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景展望
2015年3月2日《經濟學人》大篇幅特別報導智能手機將成為真正的個人電腦。文章提到,如今,幾乎地球上一半的成年人都擁有自己的智能手機,到2020年,全球約有80%的成年人將會通過手機與全球資源建立連接,智能手機用戶有望突破40億的規模。「全球將進入智能手機時代。」市場研究機構集邦科技發布的數據稱,2014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11.67億部,相比2013年增加25.9%。
另據電子商務市場研究公司(eMarketer)發布的智能手機市場趨勢報告,2014 年全球智能手機用戶數量為16.4億,其中中國智能手機用戶首次超過5億,2016年全球智能手機用戶將超過20億。來自波士頓諮詢集團的數據顯示,從2009年到2013年年間,全球在移動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投資高達1.8萬億美元,而直接後果就是移動網路網速的提升和費用的下降,這也為以手機為中心的移動計算技術提供了最大的保障。
與書籍、鐘錶和內燃機一樣,智能手機正在改變著人們與周圍世界相處的方式,手機讓整個人類社會變得更加緊密、快捷和便利。iPhone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為15%,而Android的份額則高達82%,兩者旗下的應用商店App Store和Google Play中的應用數量都已經突破300萬個,其中蘋果App Store在2014年的銷售額高達140億美元。智能手機正在成為信息技術領域的關鍵產品,它不僅為手機廠商創造了高額利潤,同時也吸引了大量資金和人才等資源。
據法國《費加羅報》網站報導,研究認為,移動醫療已成為未來的必然趨勢。移動市場研究公司Research2Guidance在剛剛發布的年度報告中分析了移動應用的市場情況。報告中指出:「截至2014年末,全球共有超過10萬個醫療保健類手機應用,市場價值超過50億美元,並且這一數字將在2017年達到260億美元。這主要是運營商服務造就的。」報告認為,醫療治療將迎來一場大變革。人人都離不開醫生,「移動醫療」正迎合了患者的需求。
事實上,早在2014年6月份,蘋果就發布了名為「HealthKit」的全新移動應用平臺,除了收集蘋果用戶的健康數據,市場更嗅到了健康產業的商業意味。據外媒報導,蘋果軟體工程高級副總裁Craig Federighi指出,現有的健康應用僅提供孤立、片面的數據,蘋果希望,HealthKit能成為第三方醫療應用和硬體所收集信息的中樞。谷歌也同跨國藥企諾華一道,共同開發一款「智能」隱形眼鏡,幫助糖尿病患者追蹤血糖水平。該隱形眼鏡的工作原理是分析佩戴者淚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將數據傳輸至移動設備中。谷歌希望假以時日,該隱形眼鏡所監測到的數據將更完善、更及時,那將有助於減少低血糖和高血糖的發病率。
一如印刷機幫助普及了知識的傳播,醫療化的智能手機將會大眾化醫療保健。除了設置重症監護病房、手術室和急診室之外,未來的醫院可能會變成用於遠程病患監護的無房化數據監控中心。以後醫生可能更多是提供意見,而非寫處方。被替代的將不僅僅是醫院的監護房間,醫院的檢驗室亦然。移動醫療(Mobile Health)爆髮式的成長性不僅吸引了很多創業者躍躍欲試,更使得投資市場也頻頻駐足。這種個性化的醫療創新模式在顛覆傳統醫療產品形式和商業模式。
醫療類手機應用最初主要針對美體和運動健身領域,為用戶提供運動方式,讓用戶跟隨模仿,或記錄每日攝取的卡路里,或學習如何改善飲食習慣。這些應用一般都與手臂、護腕甚至衣服相連,監測使用者的排汗,體溫,脈搏,心跳等各項指標。這些應用如今已成了時尚的標誌,但它並不應佔據移動醫療市場的主導地位。移動醫療應該專注於更加高級的領域,未來將被納入醫療衛生系統。
