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報登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周浩曾經是青海省高考理科前五名,一直喜歡機械的他,原先打算報考有許多實用性課程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但遭家人反對。父母認為以他的高分,不考清華北大就是浪費,班主任也認為他應該考更好的學校,他無奈之下選擇了妥協,考入北大,就讀生命科學專業。
在長輩眼中,周浩的選擇無疑很正確,無論是學校還是專業。但他在入學後卻始終無法適應,他認為自己不適合微觀的、側重理論的生命科學專業,更適合強調動手操作的機械專業。他說自己「不喜歡學術,搞不了科研,但是生命科學系的很多學生未來幾乎都會讀研究生,這樣的路並不是我想走的」。
事情到了這步,許多長輩都會拿出這樣一條大道理:「不要想著讓社會來適應你,你要學著適應外部環境。」這條道理看上去無比正確,周浩也不是長輩眼中不懂事的孩子,既然他能夠在高考報志願時妥協,當然也不會在北大這樣的校園裡輕易放棄,所以他試圖加強自己適應環境的能力,並想出各種辦法融入學習氛圍,但無濟於事。他又嘗試轉院,可是如今北大的轉院並非易事。絕望的他選擇在大二那年休學一年,去深圳規劃自己的未來,其間他當過電話接線員、做過流水線工人,沒有一技之長又不擅長交際的他經歷了社會的殘酷,他試圖以通過這種挫敗感來讓自己喜歡北大的生活,接受自己不喜歡的專業,但返回學校後,他仍然不能適應。
最終,他決定轉學,將自己的方向定為數控技術,決定選擇北京工業技師學院。一個北大學生選擇技術學校,當然被長輩視為瘋狂之舉。經過據理力爭後,周浩的父親選擇了妥協,但要求他轉到自己工作的深圳大學,可周浩仍然堅持去技校。最終,他終於說服了父母。
在工業技師學院,周浩如魚得水,每天在實驗室裡進行實際操作,接觸那十幾臺從瑞士進口的數控機器。如今,他已成為學院裡最優秀的學生之一,面對著不少企業伸來的橄欖枝,他決定繼續深造。
這個故事似乎有著皆大歡喜的結局,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周浩是幸運的,因為他終於擺脫了束縛,不再因親情妥協,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實現了快樂的學習和自主的人生。但這種幸運是通過種種不幸換取的:如果沒有長輩的強迫,周浩又沒有出於孝心進行妥協,那麼他也許早已成為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學生;如果沒有北大期間的極端痛苦作為證明,周浩也無法說服長輩,達成自己的願望。
在許多長輩看來,學什麼專業取決於社會需求,而非個人興趣。因此,難找工作的專業往往會被排斥,除非它有高考加分的便利(比如一些藝術類專業)。我甚至時常聽到「××竟然讀這個專業,這輩子不可能有出息了」之類的言論。其實我並不認為專業有多麼重要,它不等於未來的人生選擇和工作方向,但我特別相信天賦和興趣對人生發展的重要性,讀一個自己感興趣的專業,起碼有助於對知識的吸收。它當然不能確保世俗眼光中的成功,但又有什麼專業能確保百分百的成功呢?
在中國,一個年輕人想走自己的路,往往需要「周浩模式」。這個模式的步驟大致如下:先進行妥協,然後用痛苦經歷告訴長輩此路不通,之後再爭取走自己的路。周浩的幸運在於他成功了,但大多數人的命運呢?要不就陷入痛苦中,就此沉淪,始終妥協,要不就爭取無效,重返痛苦。當然,也有幸運者,也許他們想讀的專業、想努力的方向、想從事的工作、想尋找的伴侶,都與長輩的要求契合。又或者他們安心聽從長輩的吩咐,走長輩安排的道路。
對於這種幸運的聽話的孩子,大多數長輩都會冠以「懂事」的評價。但套用一句網路流行語,「這事兒不能細想」,什麼樣的孩子才會和長輩「無縫對接」?
