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玄燁,是清朝入關後第二位皇帝。(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康熙《晚晴簃詩匯》開篇所錄的是署在順治帝名下的二十多首《聖母皇太后萬壽詩》,一看這個題材,便知道太白、老杜再世,也不可能寫出好詩了。「表文敷陳懿媺,仍追溯創業之難,似當日詞臣屬草後,上實親為裁定。」可見這二十多首詩,都是詞臣所寫,但之所以還有歸於順治的名下,大約是因為順治朝定鼎中原,所以錄詩集的時候,也要建立一下道統。
詩作見生平
裡面也有一些不錯的句子。如「盤中火棗迎黃幄,杯底流霞映彩裾。」「六龍每護金根出,八駿時從紫罽回。」「風前琪樹分珠樹,帘外霓裳映繡裳。」「琉璃窗曉龍棲桷,玳瑁梁深燕入帘。」火棗,是仙棗,吃了可以羽化飛升。金根是金根車,以黃金所裝飾的車。「六龍」對「八駿」很工整,六龍用《易•干》:「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御天也是統御天下的暗喻。八駿,用周穆王控八駿以訪西王母的典故。「琉璃窗曉龍棲桷,玳瑁梁深燕入帘。」也很能寫出皇宮華貴的氣象。龍棲桷,以動態寫靜物,生動,龍棲桷,就是龍桷,即刻畫有龍形的椽子。《魯靈光殿賦》:「雲楶藻梲,龍桷雕鏤。」
清朝打下臺灣以後,康熙有首《賜施烺詩》「島嶼全軍入,滄溟一戰收。降帆來蜃市,露布徹龍樓。上將能宣力,奇功本伐謀。伏波名共美,南紀盡安流。」就詩而言,「降帆來蜃市,露布徹龍樓。」蜃市對龍樓,動物對動物,地點對地點,巧對。用出征交趾的馬伏波來比喻打下臺灣的施琅,也算貼切。《詩匯》所選的康熙詩,也以征伐詩最好。
如:瀚海四月天山路,今朝潮海行。積沙流絕塞,落日度連營。戰伐因聲罪,馳驅為息兵。敢雲黃屋重,辛苦事親征。
賜將士食萬騎擁彫弓,長鳴向北風。龍荒彌曠遠,虎旅正驍雄。戰鼓黃雲外,旌門紫氣中。朕躬方蓐食,與爾六軍同。
剿噶爾丹大捷殘寇疲宵遁,橫衝節制兵。我師乘銳氣,誰許丐餘生。貔虎三軍合,鯨鯢一戰平。愧稱謀畫定,討罪荷天成。
「積沙流絕塞,落日度連營。」「龍荒彌曠遠,虎旅正驍雄。戰鼓黃雲外,旌門紫氣中。」「貔虎三軍合,鯨鯢一戰平。」放入唐代的五律邊塞詩中去比,也不遜色多少。你細心一點便會發現,這些句子,全都是工對。對於那些有「詩史癖」的人來說,這些詩描寫史實的詩,可以很好的滿足他們。從這些詩裡,可以看見康熙的大概生平。
最長的詩名
另外,康熙有首詩,題目叫《朕自幼不喜厚味,今年登古稀深知,粗食軟蔬足以頤養天和,有人進蔞蒿苦麻者,因而書懷》,它的長度可以秒殺吳宗憲的得意名曲《是不是這樣的夜晚,你才會這樣的想起我》。詩寫得並無山林氣,塵飯塗羹,所以不錄。康熙不喜歡厚味,在選錄的詩裡,也沒有寫龍肝鳳髓什麼的,吃到蔞蒿、苦麻這樣的蔬菜,也有了寫詩的興致。只不過,康熙可以吃到山翁吃的菜,山翁卻吃不到康熙吃的菜。
責任編輯: 雲淡風輕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