為了增強用戶交互體驗和提供位置服務,智能手機內置了種類繁多的感測器;同時,越來越多的外置感測設備也能通過無線網路或有線介面與智能手機相連,使得智能手機成為重要的移動感知平臺。這些應用或直接訪問感測器硬體,或間接通過感測技術獲得情境信息,為用戶帶來了自然的交互體驗和智能化的服務。Apple Watch 代表的智能手錶,以及 Fitbit 和 Jawbone 代表的活動追蹤器當然都可以利用非常優雅和有效的方式來收集數據,但是它們都不能連接到網際網路。為了處理信息收集設備產生的大量數據,用戶需要智能手機的性能和連接能力。
智能手機附件不久後將可以讓你通過手機進行一系列常規的實驗室檢驗。智能手機和可穿戴設備中所內置的感測器可以採集到用戶的多種醫學體征數據(包括體溫、心率和血糖水平等等),同時在需要的時候它們還可以拍攝和發送病變圖片,甚至充當耳鏡等醫療器械,所以未來這些設備非常有可能會成為病人和醫生共同的助手,幫助他們對病人的病情進行更加全面的瞭解,進而採取更加有效的治療方法。
智能手機應用將作為常用的監測儀,幫助患者進行行為矯正,甚至是換藥。智能手機已經能夠用於測量血壓,甚至產生心電圖。在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已經批准AliveCor心電圖設備作為OTC產品出售,心臟病患者可隨時監測自己的心電圖。AliveCor的心電圖設備基本上可以滿足醫療專家和普通用戶監控心臟健康的需求。其心臟監控技術和iPhone、iPad以及Android設備兼容。
Diabetes Manager(糖尿病管家)由致力於糖尿病研究的WellDoc公司於2011年推出,是一款針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移動醫療保健App,可根據血糖值監測病情。WellDoc通過移動網際網路把患者、臨床病例資料庫及護理者三方聯繫起來,並通過雲端的專家分析系統向患者提供及時的專業支持及建議。患者輸入血糖值後,自動分析系統會就患者的血糖狀態作出相應的指示,並在檢測的同時形成病歷,以供主治醫生查閱。該糖尿病管理應用通過了FDA(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的審核。
人的健康很大程度上會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研發當中的智能手機感測器將能夠監測你的輻射照射量、大氣污染或者食物中的農藥。你的藥物可能不久後將會被數字化,從而能夠給你發出提醒,確保你按時按量服用。血液電解質,腎臟和甲狀腺功能,呼吸、汗液和尿液,統統都將能夠通過直接接入智能手機的小測試工具進行測量分析。
與此同時,幾乎所有的先進醫療成像設備都呈現小型化:手持式超聲波設備已經進入市場,部分醫學院開始向學生發放這種工具,替代傳統的聽診器。手持式MRI(核磁共振成像)設備距離進入市場也不遠了,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工程師提出打造智能手機般大小的X光片生成設備。智能手機有可能成為多種精密醫療設備的迷你版本。
David Erickson,康奈爾大學機械和航空航天工程教授,將獲得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撥款的300萬美元,在五年內改進對健康監測的智能手機。Erickson將領導一個多學科小組的調查人員開展這項計畫,他們分別來自於康奈爾大學,康奈爾紐約理工大學,康奈爾大學威爾醫學院、馬里蘭大學和洛杉磯的加州大學。
