,在有難處的時候,更是希望有人幫忙。也就是說,好人好事,是人人所欲。由己及人,那麼,給做好事的好人一點回報,也是人之常情。至少,不應該讓做好事的好人,得到惡報。如果好人沒有好報,自然做好事的人就會越來越少,最終,所有人都受損,生存的環境越來越差。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好人不得好報的事兒,是經常發生的。在公交車上,阻止偷盜,或者喝止猥褻女孩的見義勇為者,每每遭遇的是全車人的裝聾作啞,聽任作惡者對見義勇為者的報復,有時警察來了,連受害人都會一問三不知。這樣的事件,被報導出來,聞者為之扼腕,但是,過後同樣的事情,還一樣發生。

在單位裡,類似的情形更是常見。有人受到了領導的不公平對待,希望有人出頭幫助他,可是真有傻子出頭了。多數人都會躲得遠遠的,甚至還會有勇敢者挺身而出,替領導幫腔。最終即使問題得到瞭解決,結樑子的是那個傻子,受惠者也會一聲不響,假裝事情根本沒有發生。

更可怕的事情,是人們覺得好人因為他好,所以不用待他好,即使不待他好,他也不會對你怎麼樣。但是,壞人就不是這樣了,不討好他們,人家就會報復你。所以,俗語道:寧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這句話也可以這麼說,對好人可以惡,對壞人倒是要討好。

這樣一種欺負好人的文化,是怎麼形成的呢?有人說是文化,有人說是制度,也有人說是領導。其實,這幾種因素都有。領導要一直主持公道,懲惡揚善,這種文化也形成不了,至少,在一個領導不錯的單位,形成不了這樣的小氣候。制度若能保證懲惡揚善,至少大體上維持正義,這樣的文化,也無由產生。我們的大文化當然有問題,但這些問題,與其歸到文化上,不如說是國民性的問題,而國民性的問題,有跟長期的皇權專制有關。儘管歷朝歷代,都提倡好人好事,但是,卻總是因為所謂忠誠問題,實際上是因為不聽話,不夠順從,而打擊懲罰那些耿直的好人。這樣的事情多了,民間的說唱,固然在為這些負屈含冤的忠臣義士喊冤,但是,由此造成文化的扭曲,卻越積越重。

說到底,就是因為大人物的個人原因,往往導致社會常識性的是非,公道,得不到體現,久而久之,人們的怯懦本能統治了一切,一事當前,先想著怎麼趨利避害,明哲保身。即使因此而傷害了好人,也在所不惜。這樣的怯懦,反過來又助長了大人物的恣意妄為,為體制的病添了新的病狀,如此惡性循環,了無可了。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張鳴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