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風景壯麗的四川樂山,在大渡河、青衣江、岷江的合流處,端然正坐著一座高達七十多米的佛像,它比號稱世界第一大鵰刻的阿富汗帕米央大佛站像,還高二十多米。這就是著名的樂山大佛,也被稱為嘉州凌雲寺大彌勒石像。
樂山大佛。(網路圖片)
樂山大佛北距成都160餘公里,是依凌雲山棲霞峰臨江峭壁鑿造的一尊彌勒坐像,始鑿於唐開元元年(公元713年),歷時90餘年方建成,建高71米,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之稱,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大佛。
「巨型睡佛」:佛中有佛
1989年一位廣東遊客在大佛附近,發現了樂山大佛背後的烏尤山、凌雲山、龜城山構成的樂山巨形睡佛景觀。山形似一尊巨型睡佛,形成了「佛中有佛」的奇觀。「巨型睡佛」四肢齊全,體態勻稱,安詳的漂臥在青衣江山脊線上,直線距離約1300餘米,仰面朝天,慈祥凝重。樂山大佛不偏不倚正好端坐在巨佛的心胸部位,傳說釋迦牟尼佛是從母親的腋下出生的,中國古代民間也有「聖人出於腋下」的說法。巨佛的頭、身、足,分別由烏尤山、凌雲山和龜城山三山連襟組成。佛頭由整個烏尤山構成,山上的石、翠竹、綠蔭、山逕、亭閣、寺廟,分別呈現為巨佛的髮髻、睫毛、 鼻樑、雙唇和下顎;景雲亭如「睫毛」,山頂樹冠各為「額、鼻、唇、頜」。佛身由凌雲山構成,山上九峰相連,猶如巨佛寬廣的胸膛、渾圓的腰和健美的腿;腳板翹起的佛足是龜城山的一部分。佛的整個體態十分逼真、自然、和諧,如同自然的天造地設的奇蹟,一睡佛、一坐佛,一天然生就、一人工鑿成,觀看臥佛的最佳位置就在樂山市濱江路「福全門」(一說「迎春門」碼頭)。
海通藉石佛鎮壓水怪
傳說唐朝初年,凌雲山上有一座凌雲寺,凌雲寺裡有一個老和尚,叫海通。當時凌雲山下,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流處,水深流急,波湧浪翻,經常吞沒行船,危害百姓。海通和尚眼看船毀人亡,心中十分不忍。他想三江水勢這樣猖獗,水中必有水怪。要是在這岩石上刻造佛像,藉著菩薩的法力,定能降服水怪,使來往船隻不再受害。
樂山大佛。(網路圖片)
於是他請了兩個有名的石匠來商量刻佛像的事。這兩個石匠一個叫石誠,一個叫石虛(一說石匠石青彫刻了樂山大佛)。老和尚對他們說:「我準備在這凌雲山岩上刻造佛像,請你們來商議商議。」
石虛一聽要在岩石上刻石像,心裏很高興。他想,這凌雲山十分秀麗,凌雲亭非常宏偉,每年來這兒朝山拜佛的人很多,我若在山岩上刻出許多各式各樣造型的佛像來,我的本事豈不就一下傳揚開來!想到這裡,他就說:「三江水怪,十分凶狠,我看只有造千尊佛像才能把它鎮住。」這時,老和尚見石誠在旁邊一言不發,就問他:「石誠師傅,你覺得如何?」石誠不慌不忙的說:「我看就刻一尊像這山岩一樣高大的佛像吧。」石虛一聽忙搖頭說:「山岩這樣高,石頭這樣硬,你這尊佛像哪年哪月才能刻好?」石誠說:「這岩石硬就能經受風吹雨打,佛像大才能鎮住三江妖魔。」老和尚見二人爭持不下,就說:「你們二人不要再爭了,乾脆一個刻大佛,一個刻千佛吧。」
石誠刻大佛,石虛刻千佛
說完,海通和尚就出外化緣去了。從此,石誠、石虛兩人就各自選岩構圖,彫琢佛像。石虛選擇了那最顯眼,石頭不太堅硬的沿江一片紅砂岩,開始彫琢起來,紅沙岩是一種質地疏鬆,容易風化的岩石,比花崗岩軟,是很好的適宜於雕塑的材料,但佛像雕好後,容易受到侵蝕、風化。他刻了釋迦牟尼得道成佛,又刻了南海觀音慈航普渡,刻了十八羅漢降龍伏虎,又刻了普賢菩薩指點迷途。只聽鑿子響,只見石片飛,他刻了一尊又一尊。刻了兩年,眼看就要刻完了。而石誠呢,卻選擇了一塊又高又難走又硬的大岩石。他和徒弟們在山岩上搭建了架子,攀著岩石,開始彫琢大佛。大佛的造像是能帶來光明和幸福的未來佛——彌勒佛。
