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煤礦工人(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5年12月30日訊】2015年行將進入歷史,如果要找一個詞概括年度經濟,「失業」一詞最能總括全局。本年度發生的企業破產潮、外資繼續外遷、3億失業新工人(農民工)無處可去,政府強令面臨停產裁員的國企接收退伍軍人、鼓勵農民工返鄉創業等等,都指向一個關鍵詞:失業。
煤礦業、鋼鐵業紛紛破產歇業
煤炭業鋼鐵業都是中國容納就業人口極多的行業,煤炭行業擁有著580餘萬的從業群體,鋼鐵行業從業人數為331.8萬人,這兩個行業破產歇業,必然會導致大量工人失業。
2015年8月24日,國務院安委辦發布《關於集中開展煤礦隱患排查治理行動情況的通報》,提到當前中國共有4947處停產停建礦井,佔礦井總數的48%,其中停產停建1年以上的有3346處。也就是說,中國煤礦將近一半停產。陝西、山西、內蒙等煤炭大省目前已經是一片哀歌。
煤礦業的蕭條從前年開始,許多企業勉強撐到今年,再也撐不下去。8月份,陝西省煤炭生產安全監督管理局決定對61處經營困難的煤礦實施停產、停建。而在全國最大煤炭儲地內蒙古地區有一半煤礦處於停產或半停產狀態,據說失業人員超過10萬人。10月20日,潞安集團正式下發《停薪留職》與《內部休假》管理辦法,讓員工長期「休假」(實際上就是失業)。(《煤炭業冰點:近半礦井停產停建鼓勵員工休假停薪》,《華夏時報》2015年10月29日)中國東北部最大的煤礦公司龍煤集團也沒能挺過這輪行業嚴冬。早在今年9月就已經宣布,計畫裁掉10萬名員工。在位於四個城市的42座煤礦削減40%的勞動力。
鋼鐵業的情況與煤炭業相彷彿,產能嚴重過剩,全行業都是微利運行。據說各類鋼材庫存特多,行內人估計5年都用不完。8月初價格一度下挫到1800元/噸,每斤鋼材的價格是0.9元,真是賤過白菜。河北鋼鐵業是主業,2012年全省鋼鐵產業產值佔財政收入11.6%,近61萬人在鋼鐵業就業謀生。今年,鋼鐵業工人「被放假」、分流和裁員,部分鋼廠裁員1/3以上。唐山部分主導鋼廠裁員25%。包鋼、武鋼也相繼裁員,整個鋼鐵行業人心惶惶。
行內人士一致認為,鋼鐵行業的低迷是長期產能過剩、供過於求的結果。整個行業上下游的不景氣正是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後工業品需求不振的縮影。據說目前鋼鐵業的不景氣還只是深秋,未到嚴冬。目前中國有鋼鐵企業2460家,未來將減少到300家,面臨被併購與重組的企業數量高達80%以上。未來三年內鋼鐵行業必將出現的淘汰重組,那才算到了嚴冬。
世界工廠轉移到了越南等國
近幾年關於東莞企業破產的消息不斷傳來。作為世界工廠主車間的東莞,其衰落的轉折點是2008年。從2008年至2012年,東莞有7.2萬家企業被關閉。2014年,有不低於4000家企業關門;2015年10月份,2000多家台資企業大舉撤離東莞,500萬工人被逼離開。
近幾年來,隨著中國勞動力成本的上升,不少廠商選擇將工廠遷至越南、印度等東南亞一帶,期望維持原有的利潤率。東莞號稱「鞋都」,據亞洲鞋業協會統計,近年約有1/3訂單從中國往東南亞轉移。如果擬一份轉移清單,這些撤離的企業還包括英特爾、LG、松下和微軟在內的眾多科技公司,以及其他跨國公司,比如優衣庫、耐克、富士康、船井電機、歌樂等數十家外企。這些企業當中,大批轉移到越南及東南亞地區,2015年10月,《華爾街日報》曾評述說,在吸引外資方面,「中國花費30年時間做成的事情,越南花費10年就夠了。原因是,越來越多的公司把賭注押在這個國家。」2014年,進入越南的外國直接投資已經達到124億美元,與2009年相比增加近25%。世界上最大的投資商之一韓國三星電氣計畫在隆安省加大投資,生產電子產品。
