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台商大撤離 資金撤走供應鏈面臨崩潰(圖)

 2016-06-03 12:0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4
    小字


台商大撤離(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6年06月03日訊】台商在中國投資,經營環境日趨惡化,除了工資、匯率等各種客觀條件改變之外,他們也對愈來愈多的罷工、怠工事件心生恐懼。

在廣東素有「小香港」美稱的東莞樟木頭鎮,受到出口加工產業遷移衝擊下,昔日火車站前繁華景象,如今不僅市況蕭條,連向來聞名珠三角的二奶村都幾乎快成絕響。這個面積118平方公里小鎮的景氣榮枯,相當程度反映了中國外向型經濟的慘況。

相對原本是香港人後花園的樟木頭,以台資企業為主的厚街鎮,近年則努力轉型發展會展等服務業,以替代出口加工業的式微。然而,一家在厚街已設廠20多年的台商認為,在臺港出口企業陸續撤出東莞後,圍繞出口外銷的服務產業,其實也已陷入發展瓶頸。

這個原本在中國出口排名第3大城的珠三角城市,面臨的發展危機,正是台資企業當前困境的縮影。在東莞的許多台商聚會中,近來最熱門的話題都是如何撤廠,要撤到哪裡去?大家對這個加工出口聖地,早已失去了20年前的熱情。

虧損連連投資熱情已消退

向來是台商獲利主要來源的中國投資,從去年開始出現了戲劇性的變化。統計顯示,屬於中大型企業的臺灣上市公司,超過5成的中國投資項目都處於零獲利或虧損狀態;中小企業未獲利或虧損的比率更高達7成以上。

也因此,從2013年開始,台商從大陸撤資就已如星火燎原般擴散開來,據臺灣官方統計,還有台商私下初步保守估算,近2年從大陸撤出的資金超過了500億元新台幣。

陷入經營困境的台商多如過江之鯽,但撤出者從總數來看還不算太多,廣東省廣州市臺協前會長程豐原認為,不少台資企業把閑置的廠房出租維生,才避免了有更多台商倒閉或撤離;但實際上在行業的影響力,早已逐步被中國本土企業蠶食鯨吞了。

遷離中國是不得不的選擇

台資企業設廠後,中低階的代工技術不是被離職員工、就是被一些本土的中小企業學走,低價搶單的效應不斷出現,台商公司即使再投資升級,也只能賺取微薄利潤;遷離中國,有時是不得不的選擇。

從東莞的人口結構變化,就可以看得出台商逐漸撤離後,當地出口加工業沉淪的現況;以往城市常住人口約1200、1300萬人的格局,現今只剩下約800萬人左右,據當地台商指出,減少的人數都是外省市民工。

就以昔日東莞台資企業用人最多的裕元(寶成)工業來說,其設廠所在的小鎮高埗,最高峰時有12、13萬人;但隨著這家大型運動鞋代工廠不斷移轉大陸產能到越南、印尼與孟加拉等東南亞國家後,這個超級大鞋廠的員工已萎縮到只有3萬多人。

另外一家總部設在東莞大嶺山鎮,以製造女鞋、休閑鞋著稱,且名列全球前10大鞋廠之一的興昂國際,在中國勞動成本持續高漲的壓力下,也逐漸縮小在東莞的產能,轉移到越南、印尼。

東莞一家設廠20多年的台資工作鞋大廠負責人就表示,除了工資居高不下,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因素,是國際品牌大廠近年來都會主動要求代工的台商,必須到中國境外另設生產據點,以防範在中國的經營風險。

就有台資制鞋廠商透露,運動鞋大廠豐泰、裕元,一方面在越南、印尼建立比中國更大的生產基地,另外大客戶NIKE、愛迪達還要求前往印度、孟加拉等國設廠,既能分散投資風險,也能持續降低成本。

據瞭解,這種外商眼中所謂的經營風險,除了是工資、匯率等各種客觀條件的改變外,他們也對愈來愈多的罷工、怠工案例的發生心生疑懼;去年裕元的3萬人大罷工,今年興昂的怠工事件,連這兩家台商眼中的模範生都出事了,寒蟬效應早已在台商圈中散開。

不論是罷工還是怠工,總之,以往在臺外商的評估中,勞工抗爭風險最低的中國,在新世代工人主導就業市場,還有人民維權意識高漲情況下,只要有點風吹草動,都可能會引爆大規模的罷工潮。

去年中秋節前後,東莞台資企業萬士達因為經營困難,只不過沒發月餅與獎金,就導致了數千名員工集體罷工,還走上公路造成交通堵塞;一位參與協調的台商事後才發現,要平息這場罷工,工人代表與律師提出的7項條件中,竟有一條是要求中國收復臺灣,讓資方與協調的官員當場傻眼。

去年的裕元罷工行動中,工人之間的簡訊與微信傳播內容中,也常出現趕走臺灣人等情緒化字眼,讓實際在中國管理工人的臺干看了怵目驚心,甚至擔心自己的人身安全問題。

資金撤走供應鏈面臨崩潰

這一波的逃亡潮,許多老台商都認為,不論從主客觀現象來觀察都已成形;一位東莞前臺協會長表示,台商撤資對大陸的衝擊,可能會比想像中來得大,因為資金撤走了不算什麼,中國絕對承受得起,「但整個產業供應鏈如果消失,就一去不復返了。」

就以創造大量工作機會的制鞋業來說,台商在中國20多年,培養了數以千計的本土配套廠商,大型制鞋商的遷移,不僅帶走了工作機會,連鞋材、鞋楦、鞋模等關鍵配套都會一併帶走。這種連根拔起的遷移模式,恐怕還是會讓中國本土業者難以為繼,進而形成一波更大的衝擊。

以東莞昔日鞋城厚街為例,在數以百計的鞋廠搬離後,除了空置廠房大量增加,相關行業也受到嚴重的負面影響;紙板、印刷與貨運業倒閉的公司難以計算,嚴重衝擊當地的實體經濟。

制鞋業的遷移,在中國已是一去不復返的趨勢,傢俱、成衣與其他傳統電子加工業也在快速的搬離中國。以台資企業來說,向來是競逐低成本的投資環境而居,日美企業則在成本高漲,還有與中國關係欠佳的情況下,這兩年響應製造業回歸美國的公司數量龐大。一家寧波的台資汽車配件廠老闆就指出,美商因歐巴馬祭出不少優惠,還高喊製造業回歸口號,從中國搬回美國本土的企業愈來愈多,向來是美國企業配套主力的台商,即使沒能力轉移到美國,但被不少美商要求返臺設廠,或至第3國設據點。

而在這些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未來臺、港資、加上外資企業的撤離潮將會持續擴大,這種風潮也已引起中共官方的關注,包括大陸學者對這股逃亡潮都感到憂心忡忡。

部分自由派學者認為,在大量外企撤離中國後,過去10年的勞動力短缺現象將出現逆轉,因為外商在中國創造的就業機會至少高達一億個,一旦遷移潮持續不斷,工作機會大量減少後,失業潮與減薪潮極有可能在中國重現。

雖然產業轉型已是現在中國一定要走的道路,但所謂的「騰籠換鳥」政策,還是要有臺外商這些鳥移進不同的籠裡,否則中國的經濟恐怕難以為繼。因此,從最近中國國務院在六十二號文上的退讓一事觀察,即使臺外資已有點像雞肋,但在現階段,中國還是會緊緊的抓著不會隨意放掉。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岳爾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