這項計畫被稱為PHeNoM(公共衛生、納米技術和移動性的縮寫),旨在開發三個對個人醫療保健即時響應的系統,分別為:能長期壓力管理的Stress-Phone,具有營養意識的Nutri-Phone和監控病毒載入在HIV陽性病人的Hema-Phone。Nutri-Phone和Hema-Phone使用智能手機的攝像頭準確閱讀測試條,而Stress-Phone還將使用手機麥克風來測量用戶聲音的壓力水平。
「我們相信這些科技能被PHeNoM計畫開啟,並最終獲得大量從晶元級實驗室技術收集到的豐富的健康信息,」Erickson說,「通過早期偵察疾病,這將從根本上改變國內醫療現狀,減少公共醫療的成本交付,允許個人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幸福。」他們希望,通過對個人健康信息的訪問,可以讓人們改變他們的行為。「幾乎每個人都缺乏維生素D,但大多數人從不考慮它,」Erickson說,「如果你使用你的手機,去看看你維生素D有多麼的不足,你更有可能去補充它,或獲得更多的陽光。」
移動醫療的最大價值在於大數據和健康管理。它讓人們可以準確地接收並瞭解到自己的日常健康信息,從而更好地判斷自己的健康狀況,同時提升長期的生活質量。移動用戶參與分析公司 Mobiquity 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雖然 70%的用戶都會利用移動應用來記錄自己日常的卡路里攝入和運動情況,但是其中只有 40%的用戶會向自己的醫生分享這些寶貴的數據。
真正的革命不是來自在智能手機上擁有自有的安全而深入的醫療資料庫,而是來自雲端,從那裡我們能夠整合所有的個人數據。當大數據得到整合和分析的時候,它將會在—個人層面和整體人口層面兩個層面帶來巨大的新潛能。患有新疾病的人可利用開放醫療資源來匹配跟他們的病情最為相似的人,以幫助決定最佳治療方案。一旦我們所有的相關數據都可以被追蹤和機器處理,識別沒人能夠獨自檢測出的複雜趨勢和交互作用,那我們將能夠提前診斷出很多的疾病。
以哮喘發作為例。容易在體育課上哮喘發作的青少年可獲得空氣質量、空中花粉量等環境方面的全面數據,以及身體活動、血氧濃度、生命體征和胸腔運動方面的數據;他們的肺功能能夠通過智能手機的傳聲器進行測量,他們的一氧化氮水平能夠通過其呼吸進行抽樣檢測。之後,那些信息可以結合來自其他受追蹤的哮喘患者的數據進行分析,從而通過手機簡訊或者語音信息發出警告,提醒他們哮喘即將要發作,告訴他們該用哪種吸入器進行防止。同樣的流程也可以用於防止心力衰竭、癲癇、嚴重抑鬱和自體免疫疾病發作。
信息風險
移動醫療為預測醫學提供了新的積極前景,但也暴露出信息採集、診斷恰當性、用戶操作和信息保密性等方面的問題。醫療數據,特別是跟健康有關的數據,如何確保其使用的安全性以及個人的隱私問題是擺在所有企業面前的問題,相當多的國家在數據隱私保護上有自己的標準,並且要求數據平臺必須實現本地化託管。因此,如何控制應用安全就成了重中之重。以前如果我們不在電腦前,那就是「不在線」,也就不會受到攻擊。現在,大家用智能手機,隨時「在線」,手機都被連在網路裡,而且因為有雲端,個人信息、電話號碼都會同步到網上,那也就意味著你的信息隨時都有可能通過匹配搜索而被泄露。
美國環境保護署的報告稱,美國人平均每兩年換一部手機,每天有41.6萬部手機被丟棄,而4成手機用戶在扔手機時不清除數據,4成智能手機用戶對手機沒有任何最普通的安全保護措施。美國網路安全研究機構波內蒙研究所發布的一份「智能手機安全調查」報告稱,手機安全風險主要涉及地點追蹤,惡意軟體、不安全的無線網路帶來的病毒等。門戶網站Heise Security的總編約根·施密特(Jürgen Schmidt)對德國之聲表示:"我們多年來就知道,從安全形度看,行動電話網的整個系統其實根本不安全。但行動電話還是使用得非常多,警察和秘密情報機構也用它,人們對此毫不避諱。"約根·施密特說:「要想使用加密系統,那麼對方同樣也必須使用。只是給自己的數據加密是遠遠不夠的。」
