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俄貨幣互換到底是怎麼回事?(圖)

作者:葉檀  2014-12-20 12:11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6
    小字


盧布暴跌前夕,中俄簽貨幣互換協議,誰虧誰賺?(看中國配圖)

【看中國2014年12月20日訊】2014年10月13日,中國人民銀行與俄羅斯聯邦中央銀行簽署了規模為1500億元人民幣/8150億盧布的雙邊本幣互換協議。互換協議有效期三年,經雙方同意可以展期。

以上是中國官方的公開信息。10月13日當天的即期匯率是1盧布換0.152人民幣左右,按照互換的貨幣規模是1盧布換0.184人民幣左右,可見當時已對盧布作了折讓。對應不同匯率水平,利率水平會有所不同。

三年後,仍以1盧布換0.184人民幣。如果那時人民幣兌盧布市場匯率上升,1盧布換0.0152人民幣,此時若仍按照0.152的匯率換回人民幣會明顯虧損。相反,如果盧布升值了,俄羅斯央行就會吃虧。通常,雙方會在背後進行市場對沖,如做空盧布或者買入保險,但現在成本已經很高,並且很難找到對手盤。互換的本質是鎖定匯率,但匯率波動不休,風險永遠存在,因此只能在市場對沖。中俄兩國央行並非商業實體,互換的目的想必不是像企業一樣鎖定風險,而是有其他原因。

貨幣互換協議本質上是種金融衍生品,是合約雙方在約定期限內,按照某個公式約定的匯率與利率,以約定數量的本金加利息進行貨幣交換的責任。

通常貨幣互換並不複雜。以中俄互換假設,估計中方當前需要盧布,而俄方需要人民幣,一旦貨幣互換簽訂,中方發行利息為a的人民幣債,並將融到的人民幣轉讓給俄方,俄方則發行利息為b的盧布債並轉讓給中方(這一現金交換在有些合同中被跳過)。

關鍵是,期限內雙方各息承擔對方的利息支付,其中利率不同:中方付b的盧布利率,俄方付a的人民幣利率。到期時,中方付盧布本金,俄方付人民幣本金。
貨幣互換是為了對沖匯率、利率風險,主要是為了對沖匯率風險。

如何為貨幣互換定價?定價有三個變數,分別是交換雙方的同期債券收益率曲線,以及雙方的現在匯率和對未來匯率的展望。複雜的數學定價模型中,會納入隨機過程,估計中俄互換沒有那麼複雜,政治考量多於市場考量

這份合約由於不能在市場上交易,因此沒有市場價格,卻根據匯率、利率的變化,有內在價值,對一方而言,價值可能縮小,也可能增加。目前,對中國而言,合約價值在縮小。

假設,10月份簽約時1個人民幣兌7盧布,協議就用該匯率來參照,中方付1億人民幣,俄方付7億盧布(如果是現在簽約,估計協商價就會是1億人民幣兌9億盧布)。所以,目前該協議對中方價值在縮減。此時,按照協議,俄方有權利要求以1人民幣兌7盧布的匯率進行互換,貸款給俄國的俄中貿易進口商,幫助俄羅斯商人鎖定盧布兌人民幣匯率貶值風險。

既然簽約,就得執行,否則就是毀約。假定簽約時約定的人民幣利率是1%,盧布的利率是5%,由於置換,中方負責這5%的盧布利率,俄方負責1%的人民幣的利率。如果協議中說明是固定利率,那付款額不受市場利率變化影響。中方每年支付3500萬盧布的利息,俄方付100萬人民幣的利息。合約到期時,中方付俄方7億盧布本金,俄方付中方1億人民幣本金。

現在可能的虧損是,這7億盧布沒完全到賬,那麼直接損失就是,按照市場價,1億人民幣已經遠超過7億盧布,甚至可以達到9個億盧布,其中2個億盧布差價就是直接損失。或到賬後沒換,依然存在上述損失。

有人說三年後換回,那能否抵消損失是無法保證的,因為市場永遠在變化。假定三年後盧布對人民幣回到1:7,那現在到手的盧布如果使用的話,就會造成永久性損失。

上述假設雙方是理性人,互換是為了使用的目的,是有匯率、收益率定價機制的。如果雙方完全不是經濟理性人,互換不是為了使用,也沒有準確的基於匯率與收益率的定價機制,那神仙也不會知道這份合約是盈是虧。

来源:博客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