石虛的千尊佛刻完了,而石誠的大佛連一隻腳也沒有刻完。石虛譏諷的說:「我兩年刻了千尊佛,你兩年還沒刻完大佛的一隻腳。」石誠毫不氣餒的說:「你千尊佛,萬尊佛,抵不上我大佛的一隻腳。」說完又繼續彫琢起來。
老和尚化緣回來,還請了許多鑿石造像的能工巧匠,讓他們和石誠一起彫琢大佛,附近的老百姓聽說老和尚請人彫琢大佛鎮壓三江水怪,也紛紛趕來幫忙。有的燒茶,有的送飯,一時之間,凌雲岩上人來人往,錘聲如雷,岩片似雨。
住在岩下深潭裡的水怪,每天被岩上的石塊打得膽戰心驚,眼看巢穴快要被填平了,它湧起千丈巨浪,想把工人們從岩上卷到水裡淹死。石工們眼看怪物湧起水來,就紛紛揀起岩上的石塊向它打去。岩石像冰雹一樣,不一會兒,就把水怪埋葬在亂石堆裡。從此大佛岩下,風平浪靜,而大佛的樣子也一天天顯露出來。
海通抗貪官,展現神通
這時,嘉州有個官吏,愛財如命。他聽說老和尚從外地化了許多銀兩,便打起了壞主意。有一天,他帶著幾個官兵來到凌雲寺,對老和尚說:「膽大的和尚,你修建大佛,不先報官立案,目無王法,罰你銀兩一萬兩,限三天交齊。」老和尚說:「大人,修建大佛是為了鎮壓三江水怪,解除百姓苦難,這銀子是我化緣來修建大佛的,不能動啊!」那官吏見老和尚不答應,就恐嚇說:「要是不交錢,就剜去你的眼睛。」他以為老和尚怕剜去眼睛,就交銀子。誰知話剛說完,老和尚面不改色的說:「我寧願把眼睛剜去,也不能動修建大佛的錢!」說完,就自己剜去雙眼,端在盤子裡向那官吏走去。那官吏見老和尚真的剜去雙眼,嚇得不停後退。誰知一時忘了身後是懸崖,一下子摔死了。
這時,那一對眼睛又飛回老和尚的眼眶裡。那些貪官污吏見了,再也不敢去敲詐老和尚的錢了。
建造樂山大佛,歷經90年
後來,老和尚生病快要死了,但大佛還沒有完工。他把幾個弟子和石工們叫到床前:「我可能看不到大佛完工了。我死以後,你們一定要繼續造大佛。」說完,他就嚥氣了。老和尚死後,他的徒弟就領著大家繼續建造大佛。不久,石誠也死了,他的徒弟們仍舊在彫琢大佛。就這樣一代接著一代,經過了90年,大佛終於建成了。
因為這座石刻大佛是天下最大的佛像,所以人們就叫它大佛,又叫樂山大佛。大佛旁邊的那座凌雲寺,也改名叫大佛寺了。
如今的樂山大佛頭與山齊,足踏大江,雙手撫膝,大佛體態勻稱,神勢肅穆,依山鑿成,臨江危坐。大佛通高71米,頭高14.7米,頭寬10米,髮髻1051個,耳長7米,鼻和眉長5.6米,嘴巴和眼長3.3米,頸高3米,肩寬24米,手指長8.3米,從膝蓋到腳背28米,腳背寬8.5米,腳面可圍坐百人以上。在大佛左右兩側沿江崖壁上,還有兩尊身高超過16米的護法天王石刻,與大佛一起形成了一佛二天王的格局。與天王共存的還有數百龕上千尊石刻造像,宛然彙集成龐大的佛教石刻藝術群。大佛左側,沿「洞天」下去就是近代開鑿的凌雲棧道的始端,全長近500米。右側是唐代開鑿大佛時留下的施工和禮佛通道——九曲棧道。佛像彫刻成之後,曾建有七層樓閣覆蓋(一說九層或十三層),時稱「大佛閣」、「大象閣」;宋時稱「凌雲閣」、「天寧閣」;元代稱「寶鴻閣」;明代俗稱「佛棚」、清代俗稱「佛亭」,最終廢毀……至今,仍舊可以從大佛兩側的山崖上看到多處孔穴和屋檐痕跡,專家證實,這些正是歷代建造或維修樓閣時,安置樑柱和屋檐的地方。如今,樑柱和屋檐早已不見蹤影,而雄偉的大佛仍巍然屹立著,看護著在滾滾紅塵中依然保有回歸正念的芸芸眾生。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