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国央行不断“放水” 却被“僵尸企业”挤占

 2016-04-04 10:15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看中国2016年04月04日讯】中国经济下滑央行不断向市场释放流动性,今年1月,新增人民币信贷达到2.51万亿元,创下单月最高纪录,随后2月为7266亿元。然而,从1、2月工业用电量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下降可以看出,实体经济复苏依旧乏力。

业内人士透露,这背后的原因是相当一部分资金并没有真正地流入实体经济。

凤凰财经4月2日报导,一位银行系统内部人士表示,目前银行贷款大部分还是给了国企及其下属子公司,部分是僵尸企业。“贷款是银行任务指标之一,一定要放贷出去,当然选保障最高的,国企不一定会还钱,但至少不那么容易倒闭,所以这种贷款相当于无限期贷款,但这些企业基本上都是借新还旧。”该人士表示。

可见,输血到了实体的资金不少被过剩产能和“僵尸企业”冻住了,没有流动起来,多发的“钱”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至于僵尸企业具体“借新还旧”的方式,该人士透露,银行不允许贷款逾期,企业会在各家银行间或者一家银行的额度内反复倒。比如说银行给一个国企的额度是十亿,企业每次用五亿,等到期了提余下的五亿来还之前提的五亿,等于之前的五亿还了。额度一般是可循环额度,这样可用额度里又出了五亿。“就说这么多吧,再多的算是银行间机密了。”该人士表示。

对于很多“僵尸企业”来说,本身就已经“不行了”,即使银行今年给它贷款,明年可能还是还不上,还要续贷。首先,银行内的“潜规则”就是,国有企业、国字号,银行给他放款觉得很安全,出了事也相对说得过去。但若给私营企业放贷出了问题,别人马上怀疑是不是有私向收授等。

其次,银行往往是僵尸企业最主要的债权人,企业一旦破产,银行将一分钱都拿不回来,继续提供融资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再次,部分地方政府出于对地方经济、就业、政绩等等考虑,出面保护“僵尸企业”,与银行斡旋,希望银行以较低的资金成本继续对其授信。

最后,有媒体报道,为了防止银行断贷造成资金链断裂,一些“僵尸企业”财务作假,明明亏损,财报上却显示“盈利”,以煤炭、钢铁等行业尤甚。

所以,有了大量“廉价”资金,当前大量“僵尸企业”僵而不死,占用社会资本却不产生效益。

責任编辑: 辛荷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