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讓農民工為房地產去庫存有點缺德

 2016-03-08 07:24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看中國2016年03月08日訊】讓農民成為城鎮商品房去庫存主體是不道德的,在實踐上是行不通的。

身邊朋友老家在農村的基本上已經給父母在縣城買了房子,如果孩子在外打工,基本是在當地的城鎮買房,否則娶不上媳婦。

3月2日《京華時報》報導了做配送員的農民工魏康林的重慶購房故事,「在城裡買房家裡幫不上什麼忙。這些年在外面打工也攢下了幾萬塊錢,如果在重慶市區買房,按每平方米7000元、70平方米的普通住宅建築面積計算,總價接近50萬元,首付三成需15萬元,貸款35萬元、期限30年,月供2000元左右「,「我現在不僅首付還差一半,月供還要花掉每月收入的一半,還不算裝修。」配送員「卯足了勁」干月收入至多5000元,沒有「五險一金」,刨除房租、吃飯、抽煙和日常開銷,不算應酬,能支配的也就2000多元。如果在城市購房,相當於一輩子為房地產打工。

很多人說,到縣城購房,有每平米3、4000元的房子,問題是,到縣城打工哪有月薪4000以上的呢,還貸能力同步降低,仍然是房奴,在大城市打工的還是住不上新房,把開發商的庫存變成了農民工朋友的庫存。

指望農民去庫存,這是烏托邦。美國二戰後有萊維特小鎮,給收入較低的民眾,關鍵問題是當時經濟好、就業率高、房地產成本低。現在低收入階層就業前景不佳、房地產成本高,經濟處於轉型期。

去庫存去到農民身上,不大地道。從戶籍上說,中國有城鎮與農村人口的劃分,實際上中國只有貧困與富裕人口的區別,對於富裕群體來說,戶口完全不是問題,他們根本不需要附帶在戶口上那份「貧瘠」的保障。而現在還沒有在城鎮購房的,基本屬於最貧困的階層,如貴州、雲南山區,母親受不了貧困逃走,父親打工月入3000元養活自己和孩子的為數不少。如果由政府補貼,有多少錢可補?

目前,山西、山東、甘肅等省已明確出臺政策鼓勵引導農民進城購房。如山東將對農民進城購房給予契稅補貼、規費減免、貸款貼息、物業費補貼等政策,以使其成為長期穩定的住房消費群體。

2月底,安徽省財政廳、省住建廳印發《關於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工作的通知》,對村民自願退出宅基地的應當給予其獎勵,在村民購買當地城鎮住房時一次性發放給村民。不會有這麼傻的農民自願退出宅基地,這是他們財富資本化的最後一線希望。退出後,還將獎勵的資金集中管理,在村民購買當地城鎮住房時一次性發放,這相當於購房質押金,是對資金使用權的限制。

第一代農民工朋友是被犧牲的一代。來自國家統計局的2014年的監測數據顯示,全國共有農民工2.74億人,40歲以上的農民工達1.2億人,佔中國農民工的43.8%,差不多佔半壁江山。其中50歲以上的農民工超過4600萬人,比重達17.1%。農民工平均年齡已由2010年的35.5歲上升到2014年的38.3歲。

50歲以上老一代農民工定居在打工城市的少之又少,根據中山大學社會學調查,基本上他們的積蓄有三個流向,一是孩子教育,二是看病,三是養老,包括在老家造房子為未來養老做準備,在城市購房主要是為了下一代。他們積蓄不多,有限的積蓄必須用於刀刃上,無法承擔購房成本和城市居住成本。

農村宅基地與承包地成為原始積累,僅限於大中城市郊區的暴富一族,村幹部成為億元戶、麻雀牌徹夜不停主要在這些地區。大部分農村地區經濟欠發達、工業未深入,宅基地、承包地不可能資本化,就是資本化也是次貸,因為最終沒人買單。

未來是人口城鎮化的時代。2016年2月公安部召開電視電話會議,提出要到2020年再轉移1億農業人口。中國未來會不會有上億貧困階層進城?如果打去庫存的主意打到農民頭上,完全有可能。

目前要做的是,讓擁有固定職業與住所的農民在職業所在地落戶,避免未來土地資源的進一步浪費,同時大力發展民營經濟,使農民工朋友安居樂業,這樣不必政府鼓勵,也有很多成為中產收入階層的朋友在工作所在地購房落戶。誰不想全家團聚,誰不想安居樂業啊。

房價上漲時農民工購房可以享受紅利,現在購房風險加大,尤其在庫存量高的三四線城市,購房風險大升而收益不多,讓農民去庫存,相當於把最窮的散戶忽悠進目前的A股股市,有點缺德。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作者博客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