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6年12月14日訊】齊魯資管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撰文分析資產泡沫問題,他表示,「穩增長」口號的提出是從2012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開始的,這恐怕與2011年起經濟增速的持續下滑有關。2011年至2015年的歷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把穩中求進作為次年的經濟工作總基調,估計即將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仍然會再次強調穩增長和穩中求進,因為在12月9日的政治局會議上,穩增長和穩中求進仍被繼續提出。
穩增長的含義是經濟不能出現大幅下滑,基本要維持L型走勢。穩中求進的含義是在穩增長實現的前提下,再來推進改革。那麼,2017年有哪些改革呢?政治局會議要求,明年要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推動五大任務有實質性進展。此外,會議還提出2017年要加快推進國企、財稅、金融、社保等基礎性關鍵性改革,更好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的牽引作用。推動五大任務取得實質性進展,必須突出重點,與相關領域改革有機結合,增強改革的系統性和協同性。
有人認為明年是改革之年,理由是經濟領域的結構性問題越來越突出,但沒有再提經濟增長的「合理區間」,如2015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的要求。儘管沒有提增長目標,但穩增長的要求仍未變。而且,會議強調「堅持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這也不是首次提出,早在2012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就提出過非常類似的口號。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可能對2017年經濟增長下行的容忍度提高,如2016年提出的增長目標為6.5%-7%,2017年或提出不低於6%的目標,但不能認為2017年會放棄經濟增長目標而力推改革,正如政治局會議定調的那樣,2017年是「改革深化之年」,政策上還是會「穩」字當頭。在穩增長前提下,改革的步伐才可能加大。
問題是,2017年穩增長的難度要大於2016年,今年實質上執行的是「貨幣偏寬鬆,財政超積極」的政策,這才實現了6.7%的GDP增速;2017年可能會是貨幣難寬鬆(通脹、貶值雙重壓力),財政受制約(舉債成本上升、財政收入增速下降等)的格局。如果為穩增長的投入依舊很大,則調結構的力度可能就有限了。
中國這些年來為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傷透腦筋,並把降成本作為供給側改革的五大目標之一,故難以容忍虛擬經濟的高槓桿逼迫市場利率水平進一步提高。
如政治局會議提出要「大力振興實體經濟,培育壯大新動能」,實際上就是表達對過去虛擬經濟過度繁榮、整個經濟「脫實向虛」的擔憂。從前三個季度的GDP分項貢獻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金融所創造的GDP要佔8.8%,這一水平已經明顯高於日本、美國和英國。金融的過度發展,不僅讓實業衰落,而且也拉大了社會貧富差距。
但是,如果金融擠泡沫力度過大,或者通脹抬升,實體經濟的投資回報率持續上升,市場利率也不斷上升,則資金又會從金融和房地產領域流向實體,或引發資產泡沫破裂,從而誘發金融危機。因此,2017年也要避免脫虛向實帶來的風險。
從2015年5月權威人士發表講話至今,中國已經把防範金融風險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防風險就是穩增長,因為金融風險一旦爆發,所有為穩增長所做的努力都是白費了。而資產泡沫破裂所帶來的潛在危害究竟有多大,卻很難評估,在這種情況下,誰敢對大類資產存在的泡沫問題輕舉妄動呢?這就是所謂的兩難。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辛荷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