數據表明,在智能手機用戶中,在手機操作系統選擇上,用戶的手機系統以Android和iOS佔比最大,分別為72%和18%,其總比例達90%;其餘的Symbian、Windows Phone和其他操作系統分別佔比7%、2%和1%。網際網路安全公司 F-secure 發布的移動網際網路安全報告指出,Android 平台面對著比較大的安全問題,2012 年有 79% 的惡意軟體都寄生於 Andriod 之上,此數字比 2011 年更高出 12.3%。相較之下,iOS 平臺內的惡意軟體僅佔總量的 0.7%。如今兩年過去,隨著 Android 份額的水漲船高,Android 平臺的安全問題也並沒有得到好轉。Public Intelligence 在 2013 年發表了一份來自美國國土安全部和司法部的聯合聲明,數據也和 F-secure 的類似,在 2012 年有79% 惡意軟體(木馬)來自 Android,而 iOS 只有0.7%。來自塞班的木馬比例為19%,黑莓和Windows Mobile 的移動木馬比例相同,都是 0.3%。
現在的智能手機特別是安卓系統的手機是一個開源的系統,正因為Android系統的開放性,使其成為主要的被攻擊目標。不僅Android平臺版本非常多,軟體更是層出不窮,稍有一定開發能力的開發者就可以自主上傳應用程序。特別用戶可以很方便地獲得ROOT許可權對手機的軟體進行管理。獲得ROOT許可權意味著可以在根目錄級別對手機的軟體進行操作,比如添加、刪除系統軟體等。這相當於手機的底層設置處於「不設防」狀態,如果惡意軟體有意主動攻擊,Android手機的數據就會被竊取。一旦植入,手機用戶的通話、簡訊、賬號信息都會泄露,甚至手機的錄音、攝像頭功能都可以被控制,而且這種木馬植入的成本越來越低,手段越來越隱蔽。目前,針對Android系統的間諜軟體可以監聽受控手機通話,查看簡訊、文件,獲取用戶準確位置信息,後臺開啟受控手機錄音錄像功能將錄製的音視頻文件發至間諜伺服器。持有受控手機的用戶就完全暴露在間諜軟體下,工作生活等情況信息均被監控。
一般認為,相比於其他一些不知名的軟體市場,Google Play 要安全一些,但是即使是這個官方的軟體商店,裡面也可能有惡意軟體存在。據報導,僅2011年,谷歌就從其應用程序商店中清除了100多個惡意軟體,其中一款軟體感染了50個應用程序。2012年,根據 Ars Technica 的報導,研究人員發現已經有更多的惡意軟體進駐到了 Google Play 。而且有趣的是,這些惡意軟體能夠駐留在官方市場裡很長一段時間,即使已經有了很大的下載量也依舊能不被發現。比如一款名為 Android.Dropdialer 的木馬程序,通過強制用戶撥打某些特定號碼來榨取高額費用,在進駐 Google Play 數週之後才被發現;而「 Super Mario Bros 」 和 「 GTA 3 Moscow City 」 作為惡意程序被打包,下載量達到了10萬。
iOS是由蘋果公司開發的手持設備操作系統。屬於類Unix的商業操作系統。截止2011年11月,根據Canalys的數據顯示,iOS已經佔據了全球智能手機系統市場份額的30%。封閉的蘋果iOS系統漏洞很少。蘋果iOS系統的穩定首先取決於其硬體的統一,如手機屏、平板屏和PC屏比較固定,並且為軟體開發商提供了較為嚴格的標準性。造成蘋果手機隱私泄露的原因有多種,例如用戶存在一些帶有安全隱患的使用習慣,如很多蘋果用戶現在都在使用iCloud,iCloud是蘋果公司所提供的雲端服務,讓使用者可以免費儲存5GB的資料。但用戶在同步數據後忘記及時註銷其在iCloud的登錄信息,這就導致其實際默認仍處於可自動同步的狀態中,一旦手機丟失,黑客只需重新同步,便能將數據讀出。再如通過藍牙、網路瀏覽器等遠程式控制制iPhone,並竊取已越獄的用戶的秘密信息。
