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到日本買馬桶蓋(圖)

 2015-01-26 08:19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看中國2015年01月26日訊】世上本無夕陽的產業,而只有夕陽的企業和夕陽的人。由量的擴展到質的突圍,正是中國製造的最後一公里。

今年藍獅子的高管年會飛去日本沖繩島開,我因為參加京東年會晚飛了一天,飛機剛落在那霸機場,看微信群裡已經是一派火爆的購物氣象:小夥伴們在免稅商場玩瘋了,有人一口氣買了六隻電飯煲

日本旅遊,順手抱一隻電飯煲回來,已是流行了一陣子的「時尚」了,前些年在東京的秋葉原,滿大街都是拎著電飯煲的中國遊客。我一度對此頗為不解,「日本的電飯煲真的有那麼神奇嗎?」就在一個多月前,我去廣東美的講課,順便參觀了美的產品館,它是全國最大的電飯煲製造商,我向陪同的張工程師請教了這個疑問。

工程師遲疑了三秒鐘,然後實誠地告訴我,日本電飯煲的內膽在材料上有很大的創新,煮出來的米飯粒粒晶瑩,不會黏糊,真的不錯,「有時候我們去日本,領導也會悄悄地讓我們拎一兩隻回來。」

「我們在材質上解決不了這個問題?」

「現在還沒有找到辦法。」

美的創辦於1981年,從1993年開始生產電飯煲,它與日本三洋合作,引進模糊邏輯電腦電飯煲項目,逐漸成為國內市場的領先者。近些年來,隨著市場佔比的反轉,競合關係發生微妙改變,日本公司對中國企業的技術輸出變得越來越謹慎,「很多擁有新技術的家電產品,不但技術對中國企業封鎖,甚至連產品也不外銷,比如電飯煲就是這樣。」

也就是說,很多年來,「中國製造」所推行的、用「市場換技術」的後發戰略已經失效了。

這樣的景象並不僅僅發生在電飯煲上,從這些天藍獅子高管們的購物清單上就可以看出冰山下的事實——

很多人買了吹風機,據說採用了納米水離子技術,有女生當場做吹頭髮試驗,「吹過的半邊頭髮果然蓬鬆順滑,與往常不一樣」;

很多人買了陶瓷菜刀,據說耐磨是普通鋼的60倍,「切肉切菜那叫一個爽,用不到以前一半的力氣,輕鬆就可以把東西切得整整齊齊了」;

很多人買了保溫杯,不鏽鋼真空雙層保溫,杯膽超鏡面電解加工,不容易附著污垢,杯蓋有LOCK安全鎖扣,使密封效果更佳,這家企業做保溫杯快有一百年的歷史了;

很多人買了電動牙刷,最新的一款採用了LED超聲波技術,重量比德國的布朗輕一半,刷毛更柔順,適合亞洲人口腔使用……

最讓我吃驚的是,居然還有三個人買回了五隻馬桶蓋。

這款馬桶蓋一點也不便宜,售價在2000元人民幣左右,它有抗菌、可沖洗和座圈瞬間加熱等功能,最大的「痛點」是,它適合在所有款式的馬桶上安裝使用,免稅店的日本營業員用難掩喜悅的神情和拗口的漢語說,「只要有中國遊客團來,每天都會買斷貨。」

沖繩的那霸機場,小且精緻,規模堪比國內中等地級市的機場,藍獅子購物團的三十多號人湧進去,頓時人聲鼎沸,不多時,在並不寬敞的候機大廳裡,便滿滿噹噹地堆起小山般的貨品紙箱,機場的地勤人員大概已然習慣,始終面帶笑容、有條不紊,這樣的場景大抵可以被看成是「安倍經濟學」的勝利,也是「日本製造」的一次小規模逆襲。

過去二十多年裡,我一直在製造界行走,我的企業家朋友中大半為製造業者,我眼睜睜的看他們「囂張」了二十年,而今卻終於陷入前所未見的痛苦和彷徨。

痛苦之一,是成本優勢的喪失。

「中國製造」所獲得的成就,無論是國內市場還是國際市場,就其核心武器只有一項,那便是成本優勢,我們擁有土地、人力、稅收等優勢,且對環境保護無須承擔任何責任,因此形成了製造成本上的巨大優勢。可如今,隨著各項成本的抬升,性價比優勢已薄如刀片;

痛苦之二,是渠道優勢的瓦解。

很多年來,本土企業發揮無所不用其極的營銷本領,在遼闊的疆域內構筑了多層級的、金字塔式的銷售網路。可如今,阿里巴巴、京東等電子商務平臺把信息流和物流全數再造,渠道被徹底踩平,昔日的「營銷金字塔」在一夜間灰飛煙滅;

痛苦之三,是「不變等死,變則找死」的轉型恐懼。

「轉型升級」的危機警報,已在製造業拉響了很多年,然而,絕大多數的局中人都束手無策,近年來,一些金光閃閃的概念又如小飛俠般地憑空而降,如智能硬體、3D列印、機器人,還有什麼「第四次工業革命」,這些新名詞更讓幾乎所有50後、60後企業家半懂不懂、面如死灰;

若以這樣的邏輯推演下去,一代製造業者實已踏在萬劫不復的深淵邊緣。

可是,站在那霸機場的候機大廳,面對小山般、正在打包託運的貨箱,我卻有了別樣的體會。

其實製造業有個非常樸素的哲學,那就是:

做電飯煲的,你能不能讓煮出來的米飯粒粒晶瑩不黏鍋;

做吹風機的,你能不能讓頭髮吹得乾爽柔滑;

做菜刀的,你能不能讓每一個主婦手起刀落,輕鬆省力;

做保溫杯的,你能不能讓每一個出行者在雪地中喝到一口熱水;

做馬桶蓋的,你能不能讓所有的屁股都潔淨似玉,如沐春風;

從電飯煲到馬桶蓋,都歸屬於所謂的傳統產業,但它們是否「日薄西山」、無利可圖,完全的取決於技術和理念的創新。在這個意義上,世上本無夕陽的產業,而只有夕陽的企業和夕陽的人 。

陷入困境的製造業者,與其求助於外,到陌生的戰場上亂碰運氣,倒不如自求突破,在熟悉的本業裡,咬碎牙根,力求技術上的銳度創新,由量的擴展到質的突圍,正是中國製造的最後一公里。

我的這些在沖繩免稅店裡瘋狂購物的、年輕的藍獅子同事們,大概都算是中國當今的中產階層,是理性消費的中堅 ,他們很難被忽悠,也不容易被廣告打動,他們當然喜歡價廉物美的商品,不過他們同時更是「性能偏好者」,是一群願意為新技術和新體驗埋單的人。這一類型消費者的集體出現,實則是製造業轉型升級的轉捩點 。

「中國製造」的明天,並不在他處,而僅僅在於——能否做出打動人心的產品,讓我們的中產家庭不必越洋去買馬桶蓋。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吳曉波頻道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