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如豆的大人們(圖)


很多人都感覺到,現在孩子的教育出了問題。(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6年12月13日訊】無論哪個階層,大家都感覺到,現在孩子的教育出問題了,不是哪個環節的問題,整個成長的環境都有麻煩。前幾天看一部反映中學生生活的電影,看完大家感覺真像記錄片,議論起來,感覺真是整個社會都有了毛病,家庭有養無教,學校升學第一,環境烏七八糟。孩子在這樣的條件下成長,不出毛病,才怪呢。

孩子的教育,最大毛病,是施教者短視。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但是在這個課堂裡,無論有意還是無意,孩子接受到的,都是功利主義的短平快思想,從幼兒園到中學,對孩子的要求,只有一個,學習好就行,家長為孩子奔波,找好幼兒園,好小學好中學,搭錢費力氣,託人找關係,請家教,目的也只有一個,就是讓孩子學習成績好點,再好點,只要孩子成績好,那麼就一白遮百醜,什麼都好,哪怕在家裡呵爹斥媽,油瓶倒了不扶。至於孩子身心發育如何,心理狀況怎樣,能否跟人交往,有沒有愛心等等,一概不操心。家長最操心的事兒,一是中考,中考完了,操心高考,好像把孩子送上了大學,就一切OK。

很多家長其實也不是一點都沒有覺察孩子的問題,但是他們得過且過,將一切問題,都往後推,幼兒園推小學,小學推中學,中學推大學,大學畢業了還不行,想法子再讓孩子讀研究生,如果讀到博士畢業或者出國留學回來還不行,自己也差不多快見馬克思了,管不了那麼多了。再就是往別人那裡推,指望老師,從幼兒園老師指望起,一直指望到大學,就是不怕一直都碰不上一個負責任的老師,或者碰上了孩子已經問題成堆,管不了了。

家長如此,學校和老師也差不多。中國之大,幼兒園、中小學不知凡幾,說起來,名目也五花八門,但是,就其功能而言,只有兩種,一種是為了升學的,一種是為了看住不出事的。前一種被人稱為好的、質量高的學校(園),後者是被人稱為不好的、質量差的學校(園)。好的學校一切為了升學率,從制度設置,學校管理,老師配備,老師教學,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升學。差的學校一切都是為了看攤,別讓孩子在學校出事,打架鬥毆,自殺早戀,只要別在校園裡發生,出了校園,哪怕洪水滔天。

說起來,學校都配備專職和兼職的負責思想工作的教師,但是,學生的心理問題,思想問題,實際上很少有人管,學生打架,不問是非,不管情由,一律處分,最後推出校園了事。學生出了思想波動,成績下滑,負責任的班主任,也就是找找家長,讓家長去過問,不負責任的,乾脆管都不管,誰管他是父母離異還是家庭遭災,或者是戀愛失敗。成績差就往差班推,再差就推出學校,只要不影響咱的升學率就行。家長指望老師,老師推給家長,大家自顧自,顧眼前,能把眼前那點事應付過去,就萬事大吉,以後的事,孩子的前途,時間還長,推著看吧。

進入大學,事情往往變得更糟。中小學還有升學的壓力,大學連這個壓力都沒有,一切活動,都圍著教育管理部門制定的指標體系轉,什麼核心期刊發表數,課題數,博士點、碩士點,一級學科,重點學科,重點學科研究基地數量,關於學生培養,也不是沒有指標,但份額相當大的是博士論文「百優」數量,最後還是轉化成了所謂的科研成果。多數學生好容易考進了大學,開始了自己青春期最關鍵的自主生活,但是,卻攤上了一個自顧圍著自己目標運轉的怪物,沒有碩士點的學校奔碩士點,沒有博士點的奔博士點,奔上的,奔一級學科,奔重點學科等等,幾個國內的大學巨無霸,則氣吹似的要奔國際一流。每個學校都有眼前的目標,也只為了眼前目標做事,今年奔這個,明年奔那個,學生基本上沒有人操心,操心的話,也是圍著自家目標來操心,不是讓學生參與「土法煉鋼」繳納核心期刊論文,就是指望他們交糧納賦(學費和雜費)。

好像整個世界的大人,都把眼睛盯在前面的三寸之地,所有的操練,都是只顧眼前,但是,孩子的培養,卻是一個涉及千秋萬代,慢功細活的長遠之計。無論短時間咱進去多少銀子,引進多先進的機器,都催不出合格的人才。

大人們,把你的頭抬起來,好嗎?想想我們讓孩子受教育,辦教育,到底是為了什麼?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張鳴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