作為製造業終端產品的印刷包裝業是測量製造業興衰的晴雨計。全國印刷企業總數10.5萬家,從業人員341.5萬人。隨著製造業衰退,印刷包裝業的訂單也逐漸減少,失業逐漸增多。印刷包裝業作為廣東省的一個主要行業,從2010年以來,訂單持續減少,全行業從業人員由2010年的110多萬人減少到2014年的81萬人。浙江溫州印刷包裝業主要生產鞋盒包裝等,受皮鞋出口牽連訂單減少,不少工人失業。
習近平的反腐,迫使各地政府限制「三公消費」,對各個行業的影響非常大。除了掛歷、賀卡的印製之外,月餅、海鮮大禮包和滋補品等高檔禮品,以及手提袋、酒盒、首飾盒、茶葉盒等精品包裝一類的勞動密集型包裝企業的訂單驟減。江蘇省無錫市錫山區鵝湖鎮號稱彩印之鄉,聚集了大大小小400多家包裝印刷企業,僅僅因月餅供給減少,這個彩印之鄉就陷入困境。
失業人口與社會流民化
外資撤離中國的原因,多年來各種分析都有,涉及政府行為、經營環境與制度環境、比較成本上升,甚至包括新一代農民工不如其前輩好使用,本文只分析外商撤資對中國就業的影響。
以下三組數據相互比照,大概接近中國的失業總數。
2010年,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張德江指出,中國有4500萬人的就業機會來自外資企業。如果算上為這些外資企業提供配套的上下游企業,外資提供的就業機會數以億計。這正好與林毅夫2015年1月在世界經濟論壇提到的數據相符。林毅夫稱,2015年中國整個製造業外移,將流失1.24億個工作崗位。
此前中國亦存在龐大的失業人口。2010年3月22日,前總理溫家寶出席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0年會,在會見美方主要代表時說:「我知道美國有200萬失業人口,這讓政府十分焦急,但中國就業人口壓力有2億。」
中文報導比中國官方的ChinaDaily的《Wen upbeat on US relations despite strains》簡單得多,英文報導中不僅說了數字,還特意解釋了為什麼不是官方提出的城市登記失業率4%,而是社會科學院的報告中提到的9.4%,因為後者包括農村勞動力。
研究中國新工人(即農民工)的呂途女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多次提到中國有3億新工人,加上父母孩子,共有5億,這5億人的生活狀況,對中國社會所起的作用絕對不可忽視。換成官方話語,就是這5億人的生活狀態將影響中國社會安定。
失業人數龐大,中國將成流民社會
中國經濟現在進入L形狀態,何時走出低谷是未知數。在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列舉的2016年5項任務當中,失業被轉換成第五項任務中的「就業」,說了一堆套話,比如「要更好發揮市場在促進就業中的作用,鼓勵創業帶動就業,提高職業培訓質量,加強政府公共就業服務能力」。但是,中國既無技術優勢,也無資源優勢與人力資本優勢(低素質勞動力不是優質人力資本),因此,中國社會得做好長期忍受失業之痛的準備。
失業者過多,將導致流民階層出現。中共應該不會忘記,龐大的流民階層是中國20世紀共產革命的社會基礎。
在權力、資本與勞工三者關係之間,勞工失業的數量標誌著他們存在性質的轉換。一個工廠如果只解雇了工人的10%,社會評價是這些被解雇者不適應工作崗位;如果50%的企業都在裁員,那是市場不景氣;但如果像目前這樣,資本退場(大批企業倒閉或者轉移),失業者高達數億,那是一國經濟進入大蕭條的開始。這時候,失業問題已經不是失業者的問題,而是政府必須面對的社會問題。全中國毛粉數量日增,當局眼中只看到眾毛粉對極權的狂熱擁護,卻「遺忘」了紅色話語中對結果平等的追求。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的立場和觀點)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