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轉股乃緩兵之計實則風險不小。(網路資料圖片)
【看中國2016年05月24日訊】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5月23號的報導說,中國政府主導的這項一計畫將迫使各銀行註銷壞賬,以換取處於困境的國營企業的股權。萬得資訊(WIND INFORMATION)的數據顯示,中國政府對這項計畫的投入從3月初的大約1200億美元,飆升至4月底的2200多億美元。
對於中國政府將付出多大努力對其金融體系進行資本重組,業內觀察人士展開激烈辯論。目前,中國大陸的不良貸款佔中國各銀行資產的百分比越來越高,有人估計已高達19%。中國政府債轉股的最新數據,以及去年啟動的債務轉債券,都顯示,一場低調的銀行紓困行動正在進行中。標普全球評級(S&P Global Ratings)常駐北京的金融機構總監廖強表示,可以說,政府主導的資本重組已經在以一種非典型的方式發生,從而減少對字面意義上的資本重組的需要。
英國倫敦英國商會首席經濟分析師吳克剛對本臺記者表示,中國當局的債轉股只是清理壞賬的一種辦法,「債轉股就是把公司的債務轉成公司股份而已。但是公司的債務不一定就是壞賬,二者沒有必然的聯繫,不能等同起來。」
據中國媒體報導,中國政府2015年已經批准了高達4萬億元人民幣(合6120億美元)的債務轉債券項目。這種操作意味著,中國國有控股的銀行把發放給與地方政府關聯企業的短期貸款,置換成期了限長得多的債券。有人認為這是一項成功舉措,因為化解了中國地方政府的債務壓力。前些年,中國地方政府在沒有市政債券市場的情況下,被迫用銀行貸款推進地方的公共工程項目。
吳克剛認為,目前中國大陸的一些國營企業因為經濟下滑,出現了資金短缺的局面,「債轉股可以在經濟衰退時期給企業注入必要的資金,讓企業渡過難關,重新盤活企業。」
但是,中國有些國有企業的債務已經成為國有銀行的壞賬,吳克剛說,「這些壞賬給銀行帶來了風險。通過債轉股後,銀行可以將這些股權轉賣給投資者。如果企業無今後成功轉型,或者重新盤活,那麼高風險就會帶來高回報。」
吳克剛認為,除了轉轉股以來,中國政府還可以採取15前曾經採用的辦法,就是成立國有銀行不良資產管理公司,把銀行的壞賬打包,剝離出來,拿到市場上去賣。
但是,北京理工大學經濟學教授胡星斗則認為,在中國大陸,債轉股也好,把壞賬打包,成立資產公立公司也好,都只是治標不治本的辦法,「更好的辦法是,對國有銀行和國有企業進行更徹底的轉型改革,讓他們變為民營企業和民營銀行。因為國有銀行的風險機制不完善,監督機制不健全,完全聽從於地方的行政領導。」
胡星斗教授說,如果債轉股的公司已經成為殭屍企業,這些企業將是一個無底洞,銀行對他們投下再多的錢也救不活,「國有銀行如果轉型為民營銀行,它就不會按照行政命令去給虧損的國有企業貸款,它就會對貸款的企業進行監督。企業一旦是民營的,它就不會亂花錢,亂投資,因為借貸必須償還,因為你借的是私人銀行的錢,而不是國有銀行的錢,還不還都沒事兒。」
《金融時報》的報導還說,分析師們迄今對中國政府的債轉股計畫遠遠沒有那麼熱情,他們表示,脅迫銀行成為那些無力償還貸款的企業的利益相關者,將在今年進一步拖累銀行業務。債轉股非但不能支撐銀行的穩定性,反而削弱了銀行的穩定。
胡星斗教授對此表示,中國的債轉股舉措和成立中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國有控股資產管理公司,都只是權宜之計,「如果不將中國的國有銀行和國有企業轉型,(如果)不讓民營銀行和民因企業主導中國經濟,中國銀行的壞賬問題就永遠無法解決。」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唐風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