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台商大撤离 资金撤走供应链面临崩溃(图)

 2016-06-03 12:00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4


台商大撤离(网络图片)

【看中国2016年06月03日讯】台商在中国投资,经营环境日趋恶化,除了工资、汇率等各种客观条件改变之外,他们也对愈来愈多的罢工、怠工事件心生恐惧。

在广东素有“小香港”美称的东莞樟木头镇,受到出口加工产业迁移冲击下,昔日火车站前繁华景象,如今不仅市况萧条,连向来闻名珠三角的二奶村都几乎快成绝响。这个面积118平方公里小镇的景气荣枯,相当程度反映了中国外向型经济的惨况。

相对原本是香港人后花园的樟木头,以台资企业为主的厚街镇,近年则努力转型发展会展等服务业,以替代出口加工业的式微。然而,一家在厚街已设厂20多年的台商认为,在台港出口企业陆续撤出东莞后,围绕出口外销的服务产业,其实也已陷入发展瓶颈。

这个原本在中国出口排名第3大城的珠三角城市,面临的发展危机,正是台资企业当前困境的缩影。在东莞的许多台商聚会中,近来最热门的话题都是如何撤厂,要撤到哪里去?大家对这个加工出口圣地,早已失去了20年前的热情。

亏损连连投资热情已消退

向来是台商获利主要来源的中国投资,从去年开始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统计显示,属于中大型企业的台湾上市公司,超过5成的中国投资项目都处于零获利或亏损状态;中小企业未获利或亏损的比率更高达7成以上。

也因此,从2013年开始,台商从大陆撤资就已如星火燎原般扩散开来,据台湾官方统计,还有台商私下初步保守估算,近2年从大陆撤出的资金超过了500亿元新台币。

陷入经营困境的台商多如过江之鲫,但撤出者从总数来看还不算太多,广东省广州市台协前会长程丰原认为,不少台资企业把闲置的厂房出租维生,才避免了有更多台商倒闭或撤离;但实际上在行业的影响力,早已逐步被中国本土企业蚕食鲸吞了。

迁离中国是不得不的选择

台资企业设厂后,中低阶的代工技术不是被离职员工、就是被一些本土的中小企业学走,低价抢单的效应不断出现,台商公司即使再投资升级,也只能赚取微薄利润;迁离中国,有时是不得不的选择。

从东莞的人口结构变化,就可以看得出台商逐渐撤离后,当地出口加工业沉沦的现况;以往城市常住人口约1200、1300万人的格局,现今只剩下约800万人左右,据当地台商指出,减少的人数都是外省市民工。

就以昔日东莞台资企业用人最多的裕元(宝成)工业来说,其设厂所在的小镇高埗,最高峰时有12、13万人;但随着这家大型运动鞋代工厂不断移转大陆产能到越南、印尼与孟加拉等东南亚国家后,这个超级大鞋厂的员工已萎缩到只有3万多人。

另外一家总部设在东莞大岭山镇,以制造女鞋、休闲鞋著称,且名列全球前10大鞋厂之一的兴昂国际,在中国劳动成本持续高涨的压力下,也逐渐缩小在东莞的产能,转移到越南、印尼。

东莞一家设厂20多年的台资工作鞋大厂负责人就表示,除了工资居高不下,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是国际品牌大厂近年来都会主动要求代工的台商,必须到中国境外另设生产据点,以防范在中国的经营风险。

就有台资制鞋厂商透露,运动鞋大厂丰泰、裕元,一方面在越南、印尼建立比中国更大的生产基地,另外大客户NIKE、爱迪达还要求前往印度、孟加拉等国设厂,既能分散投资风险,也能持续降低成本。

据了解,这种外商眼中所谓的经营风险,除了是工资、汇率等各种客观条件的改变外,他们也对愈来愈多的罢工、怠工案例的发生心生疑惧;去年裕元的3万人大罢工,今年兴昂的怠工事件,连这两家台商眼中的模范生都出事了,寒蝉效应早已在台商圈中散开。

不论是罢工还是怠工,总之,以往在台外商的评估中,劳工抗争风险最低的中国,在新世代工人主导就业市场,还有人民维权意识高涨情况下,只要有点风吹草动,都可能会引爆大规模的罢工潮。

去年中秋节前后,东莞台资企业万士达因为经营困难,只不过没发月饼与奖金,就导致了数千名员工集体罢工,还走上公路造成交通堵塞;一位参与协调的台商事后才发现,要平息这场罢工,工人代表与律师提出的7项条件中,竟有一条是要求中国收复台湾,让资方与协调的官员当场傻眼。

去年的裕元罢工行动中,工人之间的简讯与微信传播内容中,也常出现赶走台湾人等情绪化字眼,让实际在中国管理工人的台干看了怵目惊心,甚至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问题。

资金撤走供应链面临崩溃

这一波的逃亡潮,许多老台商都认为,不论从主客观现象来观察都已成形;一位东莞前台协会长表示,台商撤资对大陆的冲击,可能会比想像中来得大,因为资金撤走了不算什么,中国绝对承受得起,“但整个产业供应链如果消失,就一去不复返了。”

就以创造大量工作机会的制鞋业来说,台商在中国20多年,培养了数以千计的本土配套厂商,大型制鞋商的迁移,不仅带走了工作机会,连鞋材、鞋楦、鞋模等关键配套都会一并带走。这种连根拔起的迁移模式,恐怕还是会让中国本土业者难以为继,进而形成一波更大的冲击。

以东莞昔日鞋城厚街为例,在数以百计的鞋厂搬离后,除了空置厂房大量增加,相关行业也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纸板、印刷与货运业倒闭的公司难以计算,严重冲击当地的实体经济。

制鞋业的迁移,在中国已是一去不复返的趋势,家具、成衣与其他传统电子加工业也在快速的搬离中国。以台资企业来说,向来是竞逐低成本的投资环境而居,日美企业则在成本高涨,还有与中国关系欠佳的情况下,这两年响应制造业回归美国的公司数量庞大。一家宁波的台资汽车配件厂老板就指出,美商因欧巴马祭出不少优惠,还高喊制造业回归口号,从中国搬回美国本土的企业愈来愈多,向来是美国企业配套主力的台商,即使没能力转移到美国,但被不少美商要求返台设厂,或至第3国设据点。

而在这些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未来台、港资、加上外资企业的撤离潮将会持续扩大,这种风潮也已引起中共官方的关注,包括大陆学者对这股逃亡潮都感到忧心忡忡。

部分自由派学者认为,在大量外企撤离中国后,过去10年的劳动力短缺现象将出现逆转,因为外商在中国创造的就业机会至少高达一亿个,一旦迁移潮持续不断,工作机会大量减少后,失业潮与减薪潮极有可能在中国重现。

虽然产业转型已是现在中国一定要走的道路,但所谓的“腾笼换鸟”政策,还是要有台外商这些鸟移进不同的笼里,否则中国的经济恐怕难以为继。因此,从最近中国国务院在六十二号文上的退让一事观察,即使台外资已有点像鸡肋,但在现阶段,中国还是会紧紧的抓着不会随意放掉。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責任编辑: 岳尔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