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民企賺錢越來越難了。(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6年06月28日訊】人生最大的問題是選擇風口。選對了風口,無論你是什麼,你都會在風口飛起來。選錯了風口,人生等於一場悲劇。
2000年左右,有一個人把自己在深圳的房子賣了,然後創業做實業,前兩年終於做不下去了,又把自己做了10多年的企業賣掉,賣了400萬,然後以這400萬作為首付,把10多年前賣掉的房子又買了回來。買回來不到兩年,他的房子在新一輪的房價飆漲中翻了2倍,房子兩年的增值比他過去10多年做實業賺的錢都多。這個故事是想告訴大家,過去10多年,中國財富的風口在房地產,房地產成為中國聚集財富和資源最多的行業。
與本輪房地產再一次狂飆猛進相對應的,是中國民間投資在前5個月的懸崖式暴跌。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前5個月,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9%,幾乎相當於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的三分之一。和去年年底民間固定資產投資10.1%的增速比,可謂真正的懸崖式暴跌。民間投資佔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的比重為62.0%,比去年同期降低3.4個百分點。其中,經濟處在困難中的東北地區,前五個月的民間投資的增速暴跌29.3%。
民間固定資產投資暴跌。(網路圖片)
高層對於民間投資的下滑極為重視。5月9日,「權威人士」在談及中國經濟大勢時,將「民營企業投資下滑」列為當前中國經濟的第一風險。國務院在5月份派出督查組調查民間投資下滑的情況,一個月後,他們在國務院常務會上向總理來交卷。
據說這次國務院常務會的主題只有一個,就是民間投資。會議開了3個多小時,在談及民間投資下滑的原因時,媒體是這麼報導李克強的反應的:
「大家都應該認真看看這張表,真是讓人感到既可笑又可悲!」李克強翻閱著手中的督查報告感嘆道。他所說的,是國務院督查組報告中所附的數張表格,其中列舉了一家民營企業新建一個項目需要的90項行政審批事項,以及日常經營中需要的56項審批事項。
「有些項目,我們的政策規定得很清楚,只要不在禁止名單內,企業就僅需備案,為什麼還要在前面再加上一個‘確認’,還要再繼續審批?」李克強指著表格的欄目連續追問,「這麼多審批項目、涉及這麼多部門,有些都是重複審批。企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太高了,民間投資怎麼能不難呢?」
李克強最後說,「我們要多傾聽民間呼聲,多辦便民之事!」總理說,「該取消的審批就要徹底取消,該給市場的權力就要完全放給市場!」
從國務院督查組調查的民間投資下滑的原因看,不外乎老生常談的鼓勵民間投資的法規政策不配套、不協調、落實不到位;民營企業在市場准入、資源配置和政府服務等方面難以享受與國企同等待遇;融資難融資貴、繳費負擔重;一些幹部不作為、不會為、亂作為,少數地方政府失信等。
但在我看來,這些原因其實只是表面現象,因為這些原因一直存在。為什麼之前民間投資一直在高速增長,而到了今年,卻出現懸崖式暴跌呢?背後的真正根源,是中國經濟進入「無人區」,依靠過去的模式投資實業,投資一些建設領域,根本不賺錢了。不賺錢了,所以民間投資不再去追加投資。
再說明白一點,民間投資這個時候下滑是正常的,是理性的。當投資實業不賺錢的時候,還硬著頭皮去投資,那才是瘋狂和非理性。
當然,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民間資本不願意投資實業,早在本輪金融危機爆發之初就跡象非常明顯。以筆者2009年在江浙一帶的實際調研為例,高達70%以上的民間資本選擇投資房地產和股市,而只有不到5%的人選擇從事製造業,這和上世紀90年代民間資本爭相投資實業的情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對實業的冷落不單單是民間資本,近幾年,大量的國有資本也游離在股市和樓市。每年的財富榜上,房地產、金融和資本市場的大亨屢屢上榜,從事實業的則黯然失色,這成了轉型中國的一道獨特的經濟風景線。
中國的企業家為什麼對實業失去興趣,原因非常複雜。
首先,宏觀環境和產業政策的惡化,使得民間資本無法進入一些產業領域。民間資本在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中只佔13.6%,在金融業只佔9.6%,在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只佔7.5%,在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只佔6.6%,至於在石油、電信、鐵路等領域,所佔比例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而一些地方政府以重組整合的名義將民間投資擠出煤礦等領域,將民營資本逐出。即使一些競爭領域做得相當不錯的實業家,如匯源果汁等,也因為環境因素都急於退出實業,鮮有做百年老店打算的。
其次,中國樓市和股市的不理性使得中國到處蔓延著急功近利的歪風邪氣。民間資本、國有資本和外資都爭先恐後進入房地產業,在房價暴漲的情況下,進入房地產一個月的收益都遠高於辛辛苦苦做實業一年的收益,做實業成了最沒出息的選擇。曾記得,當年幾乎中國的中央企業都爭相殺入房地產,即使在國資委出臺退出令的情況下,也沒有扑滅他們對房地產的熱情。
筆者多次強調,對於一個經濟體而言,如果其大多數資源集中在房地產和股市等虛擬領域,則意味著關係國計民生的實體產業和高新技術領域的資源將逐步萎縮,最終經濟將呈現「空心化」,整個經濟體將演化成一個只追逐財富分配,而不創造財富的「傳銷化」體系。對於中國經濟而言,當前最大的危險即在於此。
而大家之所以如此,無非是因為做實業的環境太差,做實業賺不了錢,做房地產和搞資本運作實在太爽。當然,這錯不在企業家,在房地產暴利存在的情況下,企業家是很難安心做實業的。在房地產很賺錢的情況下,在央企紛紛製造地王的情況下,如果一個人能夠堅守不去染指房地產,在我看來,不是傻子,就是瘋子。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夏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