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前總統馬英九、前副總統吳敦義、國民黨主席洪秀柱等人前往慈湖謁靈。(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7年4月5日訊】(看中國記者黎紫曦綜合報導)4月5日是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蔣介石)逝世42週年,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蔡正元召開記者會,定調蔣介石為「捍衛中華民族戰士」,國民黨要員及政府官員相繼抵達慈湖謁靈,表達誠摰的感念及追思之意。
逝世週年 台各界謁陵追思
5日上午8時起,前總統馬英九、前副總統吳敦義、國民黨主席洪秀柱、前總統府祕書長曾永權、前台北縣長週錫瑋、昔日蔣公官邸等部屬陸續前往慈湖謁靈,紀念「中華民族戰士」蔣介石,整個過程莊嚴肅穆。
馬英九結束謁陵後驅車離去,全程未發一語。稍早,馬英九訪美受訪時曾說,蔣介石對台灣的貢獻,包括光復台灣、保衛台灣、建設台灣。
吳敦義表示,蔣氏父子對台灣貢獻極大,蔣介石帶領中華民國打贏8年抗戰,光復台灣;蔣經國則規劃「十大建設」,讓台灣民主政治迅速蓬勃,因此蔣介石父子對中華民國有了不起的貢獻。
蔡正元說,當年「二二八事件」爆發時,蔣介石忙於國共內戰,導致全台各地爆發激烈民兵抗爭,蔣介石不得已派兵鎮壓,但也同時發電文給時任行政長官的陳儀,內容提到「嚴禁軍政人員施行報復,否則以抗令罪論處」。
洪秀柱說,到慈湖、頭寮謁陵是例行,且發自內心的儀式,外界無需有任何動機論,兩位前蔣總統在歷史上是有定位的。
蔣介石留給後人甚麼?
中共1949年建政後,蔣介石帶領國民黨政府退守臺灣。中華民國政府退守臺灣後,蔣介石為後世留下什麼,一直是外界討論的熱門話題。
1948年,隨著中華民國國軍在遼西會戰的戰敗和徐蚌會戰的失利,蔣介石對中華民國政府前景感到擔憂。
1948年11月22日,蔣介石在日記中提到,計畫遷移國民政府、軍隊、軍眷、故宮文物、國庫資產與相關檔案等到臺灣,用於振興臺灣、為日後振興中華、反攻大陸做準備。
為避免黃金、銀元、美元等落入中共手中,蔣介石政府分幾次轉移中華民國國庫資金。
1949年國民黨失去大陸,退守台灣後,蔣介石痛定思痛,在台灣全面推行建設,改造社會,並以民生福利為優先考量。在他的努力下,土地改革增加了農民的生產力,縮小了社會貧富差距。
同時蔣介石還捍衛、保護和延續中華傳統文化。他生前力阻馬列共產主義禍亂中華,堅決反對共產主義思想。
蔣介石功績千秋永載史冊
1944年,蔣介石和白崇禧視察抗戰國軍。(網路圖片)
公開資料顯示,蔣介石名中正,字介石,在中華民國時代一直居於軍政核心。
蔣介石歷任黃埔軍校校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國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長、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中華民國特級上將、中國國民黨總裁、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中國戰區最高統帥、中華民國總統等職,行憲後連續擔任中華民國總統長達27年。
他曾領導國民黨北伐、抗戰、廢除不平等條約,使中國由一盤散沙一躍成為世界四強,為現代化國家搭出了政府政經的上層架構。
著名歷史學家唐德剛表示,「蔣介石是我民族史上千年難得一遇之曠世豪傑、民族英雄也……五千年來,率全民,禦強寇,生死無悔,百折不撓,終將頑敵驅除,國土重光,我民族史中,尚無第二人也。」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曾指出,如果當年毛澤東的共產黨沒有打贏蔣介石領導的國民黨,國共內戰由蔣勝出,現今亞洲情勢或許截然不同。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