首先,代溝是一種客觀存在,在正常心智下,不同時代成長起來的兩代人,必然存在價值觀的差異。而且,因為近三十年來的巨大社會變化,每一年與上一年相比都會在多個領域出現質變,更別說代際之間,所以當代中國面臨的代際差異更大。如今的老一輩在政治運動中成長,與子女經歷迥異,網路時代的信息爆炸,多元化的社會發展,更使得代溝無限擴大。甚至可以說,這是有史以來代際差異最大的兩代人。它帶來了這樣一種局面:長輩隨著年紀的增長,習慣從世俗的角度出發,以「適應社會」「會做人」「工作要穩定」等作為衡量一切的標準。而且,因為當下的老一輩(尤其是40後和50後)經歷了太多動盪和飢餓,對妥協和穩定更為看重,甚至將之擺在夢想、尊嚴之上。但年輕人在多元化社會中成長,比長輩的年輕時代更為自主,有個人想法,甚至更加叛逆,因此很難避免觀念上的衝突。
在這種情況下,子女與長輩若能「無縫對接」,也許不但不是長輩之幸,相反還是極大隱患。它存在兩種可能,一種是子女過早老齡化,思想停留在自己的孩提時代,或是資質十分平庸,壓根沒有能力選擇自己的生活,認知能力十分低下,沒有自己的想法,這也意味著孩子缺乏持續的社會競爭力;另一種可能則是父母非常開明前衛,但我們都知道,因為六七十年代的教育整體落後,以及政治運動侵襲導致的思維定勢和邏輯缺失,後者的可能性偏低,絕不會是普遍狀況。
要注意的是,代際差異的雙方往往沒有絕對的對錯。追求平庸化的生活對於很多人來說都不是壞事,一份穩定的工作,早早結婚生子,按部就班的生活,其實是大多數人的生活常態。從這一點上來說,長輩的想法未必有問題。同樣,高期望也是人之常情,像周浩這種情況,長輩希望他就讀北大清華實屬正常,畢竟分數擺在那裡。
問題的關鍵在於,長輩是否懂得愛和期望與強迫之間的界限,再就是當自己的期望與孩子的想法發生衝突時,能否將選擇權交給孩子。周浩就是個典型例子,他的理想(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與父母的期望(清華和北大)產生了衝突,最終的結果是周浩選擇了妥協。在現實中,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無論是高考,還是找工作,抑或結婚生子,許多人都是在父母安排下進行的,出於所謂孝道,他們選擇了妥協,看似順從,但內心痛苦,又未必能達到父母的要求。
這種強迫,因為現實的某些壓力,往往從子女的孩提時代便已開始。最典型的莫過於興趣班,它往往不是孩子的興趣,而是家長的興趣,因此變成了家長安排與孩子服從,並無真正的興趣可言。服從也會變成一種習慣,習慣了興趣班,習慣了好好學習,習慣了循規蹈矩,習慣了聽話,習慣了走一條被安排的人生道路,但這種習慣往往會帶來兩種後果,一是精神滿負荷後的崩潰,一是過度的依賴。
所以,那句「大多數中國人不懂愛」的結論,並非荒唐無稽,而是普遍的事實。絕大多數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但最後也許會變成以愛為名的強迫甚至要挾,一句「我是為你好」往往會成為萬能的理由。你可以在中國式家庭裡看到無數這樣的例子:父母拿著棍子監督孩子學樂器,說「我們花錢讓你學這個,是為了你好」;父母偷看孩子日記,美其名曰「掌握思想狀況」,反正「我們是為了你好」;父母要求孩子讀他們喜歡的學校和專業,因為「我們有更豐富的人生經驗,我們是為了你好」;父母逼著孩子考公務員,找一份穩定的工作,因為這是「為了你好」,讓你更安穩或更有前途;父母逼孩子結婚,因為「我們辛辛苦苦把你養大,你到現在還一個人,太不負責任了,而且,人就是要結婚的,不然以後多孤苦,我們是為了你好」;父母要抱孫,「人怎麼能不傳宗接代呢,子女是生命的延續啊,而且你老了,也有孩子照顧你,我們是為了你好」……
周浩也一定面對過這句話。在他填報高考志願時,勸說他讀北大的長輩難免會打出這樣的旗號,當他決定轉學去技校時,長輩們也會在痛心疾首的同時勸他安心在北大讀書,因為「你要學著適應社會,我們都是為了你好」。
如果能把「我是為你好」換成「你快樂嗎」,中國式家庭的關係斷斷不會如此疏離。這種過度關愛,其根源在於中國父母往往將孩子視為自己人生的延續,而非獨立個體。因此,孩子身上承載的種種期望,也是父母自身壓力和遺憾的折射。在愈發激烈的代際衝突下,周浩的幸運注定只是特例。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