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掀「手寫熱」 正體字難習乎?(組圖)


大陸民間掀起「手寫熱」(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7年2月2日訊】(看中國記者黎紫曦綜合報導)中共建政後,兩岸書寫系統出現明顯差異,除繁體字和簡體字外,還體現在注音與拼音、出版品橫排與豎排。但近年大陸民間掀起「手寫熱」,許多民眾通過各種渠道學習、瞭解中國正統文化。

大陸掀「手寫熱」 傳統漢字悄然復興

中央社報導,近年,中國許多民眾在個人微博傳寫詩詞、經文與朋友分享,這也帶動大陸民眾學習繁體字(正體字)的興趣。

許多網友說,喜歡繁體字的原因是,覺得繁體字更能體現出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內涵豐厚。以「髮」字為例,有種發細如絲的感覺,但簡體字中的「髮」卻變成了開發的「發」,沒有了原本味道。

也有網友分享,「筆(筆)下是‘聿’,就是一隻手抓樹枝在寫字。」「書(書)下加‘曰’,把你要講的話用筆寫下來。」

目前,不少人在大陸開設繁體字課程,也有許多民眾慕名前去上課。因為許多民眾意識到,當代人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尤為重要。


大陸民間掀起「手寫熱」(網路圖片)

破壞傳統文化 中共欲掩蓋歷史真相

儘管有些民眾反映,在閱讀繁體字書籍時,經常會看錯行。

但追本溯源,中國古籍就是豎排書寫,蔣介石帶領國民黨軍隊退守臺灣後,仍傳承中華傳統文化。

可是,在中國大陸,中共建政後,大力推行簡體字、拼音輸入法等,嚴重破壞漢字形體,削弱漢字效用。

1956年1月,大陸正式推出《漢字簡化方案》,至1964年5月《簡化字總表》出版時,簡體字總數已經達到2236個。當時毛澤東的方針時,「在實行拼音化以前,必須簡化漢字。」豎排書寫改成橫排書寫。

曾有網友在微信廣傳一則繁體字順口溜:「漢字簡化之後,親(親)不見,愛(愛)無心,產(產)不生,廠(廠)空空,面(麵)無麥,運( 運)無車,導(導)無道,兒(兒)無首,飛( 飛)單翼,湧(湧)無力,...有雲(雲)無雨,開關(開關)無門,鄉(鄉)裡無郎,聖(聖)不能聽也不能說,買(買)成鉤刀下有人頭,輪( 輪)成人下有匕首,進(進)不是越來越佳而往井裡走,只有魔,還是魔。」

美國《中國事務》雜誌主編伍凡認為,簡體字是中共文化的一個圖騰,真正目的是消滅中華傳統文化,讓當代年輕人無法閱讀1949年中共建政前經典古籍,從而把中華兒女變成「馬列子孫」。

本文留言

作者黎紫曦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