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情多提前個3分鐘、5分鐘,可以讓自己的心情變得更輕鬆愉快。(網路圖片)
有很長一段期間,我發現我跟家中7歲小孩的對話,總是充斥著「快一點」、「沒時間了」、「趕快去……」,似乎小孩做的每件事都不能讓我滿意,起床慢、洗澡慢、刷牙慢、吃飯慢、收拾書包慢……等等。有時一急,小孩也會被我催促到哭起來,我就會情緒更不好,整個情況往往就更糟糕了。
後來,有一次早上要叫小孩起床時,我改變了一個方法,就是把原本平常要叫他起床的時間提前了15分鐘,然後我就想試試看說,如果給他多一點時間,是不是就不用這樣催促。
結果,神奇的事情發生了。那天早上,我完全沒有需要用到「快一點」或「沒時間」的字眼,我發現他自己可以把刷牙、洗臉、穿衣服的事情都做得很好,雖然動作還是不太純熟,但總是自己完成了,而且整個早上的氣氛也很輕鬆,不像以往一樣,最後總是要在被罵的氣氛中出門。事後我跟小孩討論時,他也很喜歡這樣的改變,所以後來我們就保持了這樣的習慣。
我回想當初整個改變的關鍵,其實也就是多給他一些時間,僅此而已。這多出來的幾分鐘,不但讓小孩有充裕的時間完成該做的事,我也可以在旁邊輕鬆的等待,讓自己跟小孩都有個好心情。然而,平常會把事情催促的這麼緊,除了大人習慣在緊湊的生活節奏下做事外,往往也是因為我們習慣把事情積累到最後一分鐘才進行,當然就讓自己沒有緩衝空間,也讓小孩跟著沒有緩衝空間。
現在,不但對小孩我都會預留這樣的緩衝時間,我也開始調整自己生活與工作的步伐,做事情時刻意多提前個3分鐘、5分鐘,除了讓自己可以更從容完成一些事之外,更還有歇息的片刻。這樣一來,不但工作效率可以維持,更重要的是,讓自己的心情也變得更輕鬆愉快呢。這應該也可以算是我跟小孩相處之下獲得的意外收穫哩。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