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行不斷「放水」 卻被「殭屍企業」擠佔

【看中國2016年04月04日訊】中國經濟下滑央行不斷向市場釋放流動性,今年1月,新增人民幣信貸達到2.51萬億元,創下單月最高記錄,隨後2月為7266億元。然而,從1、2月工業用電量和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下降可以看出,實體經濟復甦依舊乏力。

業內人士透露,這背後的原因是相當一部分資金並沒有真正地流入實體經濟。

鳳凰財經4月2日報導,一位銀行系統內部人士表示,目前銀行貸款大部分還是給了國企及其下屬子公司,部分是殭屍企業。「貸款是銀行任務指標之一,一定要放貸出去,當然選保障最高的,國企不一定會還錢,但至少不那麼容易倒閉,所以這種貸款相當於無限期貸款,但這些企業基本上都是借新還舊。」該人士表示。

可見,輸血到了實體的資金不少被過剩產能和「殭屍企業」凍住了,沒有流動起來,多發的「錢」並沒有真正發揮作用。至於殭屍企業具體「借新還舊」的方式,該人士透露,銀行不允許貸款逾期,企業會在各家銀行間或者一家銀行的額度內反覆倒。比如說銀行給一個國企的額度是十億,企業每次用五億,等到期了提餘下的五億來還之前提的五億,等於之前的五億還了。額度一般是可循環額度,這樣可用額度裡又出了五億。「就說這麼多吧,再多的算是銀行間機密了。」該人士表示。

對於很多「殭屍企業」來說,本身就已經「不行了」,即使銀行今年給它貸款,明年可能還是還不上,還要續貸。首先,銀行內的「潛規則」就是,國有企業、國字號,銀行給他放款覺得很安全,出了事也相對說得過去。但若給私營企業放貸出了問題,別人馬上懷疑是不是有私向收授等。

其次,銀行往往是殭屍企業最主要的債權人,企業一旦破產,銀行將一分錢都拿不回來,繼續提供融資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再次,部分地方政府出於對地方經濟、就業、政績等等考慮,出面保護「殭屍企業」,與銀行斡旋,希望銀行以較低的資金成本繼續對其授信。

最後,有媒體報導,為了防止銀行斷貸造成資金鏈斷裂,一些「殭屍企業」財務作假,明明虧損,財報上卻顯示「盈利」,以煤炭、鋼鐵等行業尤甚。

所以,有了大量「廉價」資金,當前大量「殭屍企業」僵而不死,佔用社會資本卻不產生效益。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