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稱青春痘為痤瘡,在青春期發育的男女比較多。(網路圖片)
現在天氣越來越熱,無論是社會新鮮人,或是換工作的求職人,不免要面試找工作,若有一個乾淨、健康的臉孔,會給主考者比較好的印象,因此年輕男女無不想辦法除去臉上的油光與粉刺。
天氣炎熱,皮脂腺的分泌更為旺盛,要改善油性皮膚,中醫治療是不錯的辦法。中醫稱青春痘為痤瘡,主要長在顏面、胸背部,在青春期發育的男女比較多,但到30歲有青春痘者仍然很多,40歲冒痘的也有,有些女性還會隨著月經週期而發作或加劇。一開始冒如米粒或針頭大小的疹子,膚色或紅色,若頂端黑者為黑頭粉刺,之後可能會產生黃小膿包,潰破後會有小凹陷疤痕;有些嚴重的青春痘如綠豆大小,囊腫大且疼痛,潰破癒合後,有痤瘡疙瘩,這是比較嚴重的。
青春痘發作的原因,是因為皮脂分泌旺盛與毛囊發炎,有些會併發細菌感染。隋代太醫博士巢元方等人編著的《巢氏諸病源候論‧面皰候》中提到:「面皰者,謂面上有風熱氣生皰。」這裡的風熱氣,主要是肺胃蘊熱,使顏面、前額相對應部分容易長出痤瘡,臉面油光,伴有口渴、便硬、尿黃等症。若飲食習慣偏於辛辣油膩,容易腸胃積熱,皮膚膿包、膿腫,結節更容易跑出來。
清熱、涼血、解毒是中醫治療青春痘的法寶,常用藥有桑白皮、枇杷葉、淡竹葉、蘆根、黃芩、石膏、滑石、蒲公英等;若便秘者還可加上大黃、芒硝,以通腑瀉熱;若熱毒嚴重,還可再加上黃連、黃柏、金銀花等清熱解毒;若皮膚紅熱,膿毒不甚嚴重者,可加強涼血,如:赤芍、槐花、側柏葉等。
青春痘若合併便秘,一定要通大便,這是中醫治療一大特色,因為便結不通易腸胃積熱,且腸源性毒素進入血液,會讓面色更暗沉。唐代醫家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到:「便難之人,其面多晦。」通便有助排毒,亦可解熱。
生活習慣上,一定要避免食入辛辣刺激的食物,高熱量與油炸品也應忌口,如:焗烤、高甜度飲食等;多攝取蔬菜、水果,喝白開水,不飲含糖飲料與碳酸飲料、沙士、可樂等;定時排便,也可選擇合適的清潔用品清洗臉部。還要保持愉快的心情,不致肝鬱積熱,助長青春痘生出。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