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炎因為什麼成為晉國繼承人?(圖)
司馬昭畫像。(網路圖片)
要知道,司馬氏的權力,在司馬懿的手上初步建立,可是根基未固。於是,在司馬懿去世之後,朝廷連續爆發了多次叛亂,尤其是在面對吳國的前線淮南地區。而叛亂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因為邊關將領不滿司馬氏的統治。而將這一切叛亂全部鎮壓下去,完全建立司馬氏在魏國的無上權威,並真正形成晉國勢力的,是司馬懿的長子司馬師。
司馬師對於司馬氏家族的貢獻可謂大矣。而之後的司馬昭雖然說在位其間平定了蜀國,威權達到了巔峰,可是不過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之上,比起草創基業的父親司馬懿,比起奠定江山的大哥司馬師,司馬昭就顯得遜色多了。
司馬師為何會把權力交託給弟弟司馬昭呢?
因為司馬師沒有兒子,而司馬昭則把自己的第二個兒子司馬攸過繼給了司馬師為子。那麽,按照順序,就應該是司馬攸即位了。
可是,因為司馬攸年幼,司馬昭作為叔父(父親)就主動承擔起了代理治國的重任。司馬昭多次告訴朝廷大臣:「天下者,景王之天下也,吾攝居相位,百年之後,大業宜歸攸。」天下,是景王(司馬師)的天下,我只是暫時代理宰相,一旦司馬昭去世,就將把基業交還給司馬攸,繼續司馬師一脈。
應該說,在司馬昭最初繼承權力的時刻,說下這一番話,應該是真誠可信的。司馬昭明白,自己得到權力,更多的是一種幸運。朝廷那些悍將大都是大哥的人馬,司馬昭繼承權力,難免會有些小小的騷動,司馬昭此舉一來是真情流露,二來也是籠絡人心,收編部隊。不過,隨著時間的流逝,司馬昭漸漸的改變了當初的想法。
時間一點點的過去,司馬攸和司馬炎都漸漸長大,參與政事了。在兩位兄弟身邊,各自都聚集了一批人馬,在朝中你爭我奪,各不相讓。到了公元264年的時候,司馬昭病重,確立世子已經是當務之急,不容拖延了。
司馬攸走的是輿論路線。司馬攸非常孝順,對自己父母尊長都非常有禮,對待司馬昭自然也是敬重有加。十七歲的司馬攸就已經精通各種典籍,寫得一手漂亮的文章,可謂多才多藝。司馬攸又能夠親近賢人,結交名士,朝野上下一致認為,司馬攸的名望在司馬炎之上。
而司馬炎呢,也有自己的優勢。
第一個優勢,是司馬炎有異相。
如果我們瞭解漢末三國的歷史,瞭解中國古代的歷史,就可以明白,古代人是多麽看重所謂異相。比如說起劉備,人稱大耳賊,雙耳垂肩,於是許多人認定賣草鞋的劉備注定了成為一代人君,就有人願意傾囊相助,幫助劉備起兵。而司馬炎呢,叫做「立發委地,手垂過膝」。司馬炎頭髮超長,站起來,頭髮可以垂到地上。有人或許會說,這算什麽呢?只要蓄髮的時間夠長,誰都可以頭髮長到拖地啊。其實不然,多數人的頭髮只要到了一定的長度,必定會越長越稀,如果落地的僅僅是筷子一般的小辮子就不足為奇了。如果說,第一項,世人還可以達到,而第二項就有些難度了,站起來雙手下垂,竟然超過膝蓋,完全是長臂猿轉世嘛。可是古人就認定手長乃是大福之相,帝王之相。
就是憑藉這副異相,司馬炎收服了司馬炎手下最重要的大臣之一裴秀。當司馬昭向裴秀詢問立誰為世子時,裴秀回答:「中撫軍聰明神武,有超世之才,人望既茂,天表如此,固非人臣之相也。」裴秀說,當時擔任中撫軍的司馬炎聰慧過人,神明而威武,有超越世人的奇才,已經享有極高的聲望,又有著帝王的儀容,注定了不是人臣的命運啊。因為裴秀的一番話,司馬昭下定決心,立司馬炎為繼承人。
而第二個優勢,是司馬炎聚集了一大批的謀臣策士。
當時,司馬炎和羊的關係很好,羊就幫助司馬炎進行準備功課。羊讓人調查司馬昭的愛好以及最近關注的問題,然後一一作答,寫好小抄,讓司馬炎事先就背下來。當司馬昭詢問司馬炎兄弟的時候,司馬攸還在思考,司馬炎就已經侃侃而談了,於是,在司馬昭看來,司馬攸德行不錯,可是說到處理政事的才能,說到精明果斷,還是司馬炎稍勝一籌。
第三個優勢,是司馬炎是長子。
確實,按照司馬師的繼承順序,應該是司馬攸為先。可是經過了十來年的變化,天下人早就把曹魏當成是司馬昭手中的一盤菜了,司馬師已經成了一個遠古的名詞。而司馬炎是司馬昭的長子,按照禮制就應該繼承。魏晉名士,曾經是竹林七賢之一的山濤,就公開評論:「廢長立少,違禮不祥。」司馬昭為何想把地位傳給司馬攸,一來是司馬攸有些名望,但是更重要的是司馬攸過繼為司馬師之子。可是,既然江山已經多年屬於司馬昭,再傳回給司馬攸,以後必定會引起紛亂。比如司馬炎以及司馬炎的兒子就會覺得,江山是我的老爸傳給你司馬攸的,在司馬攸死後當然應該換回來。那麽,危害將惡性循環,持續進行下去。這是兄終弟及制度最大的危害。
第四個優勢,其實也可以說是真正的最大的優勢,是司馬炎比司馬攸年長13歲。
在決定世子人選的264年,司馬炎已經29歲,而司馬攸不過是十七歲。司馬炎在司馬昭身邊歷練多年,已經擔任中撫軍的重要職務,可以說軍中大批將領都歸心司馬炎。為了自己將來的權位,這些將領也不會答應其他的人選。而司馬攸呢,雖然有一些人支持,可大都不過是一些所謂的名士,清談議論。
司馬昭最信任的大臣賈充說:「中撫軍有君人之德,不可易也。」賈充說得比較委婉,其實就是告訴司馬昭,司馬炎在朝中,在軍中已經成為眾人的君主,是絕對不可以更換的。
於是,有了這四大優勢的司馬炎,自然可以繼承世子之位。而在265年的八月份,司馬昭去世,司馬炎即位晉王,在十二月,司馬炎就迫不及待的把魏元帝趕下龍椅,自己坐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