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潰敗就是這樣開始的(組圖)
離婚登記處
【看中國2016年10月23日訊】這樣的場景已經不是虛構小說,而是上海的日常景觀——
「離婚的吧?」白色制服保安熟門熟路地對進門者說,並遞過去一張紙條,「上午已經沒號了,這是下午的,一點半再來排隊吧。」幾天來,由於想離婚的人太多,上海徐匯區婚姻登記中心不得不採取「熔斷措施」:每天限號60個。放眼望向登記大廳,前來離婚的多半是老夫老妻,他們的眼光裡沒有通常的怨恨或不舍,與理該有的情緒和氛圍不太協調。他們更像「例行公事」的搶購者,像是在等待產證、等待車牌——以這樣的心情和表情,等待終結彼此超過20年或30年的婚姻。
周遭是聊天的人們,聊的是「共同的話題」,關於房屋限購。他們不像真正的離婚者:各懷心事,各有隱情,面容憂戚,佯作鎮定。更確切地說,他們的「心事」和「隱情」是一致的——等待離婚者總是和大家聊得熱火朝天,該有的羞澀與避嫌蕩然無存。
上海離婚登記處實行限號
這一切,源於上海房產市場上的「傳言」:9月1號起,上海將加緊限購,不僅要恢復「認房又認貸」的房貸政策,更關鍵的是,一年之內離婚的還要按已婚情況處理。面對瘋了般的上海離婚潮,8月29日傍晚,上海市住建委出面闢謠:沒有研究過此類政策。但不知何故,人們對官方的闢謠居然將信將疑,寧可「未雨綢繆」地「安排好後事」,免得「突如其來的被動」。
嗚呼,這是怎樣的一幕:當婚姻解體這樣的人生大事,居然不再悲愴,配偶雙方的眼神裡不再有一絲「舍」「離」之情,而是充滿著「趕緊離掉」的期待——這樣的社會場景,與之「配套」的,是普羅大眾怎樣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啊?
當一對對心智健全的男人和女人,在自願離婚協議書上非常默契地寫下「感情破裂」的離婚原因,他們為何不受道德和情感的煎熬?當「說假話」通行於社會,成為人人皆知和可以接受的「潛規則」,那麼「這邊」的決口,會不會成為「那邊」的濫觴?當全民的道德底線充滿了「決口」留下的「豁口」,這樣千瘡百孔的「道德堤壩」,是怎樣的一副「全民道德景觀」?
要追問因由,毫無疑問,首當其衝的是「逼良為娼」的環境。這些「良民」,如今跑到離婚登記處來「丟人現眼」而「不知恥」,儼然一派「為娼」的言行,乃是某種程度的被逼所致。一旦「法不責眾」和「笑貧不笑娼」成為「民間通識」,無意間就拉低了全民的道德底線。如果政府的決策只有「經濟思維」而沒有「政治思維」,或者更確切地說,管它是不是「惡政」或者「惡法」,管它是不是具有「人心向善」的導向功能,只要「暫時有用」,就是「最佳選擇」——那麼,這種急功近利的實用主義一旦成為「治國主旋律」,只會給本就堪憂的道德現實雪上加霜。
何嘗是購房一策?在戶籍問題上,生育問題上,產權問題上,醫改問題上,教改問題上,改企問題上……充斥著「劣幣驅逐良幣」和「逆淘汰」的案例,人們的向善之心,一次次經受著洗刷和考驗,道德底線一次次下降。當「說假話」已經不再臉紅的時候,「做假貨」只是早晚的事了。當一個國度成為「假貨橫行」的代名詞,這是怎樣的恥辱啊!然而一切都是起於青萍之末,我們眼看著道德堤壩漸漸潰塌卻無能為力束手無策,這是怎樣的悲哀啊!
社會潰敗就是這樣開始的——如果制度設計屢屢突破人性底線……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