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詩嘲諷縣令 真是大快人心啊!(圖)

明朝時,江西臨川有位布衣秀士張羽,賦詩作文,俏語連篇,他平生喜愛擊濁揚清,打抱不平,常言「愛憎不明,則助紂為虐,士子與其將‘之乎者也’裝在腦中,不如化作匕首利劍,刺向惡人。」

詩諷縣令

有一年,張羽聞縣令侯正西貪贓受賄,以致冤死一個窮苦農夫。他當即激憤而賦,在衙門牆邊,題詩四句:

父母官兒侯正西,

地地道道狗玩意。

千兩紋銀暗到手,

窮漢飲恨泉下泣!

侯縣令聽報,躥出一看,氣得直咬牙。

這一日,侯縣令以巡訪為名,去找張羽算帳。二人見面後,侯縣令佯笑曰:「素聞汝詩才出眾,吾將信將疑,汝可願當面一試?」

張羽嘻笑曰:「聽憑尊便。」

侯縣令即指晒場麻雀為題,請他賦詩,但要求詞句中不能有「麻雀」二字。

張羽略一沉吟,高聲而云:

一夥一夥又一夥,

一窩一窩又一窩。

食盡朝廷千鐘粟,

鳳凰何少汝何多?

侯縣令一聽,哭笑不得,直翻白眼。百姓聞知,拍手稱快!

為善最樂

清朝的張沐,是河南人,在康熙元年,擔任直隸內黃知縣。縣裡的百姓苦於賦稅徭役不均,張沐就主持公道,奸詐的人就收斂行跡了。天大旱,自從八月就不下雨,直到次年九月,百姓飢餓的厲害。張沐極力籌備賑濟,勸富民借出糧食,官府記錄數量,等到秋天莊稼豐收時,償還給富民。人人爭著響應,百姓免於流離失所。

張沐讓百姓在自家門上書寫「為善最樂」四字,用來自我警惕。他還寫了一些勸善語,教百姓誦讀。婦孺聽了,沒有不欣欣向善的。

康熙十八年,賦閑在家的張沐,再次被啟用,到四川資陽縣上任,路過內黃縣,百姓遮道慰問,日行僅數里,對他留戀至此。

(事據《清史稿》

本文留言

作者鄭重 清踴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