關於 iOS 安全漏洞的新聞也不在少數。2012 年,根據福布斯報導稱,一位卡巴斯基的反病毒研究人員 Maslennikov 在 App Stroe 中發現了一款名為 「Find and Call 」的應用程序,表面上看起來它與其他的通話應用程序的功能沒有區別,但通過調查發現,這款 「Find and Call 」的應用程序還會擅自收集用戶的私人信息,隨後將這些信息資料上傳至一個遠程伺服器,最後該伺服器會向用戶聯繫人名單上的每一個人都發出簡訊,並附上應用的下載鏈接。這個原理聽起來和那個「超級手機病毒」如出一轍。好萊塢爆發嚴重的「艷照門」風波,娛樂圈一時間人人自危。事後不久,蘋果公司即發布新的安全系統以保護用戶免遭黑客入侵,但該新安全系統隨後便被一小撮黑客破解。
前面提到的都是系統層面的東西,除了系統層面,手機的安全漏洞也可能在別處。USB 介面,SIM 卡,基帶晶元,不同的數據傳輸方式也往往伴隨著不同的安全隱患。人們為了節約流量往往需要尋找一些免費的WiFi熱點,一些惡意免費WiFi吸引人們去連接,進而通過惡意程序獲取你手機中重要的數據信息。一些惡意網址、手機病毒等藉助二維碼這種新的信息傳播方式,讓手機感染病毒、丟失信息或被惡意扣費。由於二維碼製作簡單,很容易將病毒用二維碼進行偽裝,在散佈到網路或張貼到公共場所,通過誘惑性的介紹信息吸引人們掃瞄二維碼,進而使病毒進入手機中,最終達到騙取用戶話費或竊取個人信息等目的。很多移動支付方式中為了加強安全性,都有簡訊驗證功能,不過現在有些病毒程序卻利用這一特性,通過截獲簡訊形式發送的動態驗證碼,利用社會化工具,獲得用戶電話,偽裝成銀行人員,騙取用戶的身份證號,竊取這些信息之後,把用戶支付平臺的資金盜走。
計算機安全問題研究員 Karsten Nohl 和 Jakob Lell 最新的一項研究發現,USB 設備存在一個嚴重的安全漏洞。一種叫做 BadUSB 的惡意軟體會通過滑鼠、鍵盤及U 盤等USB設備入侵個人電腦,篡改硬碟軟體。Karsten Nohl 和 Jakob Lell 長期從事 USB 設備安全問題研究,這一次他們沒有像往常那樣編寫惡意軟體代碼入侵USB 設備的儲存器,以測試安全性能;而是把研究重點放在了USB 設備中控制轉存功能的固件上。結果發現,通過編寫一定程序,黑客可以很容易將惡意代碼隱藏在固件內,殺毒軟體根本找不到。除了U 盤這樣的存儲設備,像 USB 鍵盤、滑鼠,甚至是USB 線連接的智能手機等都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紐約時報》曾報導,德國安全研究實驗室(German firm Security Research Labs) 創始人卡斯滕·諾爾(Karsten Nohl)在對北美及歐洲約 1000 張 SIM 卡進行測試後對外透露,黑客可利用一個安全漏洞向手機用戶發送虛假信息,使得 25% 的 DES SIM 卡自動回覆消息,並且暴露出它們的 56 位安全密匙。得到安全密匙後,黑客就能夠通過簡訊向 SIM 卡發送病毒,該病毒讓黑客假冒機主,可以對簡訊進行攔截甚至可以通過移動支付系統購物。以上過程僅需 2 分鐘並且只需要一臺 PC 就能夠完成。
早在 2011 年,來自盧森堡大學的 Ralf-Philipp Weinman 發現大部分無線設備所使用的用於處理無線電信號的高通(Qualcomm) 和英飛凌(Infineon Technologies)晶元所搭載的固件上存在漏洞。於是他利用這種漏洞破解了用於收發無線通信網路信號的基帶(Baseboard)晶元,通過破解基帶晶元入侵手機是一種此前不曾有的方式。由於手機的無線信號都需要通過基站來傳播,所以 Weinman 的將首先架設一個虛假的基站欺騙別的手機連接上來,然後向攻擊目標發送惡意代碼。Weinman 所編寫的惡意代碼只能在無線電處理器的固件上運行。
安全防護
