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何清漣:從房產稅擺上台面看中國大勢(圖)

作者:何清漣  2017-03-03 12:0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2
    小字

何清漣:從房產稅擺上台面看中國大勢
征房產稅的影響(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7年3月3日訊】中國現在已經實現了大多數城鄉居民家庭擁有房產。在城市,購房成了資產保值升值的主要手段;在中小城鎮,農村戶籍的家庭也紛紛購房居住;而在鄉村,建新房已經成為進城打工混得好的象徵。戶戶有房,本來代表著民殷國富,但是,這時候對房產徵稅,就變成了國取民財;而在中國大城市房價接近紐約、東京的時候,對收入僅及世界中等水平的城市家庭普征房產稅,就會一下子把許多中產家庭逼入財務窘境。今天在中國,如果有一項政策的推出,可以輕而易舉地撼動千家萬戶,同時影響整個經濟、乃至整個國家的未來走勢,那就是醞釀已久的房產稅。這一舉動將震動千萬家庭,進而關係到未來中國的興衰大勢。

房產稅:「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

房產稅以房屋市價為徵稅基礎,在房價高企而居民收入有限的狀態下開徵房產稅,可想而知,必然會阻力重重。早在2011年,上海和重慶市政府就奉命開始試點房產稅,但目的主要不是「取民財用於官中」,而是為了遏制炒房熱,所以徵稅範圍窄、稅率低,對滬、渝兩地乃至全國的炒房大潮,幾乎毫無影響。此後,來自北京中央政府各部門關於增加房產稅試點城市的傳言,雖然此起彼伏從未間斷,但「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究其原因,還是政府自開始房產稅試點以來,始終把房產稅當作限購房產的調節手段來用,上海、重慶的試點表明,試點後效果有限;而在習慣於行政命令的中國政府手中,有的是種種簡單易行的房產限購令,不必求諸複雜麻煩的房產稅。

當然,房產稅還有另一個功能,就是取民財以補政府歲入之不足;假如各地紛紛開徵房產稅,且稅率較高,無異於宣布政府錢袋空了,不到萬不得已,政府其實不願意展示其財政困境。只要各地方政府還能繼續大量賣地,各地財政收入還在大幅度增長,全面開徵房產稅這種政策就只會存而不用;不過,為全面開徵房產稅所必需的準備工作,卻絲毫不曾放鬆,近兩年來,在房產稅立法和建立全國統一的房產信息數據平臺方面,官方一直在穩步推進,一旦就緒,全面開徵便無阻滯。

到了2016年7月,在成都召開的G20會議上,時任財政部長樓繼偉表示:遺憾的是,房地產稅制目前還沒推出來,除了信息收集困難,還有利益調整的阻礙;我們下一步會義無反顧去做。他所說的信息收集困難,是指各地的房產數據平臺尚未建成;另外,過去各城市政府不能過問中央各部門以及軍隊在當地的房產,這種狀況也阻撓了全國房產統一數據平臺的數據完整性。樓繼偉所說的利益調整方面的阻礙,當然首先來自官員們,因為他們多半設法獲得了多套房產,自然會盡量用各種方法推遲全國房產數據的整合和房產稅的實施。作為財政部長的樓繼偉所說的這番話當中,「義無反顧」四個字,意味深長。顯然,真正掌握全國各地財政狀況的財政部長很清楚,當各地房地產泡沫逐漸冷卻之時,地方政府的賣地收入必然萎縮,為政府計,唯有「取民財以補歲入之不足」。其實,政府賣地、然後百姓高價買房(其中地價佔大頭),本也是政府取財於民,只不過通過房地產公司拐了個彎;與此相比,房產稅就是直來直去的搜刮民財了。2017年開年不久,東北三省虛報經濟增長和財政收入的真相被揭出來了,說明一旦經濟滑坡,地方政府立刻就陷入財政困境。或許,這既是經濟落後省份未來可能面臨問題的先兆,也是前財政部長對實施房產稅義無反顧的原因。

誰不怕房產稅?

