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殭屍工廠」拖累中國經濟(圖)


《紐約時報》報導「殭屍工廠」拖累困境中的中國經濟。(網路截圖)

【看中國2015年09月02日訊】美國《紐約時報》報導,中國大陸越來越多無法維持正常運作,但仍在經營的所謂「殭屍工廠」拖累著中國經濟。有經濟學者認為,中國大陸產能過剩,許多工廠靠借貸生存,對經濟的損害極大。

《紐約時報》8月31號發自山西的這篇文章,報導山西長治水泥廠的情況說,長治周圍散佈著很多半死不活的水泥廠,一些工廠被貼上封條,一片死寂,為正在陷入困境的中國經濟提供了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背景。但其中一些水泥廠並沒有關閉,政府和國有銀行通過貸款延期或重組,或者提供新貸款以及其他援助方式,幫助企業繼續存活下去。生產不盈利,越生產虧損越大的企業,在日本稱為「殭屍企業」,有人認為它們是日本經濟停滯二十年的原因之一。

美國某投資機構經濟師丁力博士表示,中國大陸的殭屍工廠繼續營運,不但浪費社會資源,而且也為經濟轉型造成困難,

「還在繼續營運,一方面浪費社會資源,另一方面,使得那些可以轉型的行業沒有資源去進行轉型。」

造成水泥企業經營困境的主要原因是中國水泥產量嚴重過剩。根據中國建材網的數據,中國2014年生產了接近十八億噸的水泥,佔全球產量的一半以上,相當於過去一百年美國水泥使用量的一半,而其中約30%左右的水泥產品無法在市場銷售,成為所謂的過剩產能。

原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現在美國卡托研究所任研究員的夏業良介紹說,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因受計畫經濟的影響,曾經出現過嚴重的產品過剩問題,九十年代國企改革之後這種情況一度大為改善,但最近一些,所謂產能過剩的問題卻越來越嚴重,

「這個搞來搞去的原因就是不是用市場的機制,而是採用計畫經濟的思路。最近這些年,中國經濟衰退的原因,是制度的原因。因為隨著經濟發展,應該進行進一步的改革,包括政治制度,和建立獨立司法體系,但這些都沒有。所以經濟發展就會遇到障礙。」

根據中國政府網的數據,目前中國產能過剩的主要行業分別為鋼鐵、水泥、光伏、造船、電解鋁和平板玻璃,其中最嚴重的鋼鐵、水泥和玻璃行業,中國產能過剩都接近40%。中國一些財經專家認為,中國產能過剩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動用政府力量盲目支持本地興建大型企業,造成產量大大超越中國的市場需求。

在市場經濟國家,企業產品沒有銷路,就將面臨破產清盤。夏教授表示,中國的企業很多時候不能選擇破產清盤的方式,

「因為中國沒有完整的破產保護法,所以一些企業家會有連帶責任,債主會追索企業家的家族,就是宣布破產也不能完全免責。有些地方如果完全放棄,連自己的人身安全可能都沒辦法保證。」

《紐約時報》報導的中國大陸的「殭屍企業」大部分是地方國有企業,當地政府通過銀行新貸款或原料賒賬等方式支持他們繼續生產,以償還銀行貸款的利息和維持地方就業。

英國《金融時報》的相關報導說,中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正在面臨嚴重的擠壓,隨著經濟放緩,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上半年盈利僅增百分之一,而俗稱壞賬的不良貸款卻激增兩成以上。如號稱全球資產規模最大的中國工商銀行,今年上半年不良貸款增加28%。

丁力博士表示,中國行政主導的經濟結構強化了各行業和銀行間的關係,一旦經濟下滑,銀行將面臨嚴重的壞賬問題,

「如果企業關掉永遠還不了,如果虧損但繼續經營,還可能還一些。現在中國國營機構和銀行已經形成了緊密的不可分的關係,一損俱損,一榮俱榮。」

2014年11月以來,中國央行已經連續五次降息和三次降低銀行存款準備金比例。丁力表示,這些寬鬆貨幣政策措施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尚有待觀察,但大幅增加貨幣供應,已經使人民幣匯率受到壓力下跌,而未來一年將是中國經濟最嚴峻的時期。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