如果要保護自己的手機,專家建議採用"Text Secur"這樣的程序來給簡訊(SMS)、彩信(MMS)加密,用"Chat Secure"而不是Whatsapp這樣的數據服務。因為後者本來就為一定程度的竊聽提供了可能性。專家說,從技術上,對手機進行實時語音加密的程序現在還很不成熟,但用K9或者APG這樣的程序可以很好地對電子郵件進行保護。不管採用哪種防範措施,重要的是避免手機染上病毒。這和使用普通計算機道理一樣。至於手機通話、SMS或者網路服務哪個更安全,專家認為是後者,但是必須是加密服務。"
歐巴馬曾表示,他很喜歡iPhone,但安全部門不讓他用。據瞭解,歐巴馬現在使用的黑莓手機是安全部門特製的,沒有前置攝像頭,不能玩遊戲。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目前,美國不允許政府員工和士兵使用智能手機傳發機密信息,因為擔心此類裝備沒有得到安全認證。美國政府和軍方都使用安全的安卓手機,此類手機能處理和分享機密文件。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說,首相卡梅倫都智能手機不離手。對此,英國政府根據安全部門的建議出臺規定,大臣們召開機密會議之前,必須把智能手機等移動設備裝入一個特製的隔音裝置,並且不能帶入會場。
德國聯邦政府各大部門和機關為工作人員配備了一批裝有防竊聽軟體的新智能手機,安裝了德國公司Secusmart的安全軟體。其核心部分是一個可以插在存儲卡位置的安全數碼卡,卡裡的數據被加密。只有通話雙方的手機都配備該加密技術,這種安全手機才有效。 德國內閣成員都被迫隨身攜帶3部手機:一部用來打電話和發簡訊;一部用來發郵件;一部私用,例如用來管理個人的推特賬號等。儘管如此,德國明斯特大學網路安全研究所負責人諾貝特·坡勒曼對《環球時報》說,所有可以被加密的東西也能被解密,只要黑客竊取製造商和安全技術公司的信息而獲得密碼。
雖然黑莓江河日下,市場份額逐漸萎縮,但是其手機安全性仍被許多人認可,此前德國內政部採購了3000 部採用了德國公司 Secusmart 技術加密的黑莓設備,併發放該部門成員使用,隨後德國內政部宣布黑莓是唯一符合其安全標準的手機,德國政府還將繼續訂購 2 萬多臺採用 BB10 的黑莓手機。在企業市場,黑莓手機依靠安全性勉強支撐著。在早前黑莓開始衰落的時候,幫助企業部署手機 Mission Critical Wireless 公司的 CEO Dan Croft 認為:「現在為 RIM 寫悼詞太早了,很顯然他們面臨著許多突出的問題,但是仍然有上百萬的黑莓在順利運行。我們看到的不是 RIM 被趕出企業市場。我們只是看到非黑莓設備的增多。」
Croft 認為,雖然 iOS/Android 設備增強了安全功能,但是黑莓的安全功能更加強健,更易配置。黑莓的系統也稱Blackberry,其智能水平很高,但市場份額不斷地被競爭對手蘋果iOS和谷歌Android系統手機蠶食。黑莓移動郵箱設備基於雙向尋呼技術。該設備與RIM公司的伺服器相結合,依賴於特定的伺服器軟體和終端,兼容現有的無線數據鏈路,實現了遍及北美,隨時隨地收發電子郵件的夢想。「手機郵件」和「BlackBerry」業務具有高可靠性的安全加密措施,郵件信息在從郵件代理伺服器到手機終端的傳遞過程中實行端到端加密。黑莓手機的加密措施看似安全,但是用戶通信、郵件及信息內容全部存儲於位於加拿大的RIM公司伺服器內,因此所有用戶對於RIM公司無秘密可言,這是黑莓手機最大的安全隱患。
Blackphone,取名 「黑機」,實際上是一部專門防黑的智能手機。Blackphone 是由一支軟體和硬體團隊合作的成果,軟體方面有則是加密領域有名的Silent Circle,這個團隊的聯合創始人則是發明瞭PGP 郵件加密的 Phil Zimmermann,而 Zimmermann 本人也入選了網際網路協會的「網際網路名人堂」。關於Silent Circle,則是2012 年成立的一支年輕安全團隊,但是這支團隊的陣容可不可小覷,除了Zimmermann 外,著名的計算機安全專家 Jon Callas 也是團隊創始人之一,另外團隊的其它成員都是高級工程師或是前特種部隊通訊專家。在發布Blackphone 之前,Silent Circle 在安全界已小有名氣,推出了針對電話、簡訊、郵件的加密服務Silent Phone、Silent Text、以及Silent Mail。