「無恆產者無恆心」;然而,有恆產者亦有護產之憂。房產稅一旦開徵,城市居民中許多家庭都必須全家「開會」,仔細商量家庭長期財務規劃並慎重決策。城市家庭若擁有兩套以上的住房,隨著這幾年房價飆漲,賬面財富猛增,如果是在京滬廣深,兩套住房的價值動輒超過千萬,儼然就是富裕家庭了。雖然目前看來,開徵房產稅後主要是針對第二套房,因此只波及多套房家庭,但這些家庭恰恰是中產家庭裡自詡為家財殷實之戶,也是今天消費市場上非必需品的主力購買者。房產稅對這些家庭的影響可能有兩個方面:第一,家庭現金流立刻變得十分緊絀,哪怕只繳房價的百分之一,也得每年拿出白花花的十萬「現銀」,怎能讓人泰然不驚?第二,不管這些家庭能否從容支付房產稅而不必動用銀行儲蓄,至少他們的消費會大受影響,再不能像過去那樣大手大腳了。

多套房家庭面臨房產稅壓力,也有兩個對策:其一是趕緊出售;其二是把多餘的住房出租,並提高租金,把房產稅負擔轉嫁給租戶。這又將產生兩個宏觀經濟的結果:首先,如果許多家庭都把房產掛到市場上,意欲脫手求現,那必然會造成一段時期裡房價趨跌,導致房地產泡沫開始萎縮,甚至破滅;其次,房產稅的沈重負擔能否如數轉嫁給租戶,大成疑問,以現在百平米單元月租七千計,如果讓租戶全部承擔按每年1%房價徵收的房產稅,則房價5萬一平米的住房,其房租必須上漲60%,如此必因生活費用急劇上升,拉動服務行業的成本快速上漲而形成嚴重的通貨膨脹。事實上,多套房房主無法讓租客完全承擔房產稅造成的負擔,租客會退出較大面積的住宅,改租小套房或合租小房間,以便在通貨膨脹的情況下繼續生存,結果是房主仍然必須承受相當部分的房產稅負擔。

無論是房地產泡沫破滅,還是嚴重的通貨膨脹,一旦出現,其經濟後果都不是短期內可以自然消化的。房地產泡沫破滅,將導致銀行和地方政府的巨額壞賬,而地方財政入不敷出,又會逼著當地政府用房產稅來彌補財政收入,由此便將經濟拖入下行空間;嚴重通貨膨脹則迫使政府增大社保支付,同時不得不收緊銀根,這同樣會導致房地產泡沫破滅,財政短絀,以致於出現上述結果。

政府為何猶豫不決?

對地方政府來說,開徵房產稅,是最後的手段,一旦開徵,本地的經濟繁榮就會很快消失;所以,地方政府並沒有積極性主動開徵,他們仍然把希望寄託在中央財政給錢上,指望中央財政給本地增加轉移支付,也就是,本地財政虧空,讓中央買單。但是,全中國31個省市自治區,20多個省市自治區靠中央財政補貼過活,僧多粥少,平常年份或可維持,倘各地紛紛要求大量增加補貼,中央勢必難以為繼,只能放手讓地方開徵房產稅。現在中央為開徵房產稅所作的種種準備,其實就是為了應對這種可能的局面。

自從中國經濟走上了以房地產為主要支柱的經濟增長軌道之後,可以預見的是,這種局面是必然到來的。新建房地產和基礎設施,不可能成為百年不衰的事業;一旦供過於求,炒作過度,房地產泡沫就護不住了。當中國的工業形成依賴房地產和基礎設施建設的產能過剩之時,也就是地方財政的房地產依賴症破滅之日。而開徵房產稅,其實是無奈之中的最後選擇:不全面開徵房產稅,中央財政只能向央行大幅度擴大透支,迅速引發通貨膨脹;開徵房產稅,把中產家庭的金融資產逐步收入國庫,雖能解財政的一時之困,也同時扼殺了消費潛力和經濟增長,刺破了房地產泡沫,還誘發通貨膨脹。

在全面開徵房產稅之前,中央政府仍然寄希望於第二次引進外資高潮,或者再出現一個當年加入世貿組織之後的出口大潮,至於能否實現,誰也不知道。但是,中央政府有一點是很清楚的,一旦開徵房產稅,猶如走上了永無終點的獨木橋,房產稅徵得少,難以彌補地方財政虧空;房產稅徵得夠地方政府用,經濟就再難振興。在維持經濟不墜和地方政府運轉之間隨時保持平衡,就比如走獨木橋;更難的是,看不到獨木橋的終端。中國是個人口大國,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希望中國從這個獨木橋上掉下來;但是,此時此刻,世界各國卻也沒有多少人真正看清,中國正步向這樣一座獨木橋

来源:中國人權雙週刊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