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5年11月14日訊】中國知名經濟學家、李克強的導師厲以寧教授日前在參加「2015第四屆金融街論壇」時就「十三五」時期新常態下的經濟發展趨勢,及金融如何適應新常態發表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在中國經濟正邁向後工業化的階段,第三產業將在國民經濟中佔據主要地位,指望經濟增速重回8%以上是不可能的,而金融適應新常態需要在五方面發揮作用。
厲以寧認為,人類的發展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三個時期。
第一階段是農業社會。在農業社會中,第一產業長期佔據主導地位,農業在GDP中佔的比重是最大的,就業人數也是最多的;第二階段是工業化社會階段。第二產業佔了主要地位,而且佔的GDP比重最大。第三階段是後工業化社會。這一階段的主要特點是第三產業佔重要位置,今天在西方發達國家,第三產業產值的比重佔到GDP的60%—70%。中國呢?根據國家統計局第三季度的公報,中國第三產業的產值首次超過了51%。就是說,一半以上已經是第三產業了,第一產業加第二產業佔40%多。這個情況還要變化,第三產業將繼續發展。
厲以寧說,以第三產業為主的西方發達國家,經濟增長率一般維持在3%左右,頂多是4%,能達到3%就很不錯了。因為第三產業佔主要比重,中國今後可能要將面臨相似的情況。「中國經濟過去增長之所以高,是因為我們處在第二階段,工業化階段。現在是工業化階段向後工業化過渡階段,過渡的時候能保持這麼高的經濟增長率嗎?不可能的。」
厲以寧進一步指出,如果中國經濟增長速度還跟過去一樣保持8%或者8%以上,只會產生更多的產能過剩。「我們的經濟增長速度下來,能夠下到7%,下一步到6.5%,再到6%,這已經是從第二階段向第三階段過渡的過程中算高的了。如果在後工業化時期中國經濟能長期保持有質量的、有效率的5%、6%左右的中高速增長,那也是不錯的,也是要經過努力,需要想盡各方面辦法。」
現在有一種觀點,認為中國經濟增速應該可以保持在8%以上,而且還可以在這個水平上延長很多年。厲以寧認為,這種觀點是不對的,「中國經濟過去之所以有這麼高的速度是因為以第二產業為主,第二產業為主可以增長這麼高,第三產業為主能增長這麼高嗎?」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辛荷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