Blackphone順理成章地運用團隊這方面的積累,除了提供以上三種通訊的加密外,手機還通過一個全天候的虛擬私人網路(VPN)使用戶的網上行蹤匿名化。據說,這部手機連 NSA 也無法入侵。基於 PrivatOS 的深度定制 Android 系統,內置 Silent Circle 的加密即時通訊應用、Spider Oak 的加密數據存儲、Disconnect 的反追蹤服務和 Kizmet 的反 WiFi 嗅探使得 Blackphone 看起確實很安全,同時,它的價格也很相對高昂,為629 美元。為手機提供特定安全服務的不僅有Blackphone,土豪手機 Vertu Signature Touch 手機內置了卡巴斯基反病毒軟體和防竊聽功能,保證通話簡訊不被竊取。當然,這款手機的價格是 11350 美元起步。
附
Android系統安全防護建議:
(1)確保使用Android平臺提供的基本手機防護功能:設定PIN碼或是開機密碼等可以讓手機與信息受到基本保護。
(2)盡量避免使用Wi-Fi自動連接功能:連接開放性的網路,如公用Wi-Fi,看似相當便利,但此類網路的開放特質如同雙刃劍,會讓用戶手機中的資料暴露在被有心人士輕易竊取的風險中。
(3)在下載來自第三方應用程序商店的APP前須審慎考慮。
(4)當有程序或網頁請求授權時,須詳細閱讀其請求授權的內容。
(5)安裝有良好聲譽且有效的智能手機防毒軟體。絕大部分手機並沒有安裝手機安全防護軟體,而且從總體上看,目前各種手機防護軟體的許可權普遍偏低,還難以達到如個人電腦的防護軟體那樣的效果。但「有勝於無」,並且知名安全軟體商都在開發手機防護軟體。安裝手機安全防護軟體,可以再系統端減少可能存在的惡意攻擊。
(6)經常為手機做數據同步備份。智能手機中存儲了太多的個人信息,如果我們疏於同步數據,或者忘記進行數據同步,在丟失手機後就很難恢復原有手機中的全部信息。因此,應當經常將手機中的數據同步到電腦中,作為安全備份存儲起來。
(7)減少手機中的本地分享。智能手機的GPS定位功能和社交網路的本土登陸功能,可以讓手機用戶更好地與周圍的朋友進行交流,但是也帶來了潛在的個人隱私泄漏風險。我們應該明確定位程序的隱私設置內容,並選擇合適的隱私保護設置。特別要注意的是,最好不要輕易地將自己的位置信息透露給陌生人。
(8)對程序執行許可權加以限制。我們應該盡量注意到任何要求輸入個人信息或手機設備信息的情況,以及在進行有關操作時跳出的與該操作無關的任何程序或對話框。如果給予這些程序執行許可權,黑客很可能會利用該程序在手機中安置後門,將手機中的個人信息發送到指定的網址,或在用戶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啟動手機的某些功能與服務。
蘋果iOS操作系統安全防護建議:
(1)用戶要注意在使用網路同步等服務後,及時註銷賬戶登錄狀態,不要讓手機記憶賬號、密碼,即每次登錄都要輸入密碼,不要把手機設置為自動登錄。一旦手機丟失,要立即更改iCloud賬號、密碼,然後通過iCloud自帶的遠程刪除功能,把手機裡的資料全部刪除。把手機裡的資料全部刪除。
(2)不要越獄iPhone。
(3)用戶安裝APP應用時主要留意其索取的許可權列表,特別留意一些與之服務無關的許可權讀取要求,如擔心APP應用的安全性,必要時可先將其提交到相關安全廠商提供的在線監測平臺進行鑑定。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