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清洗體內五大毒素 不留健康隱患(組圖)

 2014-11-24 08:34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網路擷圖

「三多一少」禍亂體內健康

我們的身體常常來者不拒,只要是吃下的、身邊接觸的,都不容分說納入體內。這樣一來,該進不該進的出入隨便,就免不了在體內留下隱患,打發不掉,慢慢地給身體帶來危害。通過評比,體內污點的前四名是:毒素、脂肪、血黏度太多,水分太少,俗稱「三多一少」。

「三多一少」為害了身體大環境。這可不是我們輕易能發現的,我們只會看表象:頭髮、牙齒、皮膚、精力……是否合乎世人眼中的健康標準;醫生則看數據:血脂若干、白細胞計數、血壓幾何……是否在醫學標注的正常範圍。外健康不一定內健康,有些「污點」可能埋伏太深、作用太慢,還沒侵蝕到表面。

讓我們配一雙醫生的透視眼,早早動手,清掃體內四大污點。

你的身體有污點嗎?

1、肌膚粗糙,經常為皮膚煩惱。

2、面色很差。

3、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老很多。

4、有便秘煩惱。

5、容易疲倦。

6、經常肩痛、腰痛、痛經。

7、上5樓會氣喘。

8、怕冷。

9、喜歡喝冷飲、吃冷餐。

10、酷愛甜點。

11、不太喜歡蔬菜、水果。

12、每餐必有魚或肉。

13、經常喝酒。

14、到超市必採購方便食品或膨化食物。

15、熬夜。

16、睡眠時間不足6小時(包括6小時)。

17、感到壓力。

18、吸菸。

19、喝水不多。

測試結果:

選「是」在10 個或以上,你的身體污點太多,肌膚和內臟狀態都很差,需要馬上改變生活習慣。

選「是」在5∼9 個,你的身體有些污點,內環境比較虛弱,需要逐漸改善,否則你的健康會滑坡。

選「是」在4 個以下,你的身體污點很少,身體健康,但是不要大意,要盡量改善那些你打勾的項目。

毒素太多,體內不潔

體內的「污點」是沒有代謝乾淨的身體毒素累積下來形成的。來源主要有兩個:食物消化、吸收後產生的代謝廢物滯留;環境中得來的各種污染在體內沉積。每人每天都在不斷地吸入這些垃圾,五臟六腑及血液或多或少都有貯存,只要排除得快,便算得上健康。如果毒素殘留越來越多,超過身體排除功能負擔,就會成為體內健康的障礙。


網路擷圖

毒素影響了什麼:

殘留在呼吸系統,使得經常感冒、咳嗽、氣管敏感、哮喘;

殘留在胃腸道,使得有口氣、偶發便秘、噁心、嘔吐、腹瀉;

殘留在皮膚,使得皮膚出現斑點、過敏、暗瘡粉刺、濕疹;

殘留在骨骼,使得腰背疼痛、關節痛;

殘留在大腦,使得失眠、焦慮、抑鬱、容易疲倦、神經緊張。

肺臟排毒:

肺臟是最易積存毒素的器官之一,每天的呼吸將約8000 升空氣送入肺中,空氣中漂浮的細菌、病毒、粉塵等有害物質也隨之進入到肺臟。

1、主動咳嗽:在空氣清新的地方或雨後練習深呼吸,然後主動咳嗽幾聲,幫助肺臟排毒。

2、多吃黑木耳:黑木耳含有的植物膠質有較強的吸附力,可以清肺、清潔血液,經常食用還可以有效清除體內污染物質。

腎臟排毒:

腎臟是排毒的重要器官,它過濾血液中的毒素和蛋白質分解後產生的廢料,並通過尿液排出體外。

1、不要憋尿:尿液中毒素很多,若不及時排出,會被重新吸收入血,危害全身健康。

2、充分飲水:水可以稀釋毒素的濃度,而且促進腎臟新陳代謝,將更多毒素排出體外。特別建議每天清晨空腹喝一杯溫水。

3 多吃蔬果:黃瓜、櫻桃等蔬果有助於腎臟排毒。

大腸排毒:

食物殘餘在細菌的發酵和腐敗作用下形成糞便,此過程會產生吲哚等有毒物質,再加上隨食物或空氣進入人體的有毒物質,需要盡快排出體外。

1、每日規律排便:縮短廢物在腸道停留的時間,減少毒素的吸收。最好時間定在清晨。

2、生吃蔬果:生的蔬菜果汁中含有豐富的纖維素,相對於熟的蔬菜來說更容易被吸收,能夠促進腸道的蠕動,排出體內的代謝物。


網路擷圖

肝臟排毒:

肝臟是人體最大的解毒器官,各種毒素經過肝臟的一系列化學反應後,變成無毒或低毒物質。

1、練習的排毒運動,通過把壓力施加到肝臟等解毒器官上,改善器官的緊張狀態,加快其血液迴圈,促進排毒。

2、多吃苦瓜:苦味食品一般都具有解毒功能。苦瓜中有一種蛋白質能增加免疫細胞活性,清除體內有毒物質。

皮膚排毒:

皮膚受「內毒」影響最明顯,但也是排毒見效最明顯的地方,能夠通過出汗等方式排除其他器官很難排出的毒素。

出汗。

每週至少進行一次使身體出汗的有氧運動,排出其他器官無法解決的毒素。

来源:網文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