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圖片)
職場4道難題,該怎麼解?愈投注在眼前的事物上,就愈容易陷入狹隘視野與思考盲點中。我們一定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別人不經意的一句話、有意無意瀏覽到的一本雜誌或書,忽然一段文字躍然而出,在心底引起深刻的共鳴,從此改變自己看待事物的方式……
當你有很棒的創業點子,卻害怕這、害怕那……
英國維珍集團董事長理察‧布蘭森:不做錯,就永遠不會做對!
英國維珍集團董事長理察‧布蘭森(Richard Branson)在新書《Likea Virgin》中指出,當你因為害怕犯錯而裹足不前,將什麼也不會得到。
1970年,布蘭森創辦維珍集團,最初只是經營唱片郵購的小公司,但事業版圖從唱片、航空、鐵路、通訊……一路擴張,目前旗下超過400家公司、橫跨8個產業、淨資產80億美元。
但布蘭森坦言,自己發展事業從來不是一帆風順,例如他在1990年代曾推出維珍可樂(Virgin Cola),試圖搶佔可樂市場,最後因產品不比人強無疾而終。
即使如此,他仍強調,擁有「觸底反彈」(bounceback)的信念最重要,也就是能從失敗中汲取經驗,成為下次捲土重來的養分。
最近一個布蘭森讓自己觸底反彈的例子,是在2003年,維珍理財(Virgin Money)進軍澳洲推出信用卡服務一事上。當時推出的信用卡雖然受到消費者歡迎,卻因為和發卡銀行的合作出了問題,不得不終止服務。但他不氣餒,3年後改找花旗銀行合作,再度在澳洲推出信用卡與在線儲蓄賬戶,終於持續發展到今天。
他對年輕創業家最衷心的建議是,開一家新公司絕不可能毫無風險,「但你必須相信你正在做的事,100%的投入,並準備好迎接挫折。假如你一開始就預期最後會失敗,10次裡有9次就真的會失敗。」
當你想嘗試一個自己毫無學經歷的新領域……
建築大師安籐忠雄:準備好「在石頭上也要坐3年」的氣魄
日本建築大師安籐忠雄,從未接受過正規的建築教育。他在念高中時,對建築產生興趣,但因為家庭經濟因素,加上從小學業成績不好,最終放棄考大學。
安籐忠雄卻沒有放棄自學。他買來大學建築科系的教科書,並透過函授課程,白天打工、晚上唸書,一年內將建築系學生要花4年才能學完的知識,拚命塞進腦袋裡頭。
「坦白說,這些書的內容我有一半看不懂,」他在《建築師安籐忠雄》一書中回憶。再加上沒有可以切磋學問的同學和指導老師,內心充滿不安與孤單,但為了心中的理想,他熬了過來。
這樣的精神,他後來也運用在準備一級建築師執照考試上,「總之就是以‘在石頭上也要坐3年’的氣魄努力貫徹。」
「在石頭上也要坐3年」是句日本諺語,指無論多冰冷的石頭,坐上3年也會變暖,用來形容無論多困難,堅持到底便會有回報。
1969年,自己成立事務所的安籐忠雄,面對工作上的難關也是相同態度。他知道沒有學經歷,案子不會自己找上門來,於是一邊報名競圖比賽,一邊畫設計圖,主動找空地的土地所有人提案。
「工作是要靠自己去創造的」,抱著這種想法的安籐忠雄四處尋找機會。學經歷不等於成就,只要打死不退,過去冰冷的人事物,終會有被自己溫熱的一天。
當你在工作上陷入低潮……
世界全壘打記錄保持人王貞治:用練習來克服不安,並記下「對的感覺」
在加入日本讀賣巨人隊的第7年,王貞治曾短暫陷入打球低潮,出場打擊35次卻沒半支安打,「比剛入團第一年,26次打擊完全沒有安打、被譏為‘三振王’時還要嚴重。」他在《悸動!我的野球人生》一書中提到。
前一年才剛締造在一球季內轟出55支全壘打記錄的王貞治,對此非常不安。球團監督擔心他是因為練習過多、狀態才會下滑,但為了降低心中的不安,王貞治反而更加瘋狂練習揮棒。
他知道狀況下滑是選手的宿命,有人選擇休養來應對,「但我卻害怕休息,我沒有勇氣去休息。」
同一時間,他開啟了寫筆記的習慣。「我有幾次瞬間會突然理解什麼叫作打擊這一回事。……但那樣的‘感覺’馬上就會消失。」因此,他一想到什麼,便立即記錄在筆記本裡,有打擊技術上的自我提醒,也有精神層面的喊話,「就算是重複也沒有關係,要不斷地追加寫上,一注意到什麼事情,馬上就寫。」
後來在上場比賽前,王貞治都會在休息區對著鏡子不斷揮棒練習,並且仔細確認自己的姿勢,是否符合筆記上的要求。
光靠腦袋思考如何擺脫低潮,對王貞治來說是不夠的。實際動手練習、嘗試,然後把自己需要改進的地方記錄下來,才是他日後不斷跨越障礙的關鍵。
當你發現日子過得太安逸……
大提琴演奏家馬友友:重新問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是時候去冒險了!
出生於父母皆為音樂家的家庭,大提琴演奏家馬友友從小就展現天賦,9歲即登上紐約卡內基音樂廳的舞臺。一路受到眾星拱月般待遇的馬友友,卻在就讀哈佛大學2年後,遭逢內心巨大的空虛感。
當時馬友友19歲,受邀到紐約市92街的猶太人青年會(YM-YWHA)演出。那是相當重要的文化中心,常舉辦活動,邀請政治人物、作家與音樂家出席。為達到完美演出,他刻苦地練琴。
音樂會一結束,全場觀眾報以最熱烈的掌聲,但當馬友友走下舞臺時,心中卻只有落寞。
多年後他回憶:「當時的我竭盡全力、挖空心思想辦一場‘完美’的音樂會。但是當我坐上舞臺,一‘音’不差地演奏時,我開始問自己:我為什麼會在這裡?我一直往計畫好的路上走著,這有風險嗎?沒有。」
他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發現他的表演計畫過於嚴格,只注重結果,卻忽略了過程。馬友友決定重啟冒險精神,就像當初申請哈佛時,毅然選擇人類學系而不是音樂系一樣。他要享受生活的各種可能性,更深入地探索音樂對他的意義。
後來的馬友友,不斷嘗試新的音樂領域,譬如與爵士鋼琴家合作跨界專輯、參與電影《臥虎藏龍》的配樂演奏、推出揉合東西方樂曲的「絲路計畫」等等。
在每一次的新作品上,他不見得都能獲得滿堂彩,但對馬友友而言,正是這些冒險豐富了他每一天的生命。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