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觀點】真要救市,就救個明白徹底!

作者:葉檀  2015-07-11 10:3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3
    小字

【看中國2015年07月11日訊】金融市場本質上就是一句話,拯救流動性,拯救因擠兌出現的信心危機。

根據風險、傳染力度的不同,救市招術不一樣,如果準備金充分,後援團足夠,虛晃一槍晃晃錢包,市場自然平復。

1916年5月中國銀行抗拒北洋政府停兌令,度過金融危機。北洋政府財政油盡燈枯,袁世凱稱帝失敗,南方各省紛紛獨立。當年5月11日起,國務院下令中國、交通兩行總行發行的紙幣停止兌現,存款止付,現金準備封存。這是北洋政府的最後一搏,如果失敗,還能留一些準備金。

中國銀行上海分行在經理宋漢章、副經理張嘉璈的領導下拒絕北洋政府命令,正常兌現。一是看準大方向在政治上拒絕北洋政府,二是江浙財閥與國外銀團支持,宋漢章曾拜訪匯豐、麥加利等銀行,商議以上海分行的部分固定資產作抵押借款來維持兌現,外國銀行一致同意借款,三是中國銀行成立之初分區發行、兌現以及準備金分區存放等的制度,使北洋政府鞭長莫及。

張嘉璈回憶,5月12日那天,中國銀行營業時間未到,門口等候兌換現洋的市民已是人山人海,擠兌者「手中所持者不過一元或五元鈔票數張,或二三百元存單一紙」。銀行開門照常收兌,第二天週六還延長了營業時間,週日破例營業半天,市場恢復平靜。此時中國銀行已兌出150萬元。

上海分行實力雄厚度過難關,北京並未成功。中、交兩行京鈔停兌期間,中國銀行總裁徐恩元一度試圖部分恢復兌現,因方法拙劣、現金準備短缺和派系內部鬥爭等問題而失敗。

因此,給市場足夠的信心,有足夠多的資金支持,至關重要。救市切忌三心二意,救一步退一步,火燒連營將不可收拾。

時間拉近到2008年,美國陷入金融危機,一開始情況似乎並不嚴重,只是只是銀行利潤下降,只是次貸機構出事,只是某些對沖基金有些問題,甚至有人幸災樂禍,樂見肥貓出事,但危機很快蔓延開來,如同烈性傳染病,必須集全社會之力恢覆信心。

危機發生時,美國財長保爾森主導推出7000億美元救市計畫,幫助金融機構剝離地產和商業等不良資產,為華爾街「止血」。不管當時有多少人抨擊,此舉是必須的。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共同作戰,直接了當地表示,如果7000億美元計畫不能獲得通過,美國經濟將陷入衰退。

救市成功,首先要有最後「接盤俠」。當人們相信資產有毒時,無論是有毒、無毒的資產都無人購買,美國政府與美聯儲大量購買有毒資產,2008年3月美聯儲為貝爾斯登提供緊急資金、聯邦政府接管兩房、援助AIG等;當年10月3日,國會通過救助計畫,財政部和聯儲根據這一法案相繼救助花旗、通用和克萊斯萊等巨頭。也就是說,無論多少資產,都有最終的購買者,這就從根本上斬斷了流動性危機的蔓延鏈條,因為人們相信,有最終的兌現者,有最終的接盤俠,擠兌拋售也就失去了意義。

其次,有源源不斷的量化寬鬆。美聯儲推出四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向市場暗示可以無限制發放貨幣。每輪QE目的不同,通過QE1創造了1.75萬億美元的貨幣供應,把華爾街金融公司從破產邊緣拯救了出來。2010年11月12日啟動QE2, 購入總計為1050億美元的金融資產,其中750億美元用於購入存續期為7年期的國債,300億美元用於購買金融機構債和機構債券和機構按揭抵押債券,釋放貨幣,購入資產,讓資金可以推高資本與貨幣市場價格。QE3扭曲操作,長債取代短債,讓美聯儲資產負債表規模擴大了1.66萬億美元,經歷11個月的逐步縮減後結束。QE4則讓美聯儲每月資產採購額達到850億美元。

流動性的最後釋放者,與接盤俠聯手托起了市場。當2014年11月QE4結束時,美國股市進入牛市,受投資者青睞的企業現金充足,創新動力恢復。最困難的就業也有所好轉。

目前,中國救市有三個辦法,或者暫停股市期貨與現貨市場,關聯帳戶凍結,等待市場平復;或者組成超級機構,在指定的點位誓當接盤俠停止平倉荒,並且央行出政策配套提供流動性;第三種,也是最狠的一招:暗示其他公司全部停牌,留下300家企業,在期貨上直接讓做空者爆倉。

【免責聲明】看中國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亦不構成投資建議。

責任編輯: 靖曄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