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西干(右一)和老伴帶著孫子、孫女去山東濟寧的女兒家過年(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5年02月06日訊】俗話說「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可一票難求的春運車票、長途跋涉的費時顛簸、不菲的人情往來花費都讓回鄉遊子們背上了沈重的負擔,不少人抱怨,過年走親訪友,癟了錢包、喝壞身體,放假7天反而更累了。大陸媒體報導,現在國內一些老人,為省去子女往來奔波,在春運開始前「逆向遷徙」,去子女家裡過年。不過很多網民認為,老人家多數身體不好,經得起這種折騰嗎?
故事一
女兒、女婿工作忙,老人帶著外孫去兒子家過年
「石頭、剪刀、布,我出布……」2月3日上午11點,鄭州火車站第四候車廳裡,頭髮花白的孫全勝老人正陪著外孫小叮噹拍手做遊戲。
小叮噹今年4歲,在幼兒園上小班,孩子父親在北京工作,母親在河南省農業科學院上班,夫妻倆工作忙,小叮噹由63歲的姥爺孫全勝照顧。
「以前都是回開封老家過年,大年初一串親戚的人都能擺兩三桌,可熱鬧了。」孫全勝說,現在女兒、女婿工作忙,也難回鄉團聚,他就帶著外孫小叮噹去洛陽,在兒子家過年,也幫老伴照顧孫子。
吃了姥爺準備的食品,小叮噹抬頭說:「還有多久發車啊?」
故事二
買下門對門兩套房子,就為接爸媽來團圓
「餵,倩兒,12點半的那趟火車沒趕上,車票改簽了,你晚會兒再來接(我們)吧。」2月3日中午,在鄭州火車站裡,王西干挂斷女兒的電話,跟記者吐槽:「想帶老伴、孫子、孫女去女兒家過年,可惜老家平頂山郟縣王集鄉離鄭州太遠,誤了火車,只能改簽。」
王西干說,女兒、女婿安家在山東濟寧,小兩口平時工作也忙,兩年都沒回過家了;兒子、兒媳定居浙江,過年也回不了家。
「外孫女兩歲了,我才見過一次,俺閨女從去年11月就勸我去她那過年。」王西干說,女兒在濟寧買了門對門的兩套房子,老人去了就住其中一套,很方便。
不同於拎著大包小包的旅客,王西干一行4人只帶了孫子上學用的小書包,裡面裝的是路上吃的小零食。王西干解釋,女兒交代了,來過年,什麼東西都不要帶,家裡啥都不缺。不過,有網民認為,現在房價這麼貴,能買的起兩套房子的人又有多少個呢?
觀點
省去兒女奔波,有更多時間團聚
1月30日晚9點30分,鄭州火車站候車廳裡,有旅客靠在行李上進入夢鄉。54歲的董付琴在丈夫王利明身旁來回走動,這是她第一次出遠門,也是他們兩口第一次到外地過年。
老兩口是焦作溫縣人,兩個兒子大學畢業後留在南方,工作忙,任務重,過年難得回家。今年過年,他們計畫先去四川與大兒子團聚,然後再去找小兒子,一家人過個團圓年。
王利明給記者算了筆賬,且不說春運來回車票難買、機票老貴,單是在老家各種走親訪友、推杯換盞就搞得孩子心力交瘁,「就7天假期,路上就得耽誤兩天,去孩子家過年,我們來回一趟,卻能有更多時間與兒女團聚。」
談起路途奔波的辛苦,孫全勝老人連聲說不礙事,老人「逆向遷徙」肯定是量力而行,外出走走逛逛、開開眼界,不是件壞事,再說了,能和孩子們團圓,在哪兒都是家。
倡議
如果他們需要,請您搭把手
春運旅途中,您或許會遇到帶著孫子、孫女「逆向遷徙」的白髮老人,或許是學校放寒假,老人先來大城市把孩子接回老家;或許是「留守兒童」跟著爺爺奶奶去跟父母團聚。
人擠人、人挨人的車廂,他們可能需要一席座椅;把包裹舉上行李架,他們或許需要您的舉手幫忙……團圓的路,暖暖的,如果有老人需要幫助,請您搭把手。
責任編輯: 張海洋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